观书有感其一Linda吟.m4a

观书有感其一Linda吟.m4a

00:00
02:06
观书有感二首宋.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标题,“观书”,观,仰视,上看为观,下看为视。书指经史子集。这里或指“子”。观书,指心理状态。
第一句的半亩方塘和鉴都是指“小”,鉴,古代的镜子都很小,没有现代这么大。半亩,大约200平米,在农村已经是很小了。
第二句天光和云影都是说“大”,小小的池塘却能反映大大的天空,是因为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水很清澈。水为什么那么清澈呢?那是因为有活水来呀!有活水才会清澈,水清澈才会装得下天空。
第四句:为有源头活水来,“活水”是诗眼。
第二首第一句的“春水”指生命,出自论语,强调的是“昨夜”,与后面的“今日”相呼应,“艨艟巨舰”强调大,长,昨夜有春水涨起来,以前需要人来推移的巨舰才会“一毛轻”。今日才会“自在行”。
第一首是说“活水”,第二首是说“春水”,它们都指生命,生命是活泼泼的,有了生命的清澈和涨起,就可以让小小的池塘容得下广阔的天空,让世间万物融为一体,就可以使巨舰自在地漂流,不必枉费推移之力。
这里的活水和春水,实际上指的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清澈的,没有被污染的,这是它最初的样子,没有被世俗蒙蔽,没有私欲,因为“人之初,性本善”。
如果人的本性回归到原来清澈的样子,人的本性“涨”起来,那做什么事都是对的,都可以成功。可以容得下世间万物,天光云影,就可以使艨艟巨舰自由自在畅行无阻。
这里的“方糖”和“巨舰”指“人心”。心很小却可以映照世间万物,没有污浊的心没有私欲的心,才是人的本性,才是有力量的,有生命力的,只要本性还在,就可以做成任何事。这里“心”和“性”是一体的。“性”就是没有被蒙蔽的心。
2首诗的意思就是如果人有一颗纯净的不被污染的本性,心没有被蒙蔽,那么就可以容纳整个世界,就可以做成任何事。
注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鉴:镜子;“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徘徊,来回移动。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那得:怎么会。那:同“哪”,怎么的意思。清:清澈。如许:如此,这样。为:因为。艨艟:原为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中流:河流的中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