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日:千圣亦不识

第762日:千圣亦不识

00:00
04:57
如何识别你在练习一物不为时的用功对不对,你反观一下,你在练习一物不为时的状态是不是:“千圣亦不识”?如果是,那就相应了。如果你知道自己正处在接近“千圣亦不识”的状态,然后又不住在这个知上,说明你一物不为的功夫做对了。如果你心有所住,有所想,有所思,你被你自己知道在干什么了,就是露出了心意识,于三界现身意,被他“鬼神诸圣”识得了你的心行,那就是为了。


大家在练习的时候,好好体会“千圣亦不识”,明白了什么是“千圣亦不识”,就这么做下去,把这个明白也放下,就相应了。

若会“千圣亦不识”,亦行得此,即知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维摩诘经“于三界不现身意”是诸佛所行境界,非在言说思虑知解。

有的人可能会问:这里的千圣亦不识,会不会是无记。“无记”是什么?无记仍是妄想,是概念,是知解,住着才有。但生无计想,即被他千圣识也。

故知“千圣亦不识”,真是不可思议,如大火炬,拟心即错,动念即乖。故知从上诸圣,无不从此证得本有真如佛性,非是心意识知见所能明了。洞山过水偈云: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但恁么去,恁么行,不做恁么想,无不相应也。

“千圣亦不识”是自证所行境界,离心意识言说,默契而已。是故所言见性、开悟,非是起心有所见,非意识思惟中见,而是回心歇意、息虑妄缘而已,非知非不知。今时人将见性视为玄妙或做种种知见解,皆因未修如实法,未行诸佛自悉檀。所谓自悉檀者,练习一物不为,亲践“千圣亦不识。”从生转熟,从他归己。

古人水边林下,长养圣胎,无不做此功夫。

不仅在练习一物不为时这样用心,一切时,一切处,都如此用心,那就是亲证真如心,觉悟心,解脱心。临终时,也是这样,就能证得无生法忍、不生不灭,也即大涅槃。

此是诸佛心要,修行关键,望大众勤加练习,努力努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