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何以为苏轼(下)

蒋勋——何以为苏轼(下)

00:00
36:16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精彩赏析

苏轼最大的特色在于他的作品不需要注解,如果一定要注解它,恐怕要用生命经验来做注解。他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还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些都是从真实的情境出发的真情实感,没有丝毫做作。文学并不是苏轼的职业,他没有刻意地为文学而文学,而是在生命当中碰到那个事件的时候,他的真情会完全流露出来,他的文学也就出来了。

这首词里用到了“江阳韵”,它本身是一个比较大气的韵,有比较大的空间感。可是苏轼把大的空间感凄凉感混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比较独特的美学。他的美学在凄凉当中并不小气,常常有一种空茫的感觉,带着一种生命的无常感

文学里的极品,其实情感多是一清如水,超越喜悦,也超越忧伤。“明月夜,短松冈”,每一年她去世的时刻,在那个明月当空的夜晚,在那个矮矮的长满了松树的山冈上,他们都会“相见”,而且大概是生生世世的见面。这个扩大出去的意境更让我们更加肯定苏轼是一个真正的天才,他在生命经验中所体现的豁达使他不会拘泥于小事件,不会耽溺其中,而是能够把它放大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精彩赏析

下阕描绘的是中国文学里少有的一种活泼俏皮的美学经验——一个男子以偷窥的方式去看一个女子荡秋千。这在一个严肃的、以父权为核心的男性文化中是很难出现的,它甚至比欧阳修“白发戴花军莫笑”还要精彩。

想要看的女孩子笑着跑掉了,他“多情却被无情恼”自我解嘲,既不侮辱自己,也不侮辱对方,展现的是苏轼的真性情,这种格调和分寸,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苏轼的情感里,有眷恋深情,同时又有豁达他的深情和豁达刚好是一体两面

▲念奴娇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精彩赏析

当一个人可以与历史里的人对话的时候,他已经不是活在当下了。所以当苏轼走在黄州的赤壁,他心目汇总当年三国打仗的地方,才会生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所有人都会随时间逝去,高贵的、卑贱的、正直的、恶劣的,总有一天都会被扫尽。时间与今天相比,是分量更重的东西。当他领悟到这一点的时候,好像曾经在三国活过,现在又活了一次一样。

这首在宋词中几乎排名第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历史的开阔沉重丰富,全部都在词中表现了出来。这是苏轼在经历过劫难以后才看到的大事件、大经验,接下里他仍旧回到非常优美的部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那种唯美的、青春的内容出现了。

历史不过就像戏一样,从容自在的谈笑之间,敌方的战船便灰飞烟灭。用这样的方式去看历史,忽然有了一种轻松和释怀,自己始终不能放下的痛苦其实不足挂齿。结尾他写道:“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他用酒来祭奠江水和月亮,他感觉到有一天他也会把生命还给山水

作这首词的时间是苏轼最难过最辛苦最悲惨的时候,但同时也是他生命最领悟最超越最升华的时候。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精彩赏析

“夜阑风静縠纹平”,夜深了,风停止了,水面似乎静止了,连波浪都没有。他愿意坐着一叶小舟从此消逝,到江海中去隐居。在苏轼的传记里,你常常会看到他的有趣。他从来不认为文学作品是对生命的结论,而只是生命的片段感悟而已。它可以更正,可以修改,也可以再反证再修行它是一个过程

▲黄州寒食二首

苏轼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精彩赏析

苏轼用最平白的口吻开头,“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他告诉我们文学可以从很简单、很平常的东西写起,只有你有真性情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花瓣掉落了会和泥土在一起。“花”和“泥土”刚好是四十三岁以前和以后苏轼的两面,花变成泥土,再变成养分,去供养下一朵花。我们平常区分高贵与卑微、美丽与丑陋,可是在另一个领域中,美丽与丑陋是可以和解的,高贵和卑微也是可以和解的。所以花和泥在这里变成了另外的形态。

这两首词的手稿被称为《寒食帖》,苏轼的书法不再一味表现刚锐或是工整,不再写以前那种很卖弄的线条。《寒食帖》写得几乎像一个人脸上的表情。它的书法“绵中裹铁”,蕴含着刚硬的力量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精彩赏析

文学史上的苏轼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开阔的个性树立起自己的生命典范的,这个生命典范让你知道其实文学最重要的是活出自己。回来做自己这件事变得很重要,它不是一种形式。

对于生命的无常,你根本无从了解,而苏轼给出了最直接的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代直接触碰了生命的无常性,他们不避讳这个话题,可是也不因此而悲哀。对于生命“空”的状态,苏轼直接去写,完全不做任何修饰。

到了结尾,他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还是有愿望的,他不会因为无常变得沮丧和绝望,这和五代词非常不同。所以我们说,苏轼建立了北宋另一种开阔和另一种豁达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张小猫_6k

    希望多上架蒋勋老师的音频

  • 无为_126

    温文尔雅,娓娓道来,喜欢蒋勋老师

  • 听友211249377

    喜欢蒋勋老师的讲解 ,而非其他人的朗读

  • 火龙果_ky

    蒋勋老师的文学史为什么下架了?可以重新上货吗?

  • A阿蓉姐姐

    蒋勋老师的声音太特别了

  • nineteen21

    苦难就是苦难,只不过苏轼熬过来了、驾驭得了这些 他还升华了自己,但如果是普通人,熬不过来,那就是纯粹的悲剧了

  • 月亮菠萝

    喜欢蒋老师的声音,非常喜欢他讲苏轼

    听友194041663 回复 @月亮菠萝: 别扭的南方腔

  • 1302782avuq

    蒋勋老师的音频为啥下架了,喜欢老师的声音,老师的解读,而非他人播讲

    听友92516975 回复 @1302782avuq: 蒋勋老师音频不是收费就是免费试听再收费,多好的老师,多少钱为多啊!

  • one_zo6

    蒋勋老师是个大学者,但我还是更喜欢林羽堂先生版本的苏东坡。讲生平把个人的认知加注到里面很让人不舒服。蒋老师讲红楼梦也是如此,还是要听听大陆的学者讲红楼梦的。

  • Cici9ff58

    他告诉我们文学可以从很简单、很平常的东西写起,只有你有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