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独脚戏 — 潘前卫

上海独脚戏 — 潘前卫

00:00
06:12

潘前卫: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上海人民滑稽戏乐团的演员。



大家好,我是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上海人民滑稽戏乐团的演员,我叫潘前卫,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脚戏项目,黄浦区的非遗传承人。今天就由我向大家讲述一下我们黄浦区独脚戏的非遗故事。

说起来我是什么开始接触独脚戏这个非遗项目的呢?应该说是在上大学的时候,97、98年左右,因为是因为自己性格比较鲜格格,比较喜欢接触文艺,演滑稽戏,演演小品。说起我的启蒙老师,实际上是电视机、收音机,因为我从小到大是听着《滑稽王小毛》说说唱唱上下课,因此真正的启蒙老师就是电视机和收音机。在我进了上海人民滑稽乐团之后,遇到了我真正的恩师,王汝刚老师,也就是《滑稽王小毛》的主演。我传承独脚戏项目也有二十几年了,也没有取得什么优秀的成绩,只能说让自己比较开心和骄傲的是取得了全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的作品奖,节目奖,以及上海十大笑星的称号等等,应该说想要感谢的人非常多,要特别感谢自己的师傅王汝刚老师,包括我们人民滑稽乐团所有的前辈老师。

说到我们独脚戏这个非遗项目,应该说作为我们上海人,或者是江浙沪的人来说,是非常了解的。因为它秉承了海派文化一贯的亲和的魅力,作为具有浓郁上海特色的曲艺,它为江浙沪很多老百姓带来了开心,也为许多的新上海人打开了了解上海文化的一扇清新的窗口。因此,独脚戏作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08年的时候就被评定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独脚戏是用生动的市民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民俗故事,来讲述发生在上海这片土地上的喜怒哀乐,它有的时候显得文邹邹比较高雅,有的时候又显得非常的接地气而意趣盎然。我们独脚戏的表现手段,由于是海派非遗,基本功一共又四门,和北方的相声不一样,相声讲究的是“说 学逗唱”,我们独脚戏讲究的是“说 学 做 唱”。说大家都理解就是说话,学的是个地方的地方方言,做就和别的不一样了,做不是做事情,做就是演,通过扮演角色,把想要表达的故事表达出来,唱就是唱南腔北调,九腔十八调,主要唱各种流行歌曲和各地的戏曲,京、昆、越、沪等,各种形式都要能信手拈来,张口就要会唱,以上这些呢就是我们独脚戏非遗项目基本的特点。要学习我们独脚戏这一行,对人的要求,要说高也高,说不高也不高,只要是能开头说话,有表演的欲望,都可以学习独脚戏。但是要求又是高的,因为还是希望来学习的人能够天赋异禀,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求演出者既有观众缘,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非常非常关键的就是要求一根非常粗的细节神经,时时刻刻要在创作中想方设法引观众笑,别人笑自己不笑最高境界。

在我接触独脚戏二十几年人生的艺术经历当中,我感觉独脚戏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迎接新的高峰。曾经独脚戏是作为上海滩最最红的,最最吃香的一门艺术,风靡整个上海滩。在独脚戏的黄金时代里,涌现除了像姚慕双、周柏春大师的经典档,还有筱声咪、孙明老师的黄金档,还有的王汝刚、李九松老师的老少配,还有毛猛达、沈荣海老师狗咬狗的表演方式。最早独脚戏的表演方式都是慢悠悠的,表演的内容和形式也比较单一,比较狭隘,逐渐随着时代的发展,语速更加快了,节奏也更加丰富了,表演手段也更加琳琅满目了。应该说独脚戏的生命力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长河当中,经受住了考验。也相信独脚戏的接力棒,包括我们这一代,下一代,仍旧能够实现每一个爱笑的人的梦想。另外每一个年代还要有每一个时代的思考,也需要创新发展,但是这个创新还是要坚持独脚戏本有的特点,就是还是要坚持以上海话以及长三角方言为基本语言,内容上来说还是要贴近时代,反应现在正在发生的,当代正在发生的,反应他们的喜怒哀乐。在表演手段上,还是以我们独脚戏拿来主义的精髓,只要是好的东西,都可以吸收进独脚戏的表演方式当中去,就像现在派生出很多戏曲项目,比如一会儿相声火了,一会儿脱口秀又来了、一会儿二人转也卷土重来了。但是不要紧,独脚戏作为上海本土的戏曲项目,作为非遗的项目,它有独特的生命力,我们每一个人,既要充满信心,又要接纳现实,争取把独脚戏这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百花园当中的一朵奇葩,让它盛开得更加绚丽多彩,让它更加服务好所有的老百姓。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