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甲板上的“故宫”
半月谈记者 曾维
云南没有海,却诞生了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一只桨知江水性,一艘船向重洋越。犹记否,击过多少,浪高风烈?”
600多年后,又一个云南人通过数年的打磨,再现了郑和舰队,他就是船模之王付昆祥。
许多人都经常问付昆祥一个问题:“你制作的船模有什么特点?”而他总说,做船不是简单的复刻工艺,而更像是“启动”一条船,不管制作哪个国家的船,一定要先了解清楚这艘船的文化历史背景。
5年前,付昆祥带着自己以1∶50比例复原的郑和船队船模前往韩国展出,“这些船就像是甲板上的‘故宫’”。
付昆祥: 今年55岁的我,12岁时便与模型结缘了。小时候家里买不起玩具,参加航模队能自己做出飞上天的模型,觉得很新奇。也是在那一年,我进入云南省体委航模队。航模队的经历给我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退役后,我创办了自己的船模厂,做起了欧洲船模对外出口的生意。那时候我的船模远销世界各国,每年出口额都在800万元~1000万元左右。
在一次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我们带了几艘船参展,突然来了两个英国的小朋友,姐姐10岁左右,弟弟8岁左右,姐姐边跑过来边叫着一艘船的名字,随后还跟身旁的弟弟讲述了这艘船的历史。
一个年仅10岁的小女孩,就能讲述自己国家的历史,这让付昆祥很触动,也是从那时起他认识到,船模不仅仅是商品,更是一种文化。
付昆祥:那个时候,船模在中国尚属奢侈品。每每与自己的外国客户聊天时,我都十分激动地提起郑和的事迹。600多年前,中国就已经拥有航海力量如此强大的船舰了,这让我感觉很自豪。
2012年,作为国家航模队的一员,我参加了在德国举办的世界航海模型锦标赛,并获得第二名。同年,我参加了云南郑和国际文化旅游节,我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郑和的事迹。我和好友决定复原一个完整的郑和船队。但很快,我意识到一个难题:郑和船没有图纸。为了收集到本就不多的郑和船队的资料,我拜访了多地的古帆船专家,探访宝船制造遗址,思索制船方案。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关于郑和船的制作,至今仍没有发现有关记载,除了长度与宽度,船的形状仍是一个争论的热点。”付昆祥说,有人认为下西洋的船是短而宽、船底平的沙船;也有人认为是狭而长、船底尖的福船。这些说法各有依据,但为了早日制作出船模,他只能以最符合当时情况的资料为主,用福船型制造郑和宝船。
付昆祥:刚开始制作的时候,因为史料匮乏,我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边打样边制作。光是宝船,就经历了无数次拆了做,做了又拆的循环。
耗时3年、动用70余人、投资上千万……1∶50比例的郑和船队终于制作完成。整个船队共有7个船型,包括郑和的旗舰天元号、宝船61艘、水船15艘、马船20艘、粮船15艘、战座船10艘、战船86艘,总计208艘,若要完整展出,需要5000多平方米的场地。
我发现1∶50的船模体积庞大,并不是展览及销售的首选,且在制作工艺方面还有待提升,因此,我决定重新以1∶100的比例再次复原船队。
但这次的复原也并非易事。为了那批1∶50比例的船队,原来靠出口赚来的积蓄已经基本耗尽。但做船这件事让付昆祥觉得很快乐,所以他还是想继续做下去。为了筹措资金,付昆祥只能在每次做船时都做两艘,其中一艘用于售卖来维持复原船队的花费所需。如今,他已制作完成了50多艘。
付昆祥∶从1∶50到1∶100,并不是简单地缩小比例。对我而言,1∶50的船模或许仅仅是工艺和技术上的制作,而这一次,我希望把这些船做成文物级别的,在学术方面拥有过硬的支持,重现600多年前中国精湛的造船技艺。
为了精进工艺,我用了几年的时间走访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跑到海边,找老船工们学习造船技术。船上最小的滑轮只有2毫米,每2个滑轮之间还需要有一个0.5毫米的轴承,有的船需要在放大镜下做100多个。
我还想用中国传统的非遗技艺来呈现我的船。因此,在结构上,我还原了中国古船的水密隔舱和榫卯结构,并且将之设计成可拆卸模式,直观展现这项中国航海的发明。
在船的细节上,我也加入了一些非遗工艺。比如船体的漆面,我用的是中国大漆工艺。刷一条船要用两个月的时间,帆面则用滇绣的方式绣上图腾,船头的装饰贴上了乌铜走银工艺品。我期望,这些船模不仅能够展示郑和航海文化,也能向世界展示云南的非遗文化。
2019年,德国科技博物馆收藏了我制作的郑和船队中的一艘宝船。还需要3至5年的时间,这批1∶100的船才能全部完成,如果有机会,我希望到“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去做巡展,让更多人了解我们中国的航海文化。(编辑:尤立)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