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婴与外戚 下
《史记》说窦婴这个人的性格是“任侠,自喜”,《汉书》说他的性格是“侠,喜士”。什么意思呢?“任侠”就是以侠义自任,就认为自己的最重要的担当就是行侠仗义,这叫“任侠”。“自喜”就是自视甚高,自鸣得意。“喜士”就是喜欢结交江湖上的人。这是窦婴的特点。
正因为他有这样一个个性,所以才跟灌夫成了好朋友。窦婴和灌夫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什么时候成为好朋友的?是窦婴失势之后,窦婴因为窦太后去世,窦家的势力就下落了,窦婴自己也被罢了官,门庭冷落车马稀,窦婴手下的门客都慢慢离开他了,这个时候灌夫来了,灌夫也是做过官的人,这个时候也被罢官了两个下了台的官员同病相怜,而且惺惺相惜,两个人结为生死之交,所以灌夫被捕入狱以后,《史记》上说的说法是“魏其锐身为救灌夫”窦婴要挺身而出救灌夫。窦夫人就劝窦婴说,你看啊,灌夫得罪的是谁?是当今太后啊,是当今丞相啊,你救得了他吗?窦婴怎么说呢,“侯我自得之我自失之”,我不就是个侯爵吗,这个侯爵是我自己挣来的,我自己把它丢了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不能够说我眼睁睁看着灌夫死了,我窦婴一个人活在世界上,那是不可以的。这个是什么,这个是哥们儿义气,江湖义气。
然而灌夫这个人是有问题的。灌夫是个什么人呢?用现在的话说黑社会老大,灌夫也曾做过将军,出生入死,在平叛吴楚之乱的时候,身先士卒,身负重伤,九死一生,但是为非作歹,至少是他的家人、他的门客为非作歹。灌夫的财产是非常之多,富甲一方,他是颖川人,和晁错是老乡,他在颖川势力非常大,财产非常多,每天家里开流水席,白吃白喝的百十号人,都是些什么人?都是江湖上那些人。说得好听是些侠客,说得不好听,是些流氓,是些土匪,是些地痞,是些恶霸,你要知道在那个时代,什么英雄豪杰,江湖好汉、流氓地痞,黑社会老大没有什么区别,没有太多区别,那是混为一谈的。这些人横行乡里,鱼肉百姓,霸占田亩,垄断水利,所以当时他们家乡有一首歌,这个歌在电视连续剧里面田蚡出来告状的时候还唱了,说“颖水清,灌氏宁;颖水浊,灌氏族”。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河水难道会总是清的吗?只要有一天我们颖川混浊了,你们灌夫一家就全完蛋了,可见当时民众对他们是恨之入骨,更重要的是作为汉武帝这样的一个皇帝不能容忍地方豪强势力的壮大。
汉武帝终其一生,其实他最要做的是这样一件事情,中央集权,而且是集权于皇帝。他实际上一生做的就是这件事情。加强皇权,首先是加强中央的权力。在中央的权力当中又要加强皇帝的权力,所以他做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改革,比如设内朝和外朝,就是为了从宰相那里夺权,这个情节在电视剧里面一笔带过,就是任命卫青为大司马,作为内朝的领袖,什么叫内朝,就是搞两个政府,一个政府由宰相领导,叫外朝,一个政府由皇帝领导,叫内朝,一个国家两个政府,这个是他发明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就是一步一步从宰相那里把权力夺回来。另外汉初规定宰相权力是相权,相权和皇权基本上是平起平坐的。三公坐而论道啊,皇帝是五日一朝,只对重大的事情做一个批示,具体的国家事务是宰相在处理的。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三个宰相在处理,汉武帝要把它夺回来的,这个从夺相权为皇权。另外一个夺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他不可能容忍地方有一个非政府的,非官方的这样一个豪强势力存在,对于这个豪强他是一定要打击的。窦婴和田蚡实际是两个外戚集团的代表人物,这两个人物呢他们的关系不能从私人关系去看,要看到他代表的两个利益集团,当然就个人而言,窦婴应该说更有人格魅力,而田蚡呢应该说是猥琐小人,是一个贪官,贪得无厌,田蚡做了宰相以后,基本上把官员的任免权都拿在自己的手上。所以汉武帝可能更讨厌田蚡,因为田蚡太腐败,太跋扈,太霸道,太嚣张。田蚡和窦婴不是有一个廷辨嘛,在东宫辩论,窦婴就揭发田蚡贪污腐化,买官、卖官这些事情,田蚡说是呀,我田蚡就是一个贪官,我是贪得无厌,我是腐化堕落,我喜欢女人,喜欢狗,喜欢金银财宝,喜欢好吃的东西,喜欢漂亮衣服,那不就是因为现在天下太平嘛。天下太平我又是皇亲国戚,我享受一点怎么了,我怎么着了,可是你窦婴在干什么呢?你和灌夫两个人整天躲在家里面鬼鬼祟祟地勾结一些地方豪强,江湖好汉,策划于密室,点火于基层,日议朝政,夜观星象,一天到晚是不是想着我们圣上怎么样了你们好怎么样啊?这句话很厉害,这句话实际上打动了汉武帝,那么他要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就不能容忍地方豪强,他要加强皇帝自己的权力,他就不能容忍外戚集团的权力过大,势力过大,如果你外戚集团居然和地方豪强勾结起来,那就非打击不可,所以他尽管更讨厌从内心深处,从心理上更讨厌田蚡,但是更不能容忍窦婴和灌夫。我认为这才是灌夫和窦婴之死的真实的原因。当然这场斗争的结果汉武帝是渔翁得利,窦氏集团,田氏集团都垮掉了。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