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物理学》《物理学》中的底层思维基石

9《物理学》《物理学》中的底层思维基石

00:00
13:42

(2)《物理学》中的底层思维基石

您好,我是黄向军,上一节我说到,《物理学》这本书展现的,是亚里士多德确立的西方智慧根本特征,姑且可以称作“对立统一”。这个特征,是与印度“梵我不二”不一样的,与中国的“天人合一”相比,也不一样。我这次浓缩《物理学》的目标,就是想讲清楚,我眼中的这三大特征,到底有啥不一样。从而让您了解西方智慧,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智慧。

我计划从四个角度来说明:其一,通过《物理学》的内容,说明三类哲学的思维基础是怎样的;其二,通过《物理学》的内容,先讨论古希腊智慧的根本特征;其三,通过《物理学》比较印度哲学的根本特征,说明“理性运用的方向”可以有差异性;其四,通过《物理学》比较中国哲学的根本特征,说明西方智慧最值得把握的核心是什么,它对人类的灵魂流向有什么影响。这一次,我先来说明三类哲学的思维基础。

在我看来,人类面对的世界,是同一个世界,但思维模式的不同:古希腊哲学是实体式思维模式,印度哲学是关系式思维模式,中国哲学是实体关系式思维模式。都是面粉,手法不一样,做出来的馒头、面包、印度飞饼,不是一种东西。这三大哲学,都是运用理性认知同一个世界,但思维模式彼此不同,三者思想的气质,当然完全不同。

你可能会问,这三种智慧所面对的世界,明明是同一个动态变化的世界,那么,为什么会诞生三种思维模式呢?

想说明这个问题,就需要首先说明:所谓同一个世界,你我眼中看见的,是怎样一种情况呢?我的理解是,面对这个动态变化的现象世界,你我的眼睛,必定会看见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同时,个体和个体之间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种相互作用可以命名为关系。个体加关系,种种个体彼此互动,形成种种关系。种种个体、种种关系,综合起来,就是你我看见的这个动态变化的现象世界。

请看,宇宙中的全部现象,可以分成两大类:个体与关系。这两大类现象,既然可以共同在运动中综合构成同一个世界,那么,可以逻辑上推理而知,肯定它俩是相互关联的。关键问题是,个体与关系,彼此是怎样的一种关联情况呢?是乞丐和王子的关联呢?还是青蛙和王子的关联呢?请注意,这两种关联,是不一样的。在乞丐和王子的童话故事中,王子和乞丐,是两个人,虽然彼此社会身份不同,但他俩都是人,可以基于双胞胎式的模样相互换位;而在青蛙和王子的故事中,青蛙就是王子,是同一个人的不同模样,因为公主的吻,青蛙身上的魔法被解除,恢复了自己高贵的身份,王子才是真实的人生,青蛙是不堪回首的一段人生经历罢了。

我发现,个体与关系,宇宙中的这两类现象,你如果把它们当做乞丐与王子的情况去面对,那么好,这就是中国哲学的实体关系式思维模式。如果你把它俩当成是青蛙与王子的情况,这就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谁是青蛙?谁是王子?印度哲学认为,关系才是宇宙现象的根本,这种立场,导致关系式思维模式。而亚里士多德认为,个体才是王子,只有具体的事物才是宇宙的基石,是第一实体,这个立场,导致实体式思维模式。请注意,这个思维模式,就是在亚里士多德手中确立的,它是西方文明的基石。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具体事物是主要的,是实体;至于关系,这是次要的;关系是实体的属性。

我对亚里士多德的这个思想总结,在《物理学》这本书中,说得很明白,下面就来看《物理学》中的证据。

《物理学》第三章第一节明确讲:“离开了事物就没有运动”。很显然,“具体事物”是亚里士多德全部理性智慧的基石。那么,亚里士多德知道自己把这玩意儿当做基石吗?他是明确知道的。他的实体思想,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他是通过继承提炼古希腊先哲的智慧,才总结凝聚出这个思想精华的。

在《物理学》第一章第二节,他明确同意前辈的观点:除了实体,没有别的玩意儿可以独立存在;如果世间并不存在实体,如果世间只存在数量和种种性质,那么这种思维,显然是很荒谬的。啥是实体?老实说,实体这个词在《物理学》书中,出现的并不多,《物理学》更多地从具体事物入手去展开思辨。更加能代表亚里士多德哲学精华的《形而上学》,第七第八两卷明确指出,个体事物就是第一实体。另外在《范畴篇》这本书,也强调了这个立场。

亚里士多德在《正位篇》《范畴篇》中确立的“范畴理论”,很多人只是把它当作语言学的理论。其实,范畴理论基本确立了人类当前主流文明的对话模型。我刚刚前面为你描述三大哲学差异性所采用的词汇,以及后面的解读,都不得不使用这个话语体系进行表述,否则,恐怕很难让你听明白。

范畴理论认为,在语言中,各种各样的谓语可以划分为十大类:实体、数量、性质、关系、位置、时间、姿势、所有、主动。比如你说:孔夫子个头高,“高”这个字眼就是性质,可以说明或者定义孔夫子这个主语的情况。表面上看,范畴理论似乎只是在研究语言学,但是,你如果结合《物理学》的内容,就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物理学》第三章第一节中说,宇宙中的运动,包括两类要素:事物以及关系。与事物相关的,包括本质、数量、性质等等范畴,与关系相关的呢?请听商务印书馆张竹明先生对《物理学》的翻译:“所谓‘关系’有:过量和不足的相关、行动者和遭受者的相关——一般地说就是能推动者和能运动者的相关”。

你如果扒拉着原文去对比两本书,就会发现,所谓范畴理论,其实就是把关系当成是实体的属性。作为运动要素之一的关系,就好像是青蛙,王子中了魔法之后,身体才表现成青蛙的模样,青蛙似乎是另一种东西,但其实,它不过隶属于王子,是王子的特殊模样。具体事物作为构成运动的另一种要素,它才是王子的本体,关系不过是具体事物表现出来的玩意儿。

请记住我下面要说的这句话: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只有实体是独立存在的,包括关系在内的各种要素,都是实体的属性。我再说一遍: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只有实体是独立存在的,包括关系在内的各种要素,都是实体的属性。这是亚里士多德思维模式的基本立场,我把它叫做实体式思维模式。

你看,宇宙中全部的运动现象,它的构成要素原本有两类:其一,个体;其二,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原本人人眼中都看得到这种情况。亚里士多德通过范畴理论,把两类要素进行合并,这种合并的结果,成了他全部逻辑理性的基因。这种立场,表面上看似乎是在陈述基本客观事实,但本质上,这是一种思想上的主观选择。

亚里士多德为什么要这么来选择?在《物理学》一开始的第一章第一节,亚里士多德有一个理由。他说,使用理性去研究世界,基本的路线,当然不能是为了把自己搞糊涂,应当是怎么方便怎么来,应当是怎么容易头脑清晰那就怎么来。对每个人的头脑来讲,具体事物很明确地就呈现在这里,所以,从具体的事物入手,当然是理性思维的开始。

这个理由可谓是正面证明,在另一本书中,他也给出了反面的理由。在《形而上行》卷五第十五章中,他讨论了“关系”是个啥东西。在他看来,所谓关系,就是事物和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基于这个思想,亚里士多德在同一本书的卷四第六章中,亚里士多德表达了,关系和个体这两类现象,关系必须臣服于个体。为什么呢?因为另外两种可能性,第一,个体臣服于关系,第二,两者平等如乞丐与王子一般,这两个方向,都是把关系现象的地位加以抬高,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样子搞,理性上是行不通的。他的理由是,这两种思维方向,都导致需要证明大量各种各样的关系,这样一来,头脑就会陷入到无穷无尽的思考中。没有尽头的思考,还能给出逻辑结论吗?当然不行。不让关系臣服于个体的理性思考,是没有价值的。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把关系当做实体的属性,这样才能确保理性不断进步。这是古希腊哲学理性的基本运用方向。

现在关键性问题来了,印度人说,干嘛你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实体才是王子?明明关系才是王子,个体才是青蛙。中国人说,干嘛必须是青蛙和王子,明明是乞丐和王子嘛,凭啥就非要搞个二合一呢?印度和中国,都不同意亚里士多德逻辑推导的底层思维方向。就是在这个逻辑理性的底层基石上,中国人、印度人与古希腊不一样,所以三大哲学传统,各自的气质彼此不同。

那么,亚里士多德是搞错了吗?或者是印度人中国人搞错了吗?下一节聊。

我是黄向军,下节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