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逝的耕读|“桐城派私塾吟诵研究”解题
原创 朱子辉 文乡枞阳 2022-02-09 17:52
中国人民大学 朱子辉
一
构想中的这本小书的名字叫《远逝的耕读:桐城派私塾吟诵研究》。关于这个名字,颇费了我一番心力。刚开始,我对老桐城地区(主要包括今天安徽的枞阳、桐城两地)的私塾吟诵感兴趣的时候 ,曾在“文乡枞阳”公众号平台上发布过一个“寻访枞桐传统诗文吟诵老先生”的倡议书,用的主标题就是“远逝的耕读”。当时就有老师给我提出不同的意见,说这个名字太文学化了,不够准确,不能概括桐城派的私塾吟诵。我没有接受他的意见,在我看来,枞桐地区的文化,最显著而又最普遍的特点,就是“耕读”。而所谓“耕读”,就是农耕与读书。“二字箴言唯勤唯俭,两条正路曰读曰耕”,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传统社会里,“耕为本务”,是保证一个家族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但“读可荣身”,这又正是吸引无数农家世世代代为之奋斗的精神动力。一个成功的“耕读之家”,在乡土社会中往往能得到别人更多的尊重。也因此,“耕读传家”便成了传统农业社会中人们所努力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生活图景。
我小的时候,有一年过春节,父亲在自己的房门上贴了这样一副对联:“三尺书桌藏世界,五亩良田度春秋。”横批:“耕读传家”。父亲很郑重地对我说,这就是他这一辈子的真实生活写照。是的,父亲这一生,每天除了忙于田间地头的农活,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看报了。父亲经常对我说:“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父亲出生在枞阳,虽然在他很幼小的时候,就因为一家老小的生计问题,随祖父母迁居到望江,但他这一辈子都保持着枞阳人的生活习俗,勤俭持家,读书不辍。直到现在,虽然已经年近八十,但每天都不闲着,白天做农活,晚上经常读书到深夜。而且无书不读,尤喜古典诗文、楹联、堪舆、历数等。
我对枞桐地区文化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来自于我父亲。在我心目中,他就是“耕读”二字的化身,他就是枞桐文化的一个侧影。所以,“耕读”二字,从小就对我有着无穷的魔力。在我心中,“耕读”从来就不是什么高头讲章,也不是在教室里拿着课本、正襟危坐地读书论道,更不是某些道德先生板着脸孔、一本正经的训诫。它就像父亲埋头读书的身影,是一种环境和气氛,宁静祥和,沁人心脾,散布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润物细无声,让你浸泡在里面不知不觉,而随着时间的酝酿,又直达你生命的深处,成为你性灵的基调和底色。
有一次,枞阳县文旅局的何慕春女士,给我发来一段小视频,是她的妈妈拿着锄头一边给自己的小孙子演示以前的农民是如何除草耕地的,一边逐字逐句地教这个小孙子背诵唐代诗人李绅的那首家喻户晓的《悯农》。我看了之后,立刻给她回复道:这就是“耕读”,读书的种子,就是这么在枞桐地区一代又一代地种下的。何老师是“文乡枞阳”公众号的主编,也是一位深情热爱乡土文化的才女,我真正接触到枞桐地区桐城派私塾吟诵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都是通过她才了解到的。在如何看待“耕读文化”这一点上,我们有着很多相似的观点。事实上也正是这样,在枞桐地区,如果你走街串巷,特别是穿梭于一些古朴村落的时候,你总会在一些人家的祠堂或正厅的墙壁上,看到诸如“诗书执礼,孝悌力田”“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之类的对联;倘若你有兴趣,随便跟村口路边的一位老者闲聊,他的嘴里很可能一会儿就蹦出诸如“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积德不倾,择交不败;读书不贱,守田不饥”之类的话。外地人或许一时感到惊讶,但在枞桐地区的人来看,原本就习以为常。数百年来,那些从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一个又一个的先辈英贤,都以自己璀璨多姿的生命,给这里的人们树立了生命的典范。如何如宠,出身寒俭农家,但因喜读书,七岁时就被后来的岳丈许静斋相中,“召宠至家,延师就塾,督以程课,垂十年矣”,最终成为了一代名相;戴名世自嘲“以笔代耕,以砚为田”,终于以会试第一名,殿试一甲第二名(榜眼)的骄人成绩,誉称乡里;刘大櫆自言“家世皖江侧,薄田十余亩”,但自幼即从父兄读书,后来在京城名噪一时,被誉为“国士”,成为韩、欧一流之人物。先贤们的这些故事,被人们一遍又一遍地讲说,已然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和生存方式,深深地扎根于这块土地,并滋润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辈子孙。
二
然而,遗憾还是有的,特别是今天,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就像一列高速电车,一刻也不停息地向前飞奔,跑得太快了,必然会错过或遗失某些非常宝贵的东西,“耕读文化”便是其中之一。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当经济浪潮自东南沿海一带席卷而来,枞桐地区的人们为了谋求生计,便一个个走出祖祖辈辈都不曾离开的田野乡村,拥挤着奔向远方茫然而陌生的城市的时候,那曾经“粳稻年年观获乐,子孙世世读书声”的耕读文化,一夜之间便像那枞川河畔的一片片芦叶荻花,在夕阳下的瑟瑟秋风中,显得是那么的空漠和凄清了。“耕读”的远逝,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啸月吟风终是梦,游魂芳草不堪招”,马其昶先生的这副曾经追悼溺死亡友的挽联,今天在我读来,似乎是给这片土地上耕读文化的式微,早已草拟好的一曲哀歌。枞水盈盈,晨星落落,风流散尽,入巷无歌!去哪里寻找那曾经的诗兴与高吟呢?我苦苦寻索。二0二一年九月初的一天深夜,当我从睡梦中醒来之后,便再也无法入眠。翻来覆去,百无聊赖,于是索性打开电脑,在百度里输入各种关键词。突然,在迅速滚动的数以千百计的词条中,我竟然看到了一则“枞阳腔吟诵:吴新培《滕王阁序》”的资料。点开之后,那浓浓的故土乡音,在老先生平和而低徊的吟诵中,让我顿时感到既亲切又陌生。而那略显苍凉和忧郁的声腔,更是霎时间把我带向了遥远的故土和童年,我感觉自己终于找到了生命中最需要的东西。
第二天我便根据这条资讯上所提供的信息,联系上了“文乡枞阳”,请求他们帮助我寻找更多的像吴新培爷爷这样读过私塾、会吟诵古典诗文的老先生。然而反馈过来的信息,寥寥可数,“惆怅故人久不见,凄凉老辈已无多”,在这种情况下,我更是深切地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耕读传统的萧条与零落,“远逝的耕读”这个命题,便自然而然在我心中形成了。
有一天晚上,我在学生的课程微信群里发了一段枞阳腔的古诗吟诵,有一个学生就问我:老师,您所说的“耕读”就是“桐城派的私塾吟诵”吧?那时,我还真没有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我只是从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方言吟诵中,暂时寻找到一种回归乡土的生命快慰。虽然我很清楚我所说的“耕读”是不能与“桐城派私塾吟诵”直接划等号的,但后来认真琢磨了一下,觉得他的这个提问,非常有道理。我为什么如此痴迷枞阳腔的古诗文吟诵呢?还不就是因为它背后那让人魂牵梦绕的耕读文化吗?而要了解枞桐地区的耕读文化,怎能不了解“桐城派”呢?可以这样说,“耕读文化”与“桐城派”是一种相互生发的关系:没有枞桐地区的“耕读文化”,便不会有“桐城派”的孕生,而“桐城派”自明清以来两三百年的逐渐成长和壮大,更是极大地推动并繁荣了当地的“耕读文化”。经过这一番梳理,我的思路似乎清晰了许多。我要做的是,以“吟诵”为切入点,去深入了解其背后那化生了“桐城派”而后来又受“桐城派”深刻影响的枞桐地区的“耕读文化”。所以,“远逝的耕读:桐城派私塾吟诵研究”这样一个命题,便顺理成章地诞生了。
三
当然,这里面的问题并不是如此简单。我曾经请教枞阳当地的一些研究乡土文化的学者,他们对我的这个课题的命名,并不以为然。比如,自创枞阳家谱文化馆、热心乡邦文献整理与研究的陈靖老师就认为:“‘桐城派’是一个文学流派的简称,其范围后来几乎覆盖全国,它不是一个地域文化概念,所以用它来指称枞桐地区的私塾吟诵,是不太恰当的。”枞阳中学的吴社教老师,有先贤之风,在古典诗词创作、书法、吟诵、易学研究等方面都自成一家,他也认为:“‘桐城派私塾吟诵’是一个伪命题,‘桐城派’虽然有比较系统的文章理论,但其吟诵诗文的腔调,现在已然是渺茫难求了。今天枞桐地区的民间,虽然还残存着一些读过私塾的老先生的吟诵,但未必就符合桐城派的读文理论,更别说就是桐城派私塾吟诵的嫡传和遗留了。”二位老师的意见都非常中肯,引领着我更加深入和全面地去思考这一问题。首先说说“桐城派”。一提到“桐城派”,一般都以为只是“桐城文派”,即以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发源于老桐城地区的,以古文写作为主的一个艺术流派。但桐城除了“文派”,实际上还有“学派”和“诗派”之分。“学派”以方学渐、方以智为代表,对后来的“文派”、“诗派”在学术思想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比如方苞,虽然自言“学行继程朱之后”,然一生精研礼乐兵农,关心国计民生,跟一些迂阔空谈的腐儒自是不同,这显然是受到方以智重实用之学的影响。“诗派”也同样如此,不管是早期的方以智、钱澄之,还是后来的刘大櫆、姚鼐等,都反对空疏、轻佻、尖新之作,而主张诗要本于情性,缘于政事,着眼现实,他们的作品也大多情思深幽、或充满理趣。而且,“文派”与“诗派”之间也相互渗透,如刘大櫆、姚鼐一方面将古文中的抑扬顿宕之法,迁移到诗歌的创作中,成为“诗派”的一大特色。另一方面又将诗歌的典雅和精美引入古文之中,使得散文诗化,这又成为“文派”的一大特色。所以,这三者之间,虽然轮廓分明,各自成派,但彼此又相互影响,水乳交融,共同构成枞桐地区“耕读文化”的核心与基调。要了解枞桐地区的“吟诵”及其背后的“耕读文化”,就必须了解这三派的历史源流与主要思想。因而,我这里所说的“桐城派”是合三派而言之,是一个广泛意义上的地域文化概念。其次,说到“桐城派”,就不得不说一说“桐城”。它是孕育“桐城派”的故乡,历代人文荟萃,名流继出,素称“文化之乡”。其历史可以上溯至西周时期,曾作为楚国的一个小小的附庸国——“桐国”而存在。秦时为舒县之地,隶属九江郡。汉魏六朝时期,先后称舒县、枞阳县、阴安县和吕亭左县,建置不定,隶属多变。隋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称同安县。唐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因唐肃宗痛恨安禄山之“安”字,遂改为桐城县,这应该是“桐城”作为此地命名的开始。自此以后,一直到1949年,其间历时1200多年,桐城的命名和行政区划都基本稳定。但是,1949年之后,桐城区划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先是1949年2月,古老的桐城县被一分为二,原桐城区域中文化昌盛、人才济济的南乡、东乡划设为枞阳县。1979年和2005年,又先后将原桐城县与安庆城区接壤的杨桥、花山、大枫、罗塘四乡以及罗岭镇,划归安庆市郊的宜秀区。到了2016年1月4日,本属于安庆市的枞阳县,又划归铜陵市管辖。对于老桐城行政区划的纷繁迭变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文化影响,吴功华先生评述得非常精当,他说:“这种行政区域的划分,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或许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桐城的几次地域变化,客观上对桐城文化都是一种人为的割裂,使得原来较为完整的桐城文化区域支离破碎,这给这一典型的、曾经极为繁荣的区域文化的研究、总结、传承造成了致命的创伤,遂使后人很难完整、准确地表述历史上早已成定论的‘桐城文化’的概念。而我国目前对地方经济社会政绩的考核,是以划分的行政区域为对象的,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地区利益的非正常博弈,难以让不同区域在文化发展和合作共建方面达成共识。各地都是在自己的行政区域内做小文章,无法全方位、系统地对桐城文化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入探讨。所以,民间也就有了‘桐城文化的起源在枞阳’的说法,人为地造成较为尴尬的‘桐城出名、枞阳出人’的局面。”[1]吴先生的这段论述代表了学界很多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我虽然祖籍枞阳会宫,所采录的吟诵资料也大多来自于今天的枞阳这一地区,但在整理、思考和研究这些吟诵资料背后的耕读文化时,我的视角仍然是立足于那个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而又完整的老桐城的。而之所以不用“桐城(或枞阳)私塾吟诵”,皆是因为上述历史原因所造成的这种地名在文化表述上的狭隘性,故而思来想去,个人认为还是“桐城派私塾吟诵”这一概念更为妥帖。不仅能准确概括“吟诵”背后的耕读文化精髓(即以“学派”、“文派”、“诗派”的思想为核心),而且还能弥合并超越由于行政区划所造成的文化表达上的困窘。
再说一说“私塾吟诵”。枞桐地区素来重视教育,清道光年间的《续修桐城县志》记载“(桐城)子弟无贫富,悉教之读”,而且“课子重名师”。我在采录枞阳地区私塾吟诵时所结识的吴新培老先生就跟我讲过,他青少年时家境贫寒,父亲常年患病,但父兄仍不惜每年以四百斤稻米的代价,与其他邻里共同筹资,邀请了当时枞阳“城里通衢曲巷,夜半诵声不绝;乡间竹林茅舍,清晨弦歌琅琅”的浓厚的读书氛围。这些令人神往的读书声,当然来自于教书先生们的传授,那么,枞桐地区历史上的教学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这就要对枞桐地区明清时期的教育机构进行一番考察。从历史上的实际情况来看,起码在光绪三十年(1904)清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癸卯学制”之前,在枞桐地区应该有一整套系统的传统教学体系。比如,有作为政府官学的“县学”,有兼有官学与私学性质的“书院”,还有完全依靠民间力量创办的“私塾”,乃至有些世家大族为自家子弟所专门设立的“家塾”等等。然而,由于历史的变迁、时代的更迭,县学、书院、家塾因为其所依附的封建体制、儒家文化和宗法家族的消亡,都早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之中,反而“私塾”因为其组织教学的灵活性,一直在枞桐地区残存至新中国建立前夕,所以我们今天才有幸得以通过一些仍然健在的耄耋老者,一窥当年私塾教育的大致情形,了解“吟诵”作为私塾教育的一种教学方式以及它的一些基本特点。也正因如此,本书所讨论的重点,便自然落在了桐城派的“私塾吟诵”,而不是“县学(或书院)吟诵”,这也是今天我们研究这一问题的无奈和必然。
通过以上这一番论述,大家应该可以了解到,我所期望的“桐城派私塾吟诵研究”,不是单纯的吟诵方法、吟诵艺术的研究,它应该是以枞桐地区今天依稀残存的私塾吟诵为切入点,并在桐城学派、桐城诗派和桐城文派的地域文化的大背景下,去深入探知其背后的人文精神和文化脉络,以期在今天这样一个耕读远逝、故园不再的时代,作为后代子孙的我们,对那片曾经孕育了我们的乡土,再做一次生命的回眸和省思。
[1]吴功华:《桐城地域文化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93页。
--END--
来源:文乡枞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
朱子辉 枞阳会里朱氏后裔,祖籍枞阳,生于望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相关链接
图文纪实|文乡枞阳采录桐城派传统吟诵法视频|【吴爷爷】枞阳腔诗词、古文吟诵视频|【钱爷爷】枞阳腔诗词吟诵
视频|【吴爷爷】枞阳腔诗词、古文吟诵
枞阳腔吟诵|【吴新培】:滕王阁序
枞阳腔吟诵|【吴新培】:前出师表
听朱老师的离骚只听到十六讲,等了好久,三年了哇,今天无意搜了一下搜出这个朱老师的吟诵 ,非常惊喜!这是桐城的乡音!
歧途之虎 回复 @绿草漫漫: 朱老师的离骚精讲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更新,但是桐音吟诵系列会持续更新,欢迎关注~
期待
离骚收费我也听
离骚为啥短期内不会更严重期待
歧途之虎 回复 @沫初儿: 感谢学友对老师课程的关注!其实老师在网上也有很多内容,比如“百家讲坛”,可查找景萝轩了解更多 只是这个问题并不太好回答,我知道的可能也不准确,趁此机会说几点。 外在原因: 时间有限(学校教学科研任务,“百家讲坛”等录制,还有各种需要参加的其他活动); 授课平台(经试验线上效果并不好,而大平台限制多影响内容表达); 《离骚》篇幅太长,不容易集中细讲。 更重要的可能还是内在原因: 能讲,但时过境迁已非当年心境,需要合适时机; 离骚很多人在讲,但有些课题只有老师自己在做; 其实可能还有个别不太方便公开说的个人原因。 但因为大家的期待,老师已经在认真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