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宜谦
记者:古晨茜
编辑:韩玉
统筹:石闯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四号瞄准6月5日10时44分发射。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将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由陈冬担任指令长。
6月4日上午9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内召开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通报此次任务有关情况;4日上午11时,3名乘组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媒体记者集体见面,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刘洋的父母刘士林、牛喜云老两口,以及刘洋的舅舅、小姨等亲属在4日清晨早早就齐聚在了郑州的家中,守在电视机前,通过荧幕与数千里外的刘洋隔空相见。
“姑娘能再次代表国家出征,说明国家和人民信任她,也证明了她有这个能力,我内心十分骄傲”,在郑州家中,刘士林向正观新闻记者分享了自家的激动和喜悦。
“我总是严以律己,不想给女儿丢脸”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2012年6月16日下午6:37分,随着倒计时结束,长征火箭呼啸而起,托载着“神舟九号”飞船飞向太空。刘洋与队友们,乘着飞船、怀着激动的心情,奔向了星辰宇宙。而刘洋作为中国首位升空女航天员,也通过电视荧幕被千家万户所熟知。
当时刘洋的父母和如今一样,带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守着电视机观看。“每一次,我们对女儿的祝福就是期望她能凯旋,其他方面倒并不担心”,刘士林表示。
因为工作的关系,刘士林、牛喜云老两口和女儿刘洋可谓聚少离多。“女儿特别忙,基本上只有出差的时候能顺便回家看看,一年最多能见个两三次吧,离上一次见女儿,至少已经有三年了。”刘士林告诉记者,即使是过年,刘洋也很少能回到郑州,都是夫妇二人前往北京去团聚。
“之前她妈妈在北京帮忙带了8年的孩子,我跟女儿说我们帮你照看好孩子、顾好我们自己的身体,这就是对你最大的支持,你不用分心。”
“因为姑娘的缘故,平时我对自己也严格要求。”刘士林谈到自己平时不管生活、出行还是与人打交道,都会尽量规范自身言行,“我代表不了我女儿,但我能约束我自己,提起来不给她丢脸”。
一家人围着观看发布会时,刘士林夫妇从新闻里看到了女儿平时训练时刻苦的情形。“她平时几乎不在我们面前提工作,我们也不刻意去询问,有时候看她很累我们却也帮不上什么”,他有些感慨,而因为刘洋,家里很多人也都成了航天迷、军事迷。
女儿不在身边的时候,刘士林夫妇如果想念女儿,会通过微信说上几句,告诉女儿他们一切都好,不用担心。“长久不见还是会想孩子”,提起这个话题刘士林有些哽咽,“毕竟就刘洋一个女儿,譬如我们有些病痛或者其他时候,难免会觉得身边有点冷清。”
刘洋今年72岁的父亲刘士林
“同学说她属弹簧,越压她越强”
2012年,景海鹏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刘洋才两年的航天员,工作训练要追上我们十几年学的内容,不太可能。但是她利用两年时间,周末都没有休息,把所有的课程、十几个系统都赶齐了,和我们步调一致,完全达到了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而刘洋这种坚强独立的个性,与家庭教育也密不可分。
“我们从小并不娇惯孩子,都规定该做的必须得完成。”刘士林告诉正观新闻记者,自己夫妻二人都是普通工人,从小对孩子比较严格,会教育她要保护好眼睛,按时吃早饭,必须写完作业再出去玩,要尊重长辈等等。
“姑娘她特别自觉,有时候你都不忍心再说她什么”。刘士林回忆,之前房子的厨房到了冬天都是零下几度,只能点着煤炉子让刘洋在厨房写作业。“有时候晚上写作业写到11点多,我都瞌睡了她还在写。有次半夜1点,我醒来一看厨房的灯还亮着,姑娘趴在桌上睡着了,我看着心里很难受,叫醒姑娘说‘回去睡吧,真做不完了我明天早点叫你’,但是她就是做不完不去睡觉。而且像学校里有的立定跳远、百米赛跑和扔铅球等体育测试项目,她都是努力训练争取达到优秀。”
“今天我们在电视上也看到,刘洋在第一次做水下训练的时候,过了三四十分钟的时间突然觉得特别恶心,浑身冒冷汗,当时现场的监护人员想要让她停止,我姑娘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刘士林笑称,“她自身很要强,什么事情都不愿意落在人后面,有同学说刘洋是属弹簧的,越压她越强。”
刘洋作为一双儿女的妈妈,今年的儿童节,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备战神舟十四号的她,发了一条这样的朋友圈。
据央视新闻消息,这次去太空出差半年,孩子希望刘洋在太空多拍照片,“我也要把对他们的祝福写进满天星辰”,刘洋说。
“希望刘洋这次也能圆满完成任务。”刘士林表示:“等她再回来的时候,我跟她母亲,还有女婿孙子们要一块去接她,问问她辛不辛苦,给她做我最拿手的、也是她最爱吃的羊肉烩面。”
感人
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