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转型》(上):如何逃离越跳槽越穷的怪圈【限时免费】

017《转型》(上):如何逃离越跳槽越穷的怪圈【限时免费】

00:00
14:57

本期互动问题: 

你在跳槽的时候,是如何进行选择和判断的?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坑?


在本期节目的评论区留言,写下你的答案,我们会在最优质的评论里抽出一位用户,送你这本英文原版书《转型》,赶紧来评论吧!


活动日期:2017年10月10日-10月17日,已截止

恭喜用户「狐狸_吉吉」获得了这本英文原版书《转型》,精彩评论如下:

感谢老师的课程,学到了很多!四个转型阶段相辅承接,其实某种意义而言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四个齿轮,相互协调。Plant类似于对自身能力和目标的审视,提醒我们不忘初心,使最后的结果不会偏离我们的实力和价值观念;Scan是对自我关系能力的综合考量,相当于一个把人脉变现、把自身特质显性化的过程;Pilot有点像小步快跑,先试验是否能成,再考量试验中的各个要素哪些是优势、哪些是关键驱动点。最终的Lqunch要求心无旁骛,朝着目标走下去,有时候没有后路,你才能赢。四个环节不是孤立的,也可以适当改变次序。Plant 可以和Pilot联系在一起,发现有兴趣且能行后Scan机会,然后再坚定地发展下去。



书籍信息:  

英文名:Pivot: The Only Move That Matters Is Your Next One

中文名(暂拟):《转型》

书籍类别:职场

Amazon评分:4.8/5

Goodreads评分:4.01/5

出版日期:2016年9月

页数:283


解读理由:  

1.     本书被美国著名媒体“商业内幕”评为2016年20本最佳商业类书籍,它还被美国著名商业类书榜Axiom评为2017年最佳职场类书籍


2.     作者珍妮·布莱克曾是谷歌职业规划师,为上千人提供过职业发展方面的培训与指导,对象包括大学刚毕业的初级员工、经理级别的资深员工,以及总监级别的高层管理者


3.     本书把职业转型系统性划分成四个阶段,分别是:Plant/Scan/Pilot/Launch,形成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对职场白领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双语金句:  

A person who aims for learning and contribution may rank intellectual capital over financial capital if pressed to choose, but often ends up wealthy in both.

相比于金钱,一个乐于学习和奉献的人,可能会把才华看得更重要,但最后往往会两者兼得。


When impacters find themselves in inactive or reactive operating mode, they look to pivot again toward a new, more engaging opportunity.

那些有能力的人一旦发现自己状态不对,就会立刻寻求职业转型,来获得更新、更有意思的机会。


Your ability to proceed with the next Pivot stages will be severely hampered if you are weighed down by people, habits, an environment, or activities that drains you.

如果你因为其他的人、习惯、环境或者活动变得颓废沮丧,精力被牵扯,你转型的能力也会随之被大大削弱。


内容简介:  

统计显示,美国人平均每四到五年就会跳槽一次;如果是25-34岁的年轻人,平均每三年就会跳槽一次。中国人更喜欢换工作,根据LinkedIn发布的《中国职场人士跳槽报告》,大部分中国人平均工作一年半就想跳槽。


既然跳槽已经成了常态,我们如何保证在跳槽的时候,不跳到坑里去呢?比如,有朋友之前在媒体工作,前两年看到创业的热度很高,于是辞职加入了一家创业公司。可去了之后才发现各种不适应,新的工作做不好,原来的工作又回不去了,非常尴尬。


Google的资深职业规划师珍妮·布莱克就发现,无论是大学刚毕业的初级员工、经理级别的资深员工、还是总监级别的高层管理者,几乎所有人都遇到过职场的瓶颈期。而这些人转型的过程也是高度类似的——他们都是充分利用了自己现有的经验、资源和优势,有系统性有规划性地争取到了新的职业机会。


所以,布莱克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总结提炼了一套完整的职业转型方法论,把“跳槽”系统性地划分成了四个阶段,帮助大家科学地跳槽、系统性地进行职业转型。


今天这期节目,我们就来聊聊这套职业转型方法论是什么,以及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利用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狐狸_吉吉

    感谢老师的课程,学到了很多!四个转型阶段相辅承接,其实某种意义而言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四个齿轮,相互协调。Plant类似于对自身能力和目标的审视,提醒我们不忘初心,使最后的结果不会偏离我们的实力和价值观念;Scan是对自我关系能力的综合考量,相当于一个把人脉变现、把自身特质显性化的过程;Pilot有点像“小步快跑”,先试验是否能成,再考量试验中的各个要素哪些是优势、哪些是关键驱动点。最终的Lqunch要求心无旁骛,朝着目标走下去,有时候“没有后路,你才能赢”。四个环节不是孤立的,也可以适当改变次序。Plant 可以和Pilot联系在一起,发现“有兴趣且能行后”再Scan机会,然后再坚定地发展下去。

  • 傅美英0

    转型,我的理解就是对自己工作而言,不断去提升自己,专找需要尽快补上短板,使得自己不至于太落伍,

  • 美丽的猴子

    有中文译版吗?英文看着有些费劲

    远读重洋 回复 @美丽的猴子: 目前没有中文译版

  • 大山_7

    工作如果一直停滞不前,跳槽就真没什么意义,但如果业务量不足以满足自己的工作强度及生活质量还是建议先跳槽。

  • 听友71853179

    pivot

  • 侯嗨森skr

    好生硬

  • 縱横肆海

    哈哈哈,一直憋着没想说,今天又再听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写一条。老师是媒体转pr,我是舆情转pr的,我的接触如华润万家的前pr总监,金立手机的pr总监也都属于记者转pr的类型。曾经几次深聊,感触颇深。当记者的时候,见官大一级,朋友圈全是老总董事长,企业pr见了自己都得恭恭敬敬叫一声老师,但是跳槽之后,身份变为乙方,最大的问题,倒不是pr技能的问题,而是如何面对这种身份转化带来的身份认同感,以前是别人围着自己转,现在得变成自己围着老板、媒体、公司内部各部门转,这种差异其实不是一两句能说的具体,但确是实实在在绕不开的问题。我想请问孙老师,您当时转pr后,有没有被这种身份差异所困扰?然后又是如何解决呢?

    远读重洋 回复 @縱横肆海: 您的问题已经收录了,我们会在某一期的专辑里面进行统一的用户问答

  • 听友93957718

    举的关于拼词例子,跟前面的课程重复举例了,如果有新的例子会不会好一点、诚恳一点

  • 悦芸心理psychology

    来了个早,,感谢孙老师的分享,我大概用了1年多准备跳槽,从稳定的教师职业出来创建自己的心理工作室,现在想来还是准备不充分,有规划没试错,对于工作室经营什么都不懂,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不过现在想想这些困难也让我成长了很多,目前也还在学习中!

    Andy1881 回复 @悦芸心理psychology: 做教师不用管生源、不用愁生源,自己做工作室,首先要解决生源问题。加油!

  • 茅沐

    什么回事,没有续播的功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