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雷在成都的小酒馆待了不久,在这个包容的城市里,他写出了那首传唱度很广的歌曲《成都》。他也去过厦门,在椰子树和海浪的冲刷下,接受音乐的洗礼。
他还曾到过云南。那时丽江还没有被商业和游客占领,赵雷至今都还怀念当时那种自在、独立、纯粹的状态。
他会时常梦到自己站在丽江古城的院子里,火塘酒吧中间点着柴火,人们就在噼里啪啦的火光里互诉衷肠。
“那时我们没日没夜地唱,那时我们醉倒在石桥上。”“一路昂着头的青春,数不尽夜的星辰。”
多年以后,他把在丽江的日子写成歌,起名《再也不会去丽江》,但歌中每一个音符,似乎都在诉说他对丽江的想念。
这段流浪的时光,是赵雷音乐梦想发芽最肥沃的土壤。他的音乐风格在不断充实丰盈。其中既有青藏高原的荒凉和落寞,也有人在旅途的自由和哀伤。
他根据西藏客栈老板娘的故事,写了歌曲《阿刁》,歌里写满了关怀和怅惘。
游吟、流浪、音乐,在雪山脚下唱,在与世隔绝的酒馆里唱,在聚集着流浪者的地下通道里唱,在所有自由的地方唱。
对于很多创作人来说,贫穷是艺术的土壤,流浪是艺术的升华。
回到北京之前,赵雷有着长达4年的流浪生涯,看遍世间冷暖,坚定追求理想,他积累下丰富的生活感受。
但始终无法避免的是,贫穷。
在拉萨时,酒吧人不多,他们经常四处找朋友蹭饭。流浪到云南、成都等地,他仍旧是一个苦兮兮唱歌的流浪歌手。
他的最后一站是西安,那时他身无分文,想找个地下通道唱歌赚钱,却被另一个歌手告知需要排队。
轮到他时,唱了一个多小时,他只赚到5块钱,最终家人给他打了点钱,他才得以回到北京。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