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为什么人越幽默,就会越聪明,解决问题时越得心应手?

《番外》:为什么人越幽默,就会越聪明,解决问题时越得心应手?

00:00
13:46

本节目由喜马拉雅独家播出


主播:许诺

书目:《笑的科学:解开笑与幽默感背后的大脑谜团》

作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认知神经科学博士斯科特·威姆斯


节目文稿:

你知道人为什么会笑吗?为什么听了同一个笑话人们却有不同的反应?笑话带有什么独特的信息?幽默有公式可循吗?大笑时,大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幽默一度被认为并不适于研究,美国作家怀特甚至说:分析幽默就像解剖青蛙,鲜少人感兴趣,而且主角最后总是死了。如今关于幽默与笑的研究已经成为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重要领域。读了本书,你就会知道:听到笑话而使大脑释出的神经传导物质,竟然跟喝咖啡和吸毒时一样?幽默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建构、推断、解析?为什么惊喜是幽默的重要元素?为什么有幽默感的人生活满意度更高,情绪调节能力更强?为什么人越幽默,就会越聪明,解决问题时越得心应手?

今天的节目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01为什么大脑会演化出幽默特质

人类在婴儿时期就已经会笑了,我们还没有学会说话,就已经能被逗乐。笑这件事情在我们身上显得如此理所应当。但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在绝大多数动物那里,是没有笑的概念的。有科学家做过统计,我们平均每天会笑十五到二十次。而且,人类是唯一一种会大笑不止的动物。

笑对于人类的意义,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大得多。要想理解笑对于人类的意义,我们必须了解两件事,一个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一个是大脑的工作机制。

1、生存机制

总的来说,地球上的生物可以被分成两类,一类叫固守阵地型,一类叫四处游击型。

固守阵地型生物,最极端的例子,是一种叫做哥斯达黎加螽(zhōng)斯的昆虫,它一生只生活在一棵树上,而且自己会越长越像那颗树上的一片叶子,通过这种伪装来保护自己。但是如果你把它挪到另一棵树上,它的伪装就暴露了,很容易被天敌吃掉。

而人类走了另一条路,成为典型的四处游击型生物。别说是从一棵树挪到另一棵树,就算是从赤道挪到北极,人类也能顽强地生存下来。不过,四处游击有四处游击的麻烦,人类在迁徙的过程中,总是在不断面对新的环境,消化新的信息,应对新的挑战,所以人类必须建立一套快速应对挑战的处理系统,让自己敢于去探索,并且敢于思考,解决新的难题。

问题是,人类天然是不愿意主动思考的。因为大脑是身体上最耗能的器官。我们的大脑只占全身重量的7%,但是却会消耗全身20% 25% 的能量。但是我们如果不用大脑的话,人类在四处游击的时候,就没法解决一路遇到的各种问题,没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所以,人类别出心裁,另外建立了一套奖励机制,每一次启动大脑解决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知识,我们都会自己给自己一份奖励。这个奖品,叫多巴胺。多巴胺会让我们产生愉快的感受,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多巴胺也是和幽默关联最紧密的神经传导物质。

曾经有神经科学家做过实验,他给受试者看一些漫画,同时用核磁共振仪监测他们的大脑,给受试者的漫画是经过选取的,一半非常好笑,另一半不太好笑。实验结果是,大脑里有一小部分区域只对好笑的漫画有回应。这个区域恰恰负责的是多巴胺的分泌。

所以,幽默就是大脑进化出的一种愉悦制造系统。幽默对心理产生的效应对于每个人是一样的,都是多巴胺涌进大脑,使我们感觉喜悦。那什么时候会产生多巴胺呢?就是我们面对问题找到解答的时候,还有了解世界产生新知的时候。

有科学家猜想,猿类之所以可以进化成人类,主要靠的就是多巴胺。因为多巴胺让我们更敢于去做犯难和冒险的决定,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把我们变成追寻刺激的人,总是换着花样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趣。

2、大脑的工作机制

我们的大脑相当复杂,无数的神经元互相连接,形成四通八达的神经网络。它能让我们更有创意,更好地进行推理、解决难题。幽默是我们面对内在冲突时,一种自我解脱的方式。

我们的大脑会经常处理困惑或者模棱两可的情境,但是我们的心智有时也会犯错,或者能力不足没法解出答案,最后往往将自己陷于复杂的泥潭里,这时我们就会感到焦虑,而幽默就能让我们缓解内在的紧张。

02什么幽默

幽默是为了让人更好地思考,一方面幽默是对于认真思考的奖励,另一方面,幽默也能让我们避免陷入到冲突的信息中。幽默类型当然有很多种,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分类法,书中还提过一种说法,说幽默至少有44种独立的类型。但是这么多的幽默手段,大多都是向着两个方向努力,一个是创造新知,一个是认知冲突。

1、创造新知

为了让大脑更加努力的思考,人类进化出了幽默作为一种奖励机制,每当我们获得新知的时候,大脑就会以多巴胺作为奖励,让我们感觉快乐。所以很多新鲜的知识,本身就自带一种喜剧效果。

2、认知冲突型幽默

当我们的大脑面对复杂甚至是冲突的信息,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时,为了不让大脑进入死机状态,最后的解决方案就是会笑。所以很多笑话,就是靠这种认知冲突来制造喜剧效果。

比如,东西大街南北走,街上看见人咬狗,拿起狗来打砖头,反被砖头咬了手。每句话都不符合情理,反而就出现了喜剧效果,这就是制造认知冲突的幽默方式。

3、先认知冲突,再提供解决方案

比如,冷笑话,你会发现,其实大多数冷笑话,就是只有意想不到,没有制造冲突,好多冷笑话开头都很草率,比如说有一只狗,大夏天走在路上,越走越热,它就成了热狗。

这样的笑话不缺最后的反转,只是前边没有制造明显的冲突,让人想笑又笑不起来,就成了冷笑话。所以,好的幽默,往往都是前边有认知冲突,让人有些疑惑,后边有解决方案,让人开怀大笑。

03幽默如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人类进化出幽默的机制,就是为了帮助自己更好的思考,所以,你可以把幽默当做思维的锻炼,幽默能增进健康、帮助我们和他人相处更加融洽,甚至会让人更聪明。

不过,不论是体能锻炼还是大脑的锻炼,如果不注意方法,一味地瞎练习,也有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作者给出了三条重要的建议。

1、区分正向幽默和负向幽默

有一些幽默,会伤害我们自己或者他人的心理,这一类幽默就被称为负向幽默。负向幽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攻击式幽默,包括挖苦别人、戏弄别人。使用攻击式幽默的人,用看似好笑的方式把自己武装起来。他们其实是在用幽默表达对他人的敌意。

另一种是自我挫败式幽默,这种幽默不是让别人难堪,而是把自己当成玩笑的目标。这通常是自我价值低落的防御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害怕别人嘲笑自己的某个缺陷,于是就先自嘲,用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不被别人嘲笑。

负向幽默要么在嘲笑他人,要么在嘲笑自己,总之,是用打压一个人自尊的方式,来换取别人的笑声,这是得不偿失的。这样的幽默方式,会让人更容易体验沮丧、焦虑以及自尊心的低落,也会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长时间下来,对寿命都会有危害。

反过来,还有一些幽默方式是对我们的健康有利的。这些幽默方式就叫「正向幽默」。正向幽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融洽式幽默,融洽式幽默程度高的人,喜欢说好笑的事情、分享机智的妙语来娱乐朋友,还喜欢说笑话降低人际间的紧张关系。融洽式幽默对自我的心理和人际交往都有好处。

另一种正向的幽默类型是自我增益式幽默,这个类型的人喜欢用好笑的观点看事情,即使是身处在麻烦之中,也喜欢发现事情的光明面,用幽默来保持正向的态度。

正向幽默,会把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或者是遇到的挑战都变成让自己笑出来的事情,这样的幽默,能增加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也能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紧密。

2、把幽默当做保护机制

曾经有科学家做过研究,他们找到了几十位刚刚接受过手术的病人,让其中一部分人坚持每天看几部喜剧电影,结果发现,观看过喜剧电影的病人,他们需要的止痛药剂量,平均要比其他病人少20%。科学家还通过冷魄实验,检验喜剧电影的效果,所谓冷魄实验,就是让测试者把手伸进12摄氏度的冰水里,这个温度不会造成冻伤,但是时间长了会让人感觉非常疼,想把手抽出来,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测试者把手伸进冰桶时,观看一些喜剧片段,那么他坚持的时间会比别人长几十秒甚至100秒。

所以有科学家说,欢笑是天然的止痛药。作者分析说,带来好处的不只是欢笑,还有我们的情绪投入,观看自己喜欢的喜剧类型,我们更容易把自己的情绪投入进去,这时,欢笑才能发挥自己的效果。

3、把笑当做一种有氧运动

曾经有人把笑比喻成身体内部的慢跑,科学家们研究发现,笑和慢跑之间,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慢跑之所以对我们的健康有好处,主要是促进心脏和血液的健康。慢跑时,血液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会升高,血压上升,让我们的血管保持弹性。不健康的血管一直维持紧绷僵直的状态,在我们最需要血液供应时,反而会限制血流,而健康的血管会随着我们活动的程度舒张或压缩,一直保持血液的畅通。

有科学家发现,我们在笑的过程中,血液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样都会升高,欢笑和慢跑一样,同样可以让我们的血液供应保持通畅。笑还可以消耗能量,大笑一百次,人体消耗的卡路里,大约相当于骑1015分钟的自行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