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定律】我们为什么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如何发现盲区、避免误区?

【螃蟹定律】我们为什么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如何发现盲区、避免误区?

00:00
15:47

第一章第53讲 行为(3):螃蟹定律——小心行为的盲动

朋友,你好!欢迎来到《生活中的心理学》,我是北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博导,王垒。

这一课,我给大家讲螃蟹定律:行为中的盲区与盲动。

吃大闸蟹

很多人都喜欢吃大闸蟹,味道鲜美。而且大家也都听说,阳澄湖的大闸蟹非常出名,特别好吃。有一次我去苏州开会,会场在太湖边,在去会场的出租车上,一路跟司机聊天儿。当时,正赶上十月末,是吃大闸蟹的最好时机,我就问司机,“当地有大闸蟹吗?”他说,“有。”我问道:“太湖的大闸蟹,和阳澄湖的大闸蟹比,味道怎么样?”

我知道,这不是个好问题,会让对方很尴尬。但出于好奇心,我还是开口问了,反正是闲聊。

出租车司机开始的确有点别扭,但毕竟是老江湖,很快就洒脱地拽起来,说了很多解释……其中有一句话非常特别,让我警惕,他说,“其实对于你们这些不懂大闸蟹的人来说,随便给你一只,你也吃不出来好坏,你也会觉得它还不错!”

这其实说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学原理,我把它叫“螃蟹定律”。

“螃蟹定律”说的是一种心理学现象:对于某一个领域、某一个方面、某一个事物或某一个产品(或者,用数学方式来说,对任意一个集合中的任意一个个体),当你不具备充分的信息时,你无法建立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因此,你无法对其中任意一个个案做出好坏优劣的评判,因为你没有一个参照系。这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鉴别力的问题,而是你没有一个可靠测量的方法和尺度。关键是,螃蟹定律所反映的现象,并不是人们面对不确定信息表现出选择焦虑,而是很满意,也就是自以为是

现实中,人们常常忽略这一事实,而是贸然做出判断,甚至是非常肯定的判断。这是无知,且不知道自己无知。这就导致行为盲动和低效。

当信息缺失的时候,人们会处在一种信息不对称不确定状态。这时候,人是没有鉴别依据的,如果贸然作出判断,人们并不知道判断的质量的优劣。

比如,如果你从没见过任何一只长颈鹿,那么,当你生平见到第一只长颈鹿时,你无法判定它在长颈鹿群体里,到底是属于个子高的,还是个子中等的,还是个子矮的。你甚至有可能犯这样的错误:你见到的这只长颈鹿,其实它是相对矮的那个,但你却认为是非常高的那一个,因为毕竟它的确很高。

螃蟹定律效应,在现实中比比皆是,可能发生在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任何领域,导致误判和行为的盲动。我们来逐一盘点一下。

餐厅选择

还是那次苏州会议,我带着几个学生来到一家购物中心,考察当地的消费和服务。晚上,来到商厦顶层的餐饮区,看到有各种各样的餐厅。我们特别想吃点当地特色的美食,看到一家苏州风味餐厅,门口排起了一溜一溜的长队,可以想见,这里的味道一定不错。但是等候时间太长了,至少要45分钟!

于是我们又走了走,看到另外一家本地餐厅,环境相当不错,装饰也很雅致,比刚才那家还显得更有档次,但是吃饭的人不多,不用排队,于是我们就选择了这一家。吃起来,也觉得菜品不错,而且价格并不贵,相当满意。一直等到我们吃完出来,这餐厅里也从来没有坐满。考虑到价格还算实惠,应该不是因为贵才使人望而却步。

我们又经过了当初那家排大队的餐厅门口,还是熙熙攘攘,排队很长。我对学生们说,“螃蟹定律!”也就是说,我们和这些当地人相比,没有鉴别当地餐厅哪家更好吃的能力。而这些当地人,就为了吃到真正好吃的当地特色菜,宁可排队几个小时!他们比我们更有当地美食的鉴别能力。

我们自己“糊弄”了自己。诚然,我们自己觉得还是吃得很满意的,但是显然我们不知道“更好的”到底有多好,因此也就不知道“不好的”到底有多差。这是因为信息缺失,没有已知的测量系统作参照。

这时候,如果有类似网友在线点评这样的信息作为参照系,你就可以做出更精准的、高质量的判断,克服螃蟹定律效应。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酒店点评、餐饮点评、旅游景点点评的在线平台非常火爆、受欢迎的原因,因为大众需要这些信息,来建立自己的有效的评价体系和尺度。

失去信息参照,人类和乱飞乱撞的没头苍蝇就没有什么区别。

学习

如果进入任何一个中小学生的家长群,你会发现最热议的题目之一是,到哪儿找个好的私教老师,学艺术,学绘画或者学乒乓球之类的。人们通常无法鉴别哪些老师教得更好、更会善待孩子、更有教学方法,也无法判定这样的老师课时费应该给多少合适,因此就会在群里征询信息。大家通过互动、分享,来提供一个比较,从而形成一个参照系,为做出最后的行动提供依据。

这其中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的家长就说,我给孩子曾请过一个老师,教得不错,一小时课时费是多少多少元。然而,说这句话的家长可能犯了螃蟹定律效应的错误,因为他只是在他所接触的一个老师身上,得到了他觉得可以满意的结果,但他并不知道是不是还有更满意的老师,是不是还有更好的价格。

在这种情况下,他提供的信息就可能有失偏颇,因为靠这一个信息显然不能建立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他只是提供了一个参照点,而不是整个衡量优劣的标尺。除非有很多家长、学生都聘请过这个老师,并且有一致的很好的口碑,这时信息的参照性就大大增加。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你很可能也不知道什么是差的。

听报告、讲座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假如你从来没有涉足某个领域,比如历史,比如哲学,那么,如果有一个人来讲关于中国先秦历史的讲座,或者讲古希腊哲学,那么你很有可能会觉得他讲的头头是道,很有道理。他可能会讲一些知识性的内容,也会讲一些评价性的内容。对于知识性的内容,你可能觉得很新鲜,因为你第一次听说;对于评价性的内容,你可能觉得有道理,因为你从来不了解如何分析相关的内容。

但问题在于,你并不知道他讲的知识的真实性、全面性、重要性,也许他只是讲了一些外行的大众觉得有趣的故事,远离学术核心;你也无法判定他的评论是否合理,是否专业,是否科学,是否全面。因为你没有一个系统的参照体系来进行鉴别,所以你很有可能因为你的新鲜的感知而做出满意的评价。

但如果你曾经听过一个更好的讲座,一个更全面的分析、介绍、评论,你就会觉得这个人讲得不好,不大对,或者有失偏颇。换句话说,你有了参照的模板,通过进行对比,能够做出更好的识别。所以中国有句老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研究与开发

在研究与开发领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有的时候一些年轻人胆子比较大,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的想法。但是因为他们涉猎不多,对自己所在的领域的知识还缺乏系统性的了解,他们无法判断自己的新的研究想法到底有多大的价值。

这个时候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自我确认偏差,或者过度自信,觉得自己这个想法是非常聪明的好想法,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且越看自己越对劲儿,觉得自己的想法比所有其他的想法儿都更好,天衣无缝,并拼命地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想法,而无视其他更好的想法。这就陷入一种盲动。

我国已故的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当年因为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举世瞩目。光明日报曾经发过一个整版的报告文学,介绍陈景润和他的工作。陈景润的工作是在当时证明了,一个足够大的偶数能够表达为一个奇素数和另外两个奇素数的乘积之和。这离哥德巴赫的“1+1”猜想,只差了一步,也就是一个足够大的偶数可以表达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这个报道引起了全国数学爱好者特别是青少年的极大兴趣和热情,很多人跃跃欲试,说自己证明出了哥德巴赫猜想,并把自己的论文寄给陈景润,据说当时稿件装满了很多麻袋。这也是螃蟹定律效应。如果你完全不知道这个领域的整个的研究体系和论证模式,无法鉴别到底什么是好的方法,什么是真正的解决方案,天真地认为自己提出的所谓的证明方法是正确的,合理的。

再比如,有一次我参加一个研讨会,一位搞自然科学的学者对人格的测量提出质疑,他觉得那像算命,不准。一听就知道他是个外行,不懂心理学。但问题在于,某一个领域的科学家,如何凭借自己领域的知识,去判断另一个领域的工作的科学性、精确性呢?你在这个领域是专家,但在另一个陌生的领域,你就是个白丁,门外汉,甚至还不如这个领域一个普通的本科生。

所以,一个人要有敬畏之心,对你不熟悉的领域,要慎重做出评价和判断,因为你根本不具备对一个不熟悉的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做出判断的基础。

偏见来自于无知,傲慢来自于对无知的无知。

一些企业的产品研发人员也会犯类似的错误。当你想到一种产品的时候,很容易觉得这就是最好的产品,能最好地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但实际上,很多产品研发人员对用户的需求,对用户使用产品的场景,对用户的产品使用体验,并没有系统的、全面的调查研究和了解,因此他其实很有可能开发出了一款几乎不被市场所接纳的产品。

日常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效应也非常普遍。比如看病,如果随便给你推荐一个大夫,你既不知道他的医术到底有多高明,也不知道他的治疗经验有多丰富,治疗效果有多好,在病人心目中的口碑有多好,你就很难判定大夫是否能帮你很好地解决问题。

关键是,你不知道是否有更好的大夫、有更好的方法帮你解决问题。为此,人们通常会参照大夫的职称、年龄,因为你会相信“姜是老的辣”,所以你自然会觉得,主治医师固然好,但副主任医师应该更好,主任医师应该又会更好,知名专家就应该尤其地好。这是因为,职称、头衔儿为你提供了一个参照系,你就能够更好地判断什么样的大夫能够给你带来更好的治疗。这也是人们不会轻易相信江湖郎中的原因。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再比如买书。你去书店挑书,一个好处就是同一类的书,你可以都翻翻看看,反复地比较,选一本你觉得比较全面,或者比较系统,或者比较有见地,或者比较有趣,总之满足你内心的某一个或者某一些标准的选项。这种场景实际上是给你提供了一个有多种选择的参照系。你通过反复比较,做出比较好的选择行为。

书店里有时也会贴出这样的标识,“年度最佳畅销书”“某领域十大名著”。其他商家也会推出类似的宣传,比如全国销量领先、年度销量领先、消费者最喜爱的三大品牌……这些都是试图为你提供购买的参考。

生活的有效性是来自合理的知识参照和比较。

生活中涉及大量的自己不擅长的行为,要想提高这些行为的效率,就要克服螃蟹定律。要谨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尤其是要“知道”“自己不知道”!

不是知道自己知道,而是知道自己不知道,才更可能成为人生赢家。

当你进入一个不熟悉的领域,陷入信息缺失的不确定性情景时,请记住:谦虚谨慎,虚怀若谷,是保护自己、不要陷入盲从而幼稚的行为误区的最好的“护身符”。同时,要积极搜集尽可能的信息,建立起参照框架评价标尺,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数

小结

这一课,我们讲解了螃蟹定律,讲述了如何认识和避免行为中的盲区和盲动。

下一课,我们讲人际社会关系。

我是王垒,感谢收听本期《生活中的心理学》课程,我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97531814

    缺的不是办法,而是解决问题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