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听古典
课程资料:添加助手微信 zhushou100wen(领取《古典音乐手册》电子版,限已购专辑用户)
125 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丨悲喜的力量
从酝酿到完成《第一交响曲》,勃拉姆斯用了整整21年的时间。这可谓是一部经过了反复推敲斟酌的作品。
“贝多芬第十交响曲”
在1855年,22岁的勃拉姆斯年轻气盛,那时他就曾写下了《第一交响曲》的乐段,但因为对贝多芬的敬仰变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在巨人的步伐声下,他放缓了创作的节奏。但他的心中总有一股创作交响曲的火苗,再加之勃拉姆斯对待创作的态度是极其严谨的,他希望能创作出一部与贝多芬九首交响曲相抗衡的巨作。为此,他用了21年的时间反复酝酿、推敲、修改,只为精益求精。终于在1876年完成了这部伟大的《第一交响曲》。
这也是一部带有贝多芬印记的作品,特别是第四乐章,有一段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的影子,因此这部作品也被人们誉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
接下来,我们就来聆听这四个乐章,首先是第一乐章。
【第一乐章】
第一乐章开头便震撼人心,定音鼓的敲击开场,营造出了紧张恐怖的气氛。就像教堂大门庄严地打开,朝圣的队伍隆重的进入。
其实开场的这个风格有点类似于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的开场,两首都是c小调,都有一种悲剧性的特征,既隆重庄严又阴郁压抑。
伯恩斯坦曾评价说:
“完美的自我诠释,在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开头,无情的地敲击着鼓面,两条挣扎着的半音旋律以反向撕裂。这个拉扯分裂的主题,阐明自己本性的双重特质,激化了勃拉姆斯的激情与绝望,这是在勃拉姆斯起草第一个音符的二十年后,最终鼓起勇气展现的伤口。”
在最强音后,情绪逐渐平息,音乐情绪在这里出现转折。宁静而平缓,释放了之前的激烈斗争情绪。
随后,音乐情绪再次进入到了悲凉而庄严的气氛里。
可以说,第一乐章里勃拉姆斯将“悲与喜”两种情绪交错展开,悲痛里带有着希望,而宁静的喜悦里又酝酿着下一次的悲痛力量。
【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是一个持续的行板,旋律舒缓了下来,带有淡淡的伤感与沉思,像是在回忆往事。
小提琴的主题就像一首含蓄的抒情诗,双簧管的旋律则婉约深情。整体的气氛虽然不像第一乐章如此寂寥阴暗,但仍然是略带悲剧性的。有种淡淡的孤独和愁苦,弥漫在音乐的空气里。
【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是一个文雅的快板,秀丽而典雅。
这一乐章不像贝多芬交响曲第三乐章的诙谐曲乐章,而是勃拉姆斯进行了个性化的融合与创新,采用三段曲式结构完成了一首品味高雅的小型间奏曲,带有着舞蹈音乐的风格。
【第四乐章】
这一乐章是从一个缓慢的乐段进入到色彩绚丽的快板。勃拉姆斯并不像贝多芬在第五交响曲末乐章那样直接展现英雄凯旋的热烈场面,而是先从一个平静的旋律中,慢慢引出恢宏场景。
圆号的悠长旋律,大管和长号奏出的圣咏旋律……这一切都是在酝酿着。
注意听这里,有一个亮点,就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的影子,就像是“欢乐颂”的变奏一样。这是勃拉姆斯对贝多芬的致敬。
随后,整体旋律进入到了恢宏的气氛里,没有了哀婉深沉,而是象征着光明即将到来。
在最后的结尾部分,全曲进入到了最后的高潮!这完全是贝多芬式的,辉煌有力,奏出了阿尔卑斯雪山风光的冷峭之感。
巨大的能量将整首作品推向了宏伟的顶端,奏响了宏伟的圣歌。全曲在雄浑嘹亮的音响中,完满结束。
这个就是勃拉姆斯的著名的作品《第一交响曲》。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又回到了那个贝多芬交响曲的时代。
的确,勃拉姆斯追随贝多芬,继承着传统交响曲的结构创作模式与气息,使得这部作品展现出了贝多芬那种悲怆而凝炼的品质,但同时勃拉姆斯也有全新的情感注入,斗争、苦闷、失意和喜悦等都交织在了这部作品里。
《第一交响曲》的首演大获成功,当人们热情洋溢地将其称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时,勃拉姆斯却感觉自己失败了,这个标签也意味着他自己无法走出贝多芬的影响。
好,就是给大家介绍的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接下来给大家推送完整版的附曲。特别注意听第一乐章的开头,以及第四乐章对“欢乐颂”旋律的变奏。
下期,我们就聆听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
感谢收听,下期见!
☕
太喜欢!
离2023年的春节越来越近了,继续古典音乐的聆听👂🏻,不断熏习……美好!早安,东方还未泛白,不睡懒觉的我醒来了,阳气生发,顺时生活方式的养成,非一朝一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