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重臣李鸿章
李鸿章故居:清政府为何赐李鸿章“清正廉明”的大匾
李鸿章故居位于合肥老城区淮河路步行街中段,是一座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雕梁画栋,布局整齐。李鸿章故居陈列馆是以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故居为依托建立的博物馆,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李鸿章故居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李氏兄弟6人聚族而居,家族住宅覆盖了合肥繁华的淮河路中段半边街,时称“李府半爿街”,现存仅为其中一部。故居由南向北依次分为大门、前厅、中厅(福寿堂)、走马楼(小姐楼),建筑风格古朴典雅。
而数公里之外的瑶海区则坐落着李鸿章享堂,始建于清朝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是晚清江淮地区建筑,也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名臣墓园之一。李鸿章享堂园区庄严肃穆,碑亭林立。享堂、仓房建筑保存完好,三块御制碑由光绪皇帝亲赐,极显恩宠。神道碑文由俞樾、吴汝纶等名家撰写。
李鸿章是晚清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他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这便是李鸿章风云变幻的一生。
李鸿章虽然天资聪颖,但是谁会想到,他第一次“少年科举”考试就名落孙山呢?
李鸿章无颜回家,怕被人耻笑,于是就到亲戚家,一边教书糊口,一边发奋读书。经常通宵达旦,冬天两脚冻得像猫咬,他就起来跑跑搓搓手,夏天蚊叮虫咬,他就把双脚浸在水桶里。由于他晚上常常熬夜读书到天亮,白天自己就不知不觉地打起了瞌睡。东家发现后非常气愤,当面斥责李鸿章。于是工钱越来越少,李鸿章一气之下,在一个雪夜跑回家中,从此,他足不出户闭门读书。经过三年的努力,第二次去京城应试,李鸿章果然名登金榜。
在名登金榜后,李鸿章通过数年的努力,成为了晚清重臣。那么,在李氏宗祠里有一块“清正廉明”的匾牌是怎么来的呢?
一天,户部尚书、也就是光绪的老师翁同和来访,翁老师见李鸿章装腔作势,就想取笑他一番,他知道李鸿章是合肥人,于是出了一句上联:“宰相合肥天下瘦”。李鸿章微微一笑,把翁同和的家乡也做进对子,出了下联:“司农常熟世间荒”。一下就把翁同和的暗讽怼了回去,高手过招,两人都没占到对方好处。
这时王知县上门拜访,谁知这位王知县没有眼色,他也不认识座上的翁同和是谁,一进花厅,便扑通一声跪下请安说到:“卑职谨献薄礼,有鸦片四箱,珍宝一盒,外加苏州美女两名,请笑纳。”李鸿章一听慌忙喝道:“你胡说什么?”李鸿章毕竟在官场混了多年,不但直接拒绝了王知县,并让官兵把这个糊涂的知县押送按察使司重办。在一旁的翁同和冷眼旁观也只能为李鸿章点赞。这个“拒贿”佳话,很快传遍朝内,清政府因此特赐李鸿章一块“清正廉明”的大匾。为了光宗耀祖,李鸿章派人吹吹打打地把匾运回家乡合肥,挂进李氏宗祠。
整理:高汉印
主播:故事琛哥
编辑:李梦馨
审核:丁艳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