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这才是段誉最快乐的时候,没有王语嫣
好久没有聊小王子段誉了,今天在电视上看到林志颖,刚好来说说段誉。
他曾经被问到过一个问题:你在什么地方最为快乐逍遥?
段誉的回答是:在一口全是烂泥的枯井里。因为在那里,王语嫣终于点头,接受了他,段誉这么说等于是官宣。
对他这个答案,我能够强行反驳么?
我有一个看法,想硬逼着段誉吃下去:他最快乐的时候,不是在遇到王语嫣之后,而恰恰是在遇到她之前。
具体地说,是他刚来到姑苏燕子坞,到风光旖旎的参合庄作客,邂逅了阿碧和阿朱的时候。
人在快乐的时候往往是不自知的。段誉大概从来都没意识到,那是自己最快乐逍遥的一小段时光。
当时的段誉,表面上似乎比较狼狈,是鸠摩智的俘虏,给硬抓到参合庄的。
但他完全没有做俘虏的心态,而是潇洒自得。不像后来,名义上自由,身心却成了俘虏。
来到姑苏,先遇到了阿碧。那是金庸笔下最美的少女出场之一,也是最动人的邂逅:
只听得欸乃声响,湖面绿波上漂来一叶小舟,一个绿衫少女手执双桨,缓缓划水而来,口中唱着小曲。
段誉的反应是“心魂俱醉”。听着阿碧的吴侬软语,能不醉吗?
阿碧接他走水路去参合庄,沿途是什么风景?乃是一座大湖,烟波浩渺,远水接天。阿碧一路唱着曲儿,词实在太美了,必须看一下:
二社良辰,千家庭院,翩翩又睹双飞燕。凤凰巢稳许为邻,潇湘烟瞑来何晚?
乱入红楼,低飞绿岸,画梁轻拂歌尘转。为谁归去为谁来?主人恩重珠帘卷。
“主人恩重珠帘卷”,一语双关,写出了阿碧的心事,对慕容公子的心意。
这样的路程,这样的歌声,是不是每天愿意走一百次?
这还只是当天一切美好的开始。
他们来到“琴韵小筑”,到这时,金庸的笔触已经无比温柔,满心都是诗情画意。
他写这小筑,有松枝做的木梯垂到水面,疏疏落落四五座房舍,小巧玲珑,匾额上落着潇洒的“琴韵”两字——简直像一幅北宋江南水墨画。
段誉本来就心魂俱醉了,到了这里,大概又多醉了一层。
金庸唯恐段誉还不够开心,马上给他上了碧螺春,接着又是四色点心:玫瑰松子糖、茯苓软糕、翡翠甜饼、藕粉火腿饺,样样都精致得不忍心吃,拿到今天大概每一样都是网红爆款。
段誉是“吃一件赞一件,大快平生。”别忘了人家是王子,今天你想让王思聪“大快平生”一下都不容易,何况是段王子?可见真真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更搞笑的是旁边有鸠摩智做陪衬,因为怕有毒,和尚一样点心茶水都不敢动,忍受着段誉的大吃大赞,默默死撑。
这个场面被段誉看在眼里,是不是快乐加倍?
点心吃完,金庸又赏了他一顿饭。老爷子是下决心要让段誉做神仙了,吃饭的地方叫“听雨居”,极具匠心,段誉要走过十丈鹅卵石铺砌的小径,绕过几处山石花木,在柳树下坐小船去。
你看这景致,别说去吃饭,去吃土都愿意。
到了听雨居,四面皆水,从窗中望出去,湖上烟波尽收眼底,回过头来,席上杯碟都是精致的细磁,段誉不住地喝彩。
要知道,当时可是承平日久的繁华北宋。都说宋代是审美的巅峰,这“听雨居”不知道是怎样的精致,桌上的瓷器不知道是怎么样的素淡优雅?
阿朱、阿碧给段誉上的菜,是菱白虾仁、荷叶冬笋汤、樱桃火腿、龙井茶叶鸡丁。段誉每样菜肴都试了几筷,无不鲜美爽口,赞道:“有这般的山川,方有这般的人物。有了这般的人物,方有这般的聪明才智,做出这般清雅的菜肴来。”
每次看到这里我就想,慕容公子每天可以宅着过这样的生活,为什么非要跑到江湖上去争霸?
这一章故事的回目名,叫做“向来痴”。
我相信这是段誉最开心快乐的时刻,阿朱“娇红芳香”,阿碧清秀淡雅,佳人相伴,荷风送香,简直如醉如痴,如梦如画。
让人感觉最舒适宜人的,还包括段誉和阿朱、阿碧的关系和状态。我很喜欢他们之间的互动,充满了少年的纯净感。
虽然大家互相也开玩笑,段誉也有些套路,比如夸奖她们很美,说什么“羡慕老天爷的本事”,“挖空心思造了阿碧姊姊这样一位美人儿出来,哪知又能另造一位阿朱姊姊”,“各有各的好看”。他也因此被两个妹子说是“油嘴滑舌”。
但事实上,段誉在这里油腻吗?并没有。双方的关系清新自然,没有一点撩拨,不带一点猥亵,不带一点孜孜以求的执着和占有欲望,一派天真风趣。
这个时候的段誉是舒展的、自在的,没有面对王语嫣时的患得患失之心,而是呈现出一种活泼的、灵动的生命状态。我觉得这是他最有魅力的时候。
等后来见到王语嫣,段誉就完全变了,一下子色授魂与,命都给了人家,变得唯唯诺诺、战战兢兢,成了一个应声虫和跟屁虫。
这样的段誉有什么意思?哪有在琴韵小筑里的时候快乐逍遥?
很多人都喜欢这一回故事。它如一盏古瓷、一片碧瓦,细腻又莹润。金庸也为之注入了最温柔、最深情的状态。
甚至有人说《天龙八部》是到这里时才有了灵气。
事实上,这段故事能这么美,正和它的时代有关。段誉赶上宋代,那个时代被认为是古代审美的高峰,像陈寅恪所说的,宋朝是“造极之世”。
当时的建筑精巧细致,十分注重和自然之间的联系。器物往往素净雅洁,生活方式上也充满文人情趣。
“琴韵小筑”、“听雨居”等,正因为被安放在这个“造极”的时代,才能给人感觉这么烟润、清新,觉得段誉、阿朱、阿碧像是在画里穿游。
“向来痴”——很多人都喜欢这一回故事。它如一盏古瓷、一片碧瓦,细腻又莹润。金庸也为之注入了最温柔、最深情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