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三无新解

6三无新解

00:00
08:23

主播说慧命之六

“三无”新解

熟悉的学长都知道:“无理论”,“无知识”,“无逻辑”,这是我对北大公益讲座最初的理解。在很长时间,我一直在破解“三无”。201410月下旬,在广西北海举办第一期讲师培训班。我第一次当众提出三无的观点,心里有些忐忑。结果,梓林学长说我的感觉是对的,超出我的想象。

“存疑”就要解惑,在没有人直接给出答案的情况下,要自己去悟。在跟随北大公益讲座的过程中,我渐渐对三无有了自己的新认知,或许可以称为“新解”,提出:无理论,有思想;无知识,有营养;无逻辑,有作用。

无理论,有思想:北大公益讲座不是任何一个系统的理论,但内容中充满了思想,并且是正能量的思想。涉及到科学、哲学、宗教,涉及到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很多内容志愿者都耳熟能详,如:光明圆融善一切都会过去三文主义善的缘起;等等。仔细琢磨,给人很深的教益。

无知识,有营养:北大公益讲座的内容,不属于任何一个知识体系。这,恰恰是其方便之门,不受太多约束。梓林对讲师学长多次说过:精心准备,随意发挥。作为专业的知识,社会上有两个系统在做:一是普通教育;二是专业培训。北大公益讲座没有必要去做无用功。所以,必须另辟蹊径。知识,学习一遍,会了、掌握了就够了。营养,每天都需要,如食物;每时都需要,如水;每刻都需要,如空气。所以,北大公益讲座课程、分享会,可以反复听,反复参加。因为,营养是每个人须臾不可离开。

无逻辑,有作用:从逻辑判断,北大公益讲座课程中,包括结构和内容,有不严谨、不能自洽之处。确实,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世界上很多事情本身就是没有逻辑。如:感觉、感情、爱情等,这些属于非理性,也就没有逻辑。用理性去要求非理性的东西,无异于南辕北辙。

其实,人存在的社会,非理性也许是更多的发生,根源也许就在人的本能。我们经常看到,情感叙事科学叙事更有吸引力;幽默诙谐的形式,比较深刻的思想,给人更深刻的记忆。这,应该就是北大公益讲座暖记忆的特点,教养的魅力所在吧!

我发现,“存疑”有两种类型:一是解惑,包括自我解惑。二是不信,简单判断后转身离开。梓林学长说过:凡是听一次课后,就说自己全搞懂的人,其实是没有听懂。很长时间我才明白这句话,与韩磊学长一样有了同感:北大公益讲座博大精深。我猜想,梓林学长还有一句话不方便说出:凡是说听懂的人,就不会再来了。事实上,正是如此。

很幸运,我属于前者。走出了一条存疑—解惑—跟随—建设—回馈的“慧命之路”。自己,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我为自己在冥冥之中的正确选择而高兴:为完成从坚持到需要的转变过程而庆幸;为退休后找到新活法而快乐;为把跟随变为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乐此不疲!

草稿2022.4.24.531驻笔,草稿一气呵成!

2022年426日星期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