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变异速度决定寿命长短?

基因变异速度决定寿命长短?

00:00
04:00

       大家好,这里是《参考消息》新知悦听频道,给您带来全球前沿科技资讯和评论。我是本期的主持人临澜。

       几千年来,人类一直试图解开衰老之谜,但一直未能找到满意的答案。研究人员近期发现,动物的基因变异速度可能与它们的寿命紧密相关。从出生到死亡,人类等多种哺乳动物的基因变异次数大致相同。

       这项对16个物种进行的研究表明,寿命短的动物更快地用尽了基因变异次数的额度。

专家称,英国惠康基金会桑格研究所的上述研究发现“令人震惊”且“发人深省”。

       基因变异指的是DNA中发生的变化。长期以来,基因变异一直被视作癌症的根源,但几十年来围绕变异是否在衰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直存在争议。

       桑格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说,他们掌握了“第一个试验性证据”,证明两者之间存在关联。

       研究人员分析了预期寿命各不相同的物种的基因变异速度。他们分析了猫、黑白疣猴、狗、雪貂、长颈鹿、马、人、狮子、裸鼹鼠、兔子、老鼠、环尾狐猴和老虎等十几种动物的DNA。

       发表在英国《自然》周刊上的研究论文显示,在短暂的一生中,老鼠每年经历近800次基因变异。老鼠的寿命一般不足4年。

       动物的寿命越长,每年基因变异的次数越少。

       狗每年的基因变异次数约为249次,狮子为160次,长颈鹿为99次。人类平均为47次。裸鼹鼠的寿命与长颈鹿差不多,基因变异速度也相似,尽管长颈鹿的体形是裸鼹鼠的几千倍。

       研究团队成员亚历克斯·卡根博士说,这种模式非常“突出”,而且,研究中的所有物种一生中的基因变异次数“差不多都是3200次”,这一点“真的令人意外且兴奋”。

       如果人类的DNA变异速度与老鼠相同,那么我们死亡时基因变异次数将超过5万次。

       卡根说:“尽管寿命不同,但到生命尽头哺乳动物的基因变异次数是相同的。这个数字究竟意味着什么?这对我们来说还是个谜。”

       动物体内的细胞可能经过一定次数的变异就会失灵。还有人认为,随着年龄增长,“少数行为不轨的细胞”开始控制关键组织,比如心脏内的组织,器官因而不能正常运转。

       不过,衰老速度不大可能单单由动物细胞内的一个进程决定。

科学家认为,染色体端粒缩短和表观遗传变异也发挥了一定作用。然而,如果基因变异也与衰老相关,那就引出了以下问题:有没有办法放慢基因受损速度甚至修复基因?

研究人员希望弄清上述研究结果是适用于所有生命,还是仅适用于哺乳动物。他们希望研究更多动物,包括格陵兰鲨。这种鲨的寿命超过400岁,是世界上最长寿的脊椎动物。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感谢您的收听。还有更多有趣、有料的科技新知等着您哦,喜欢的话别忘了订阅《参考消息》新知悦听频道。我们下次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