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出关》:好像一段呆木头

115《出关》:好像一段呆木头

00:00
08:15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逍遥策马

    老子为了出关写的这五千多字,就是让无数后人懵逼的《道德经》。

  • 咸鱼鲁小猫

    圣人走了,人间只剩下大豆、饽饽、马扎什么的,人们无聊的整理着这些人间的财物

  • 看云读书

    因为是故事新编,所以重新组合的地方很有趣。 比如孔子,他是在55岁之后周游诸国的,13年之后,68岁回到鲁国,修订诗经,雅颂,各得其所。鲁迅文章,你说见过70多个主子,然后去拜见老子,就有时空的倒错。 老子嘲笑孔子,错把经文当做道。结果自己还是被迫留下了,并非道的道德经。这就是啪啪打脸。 因为如果连文字都没有,那么求道的线索,也就失去了。按图索骥就是这个道理。虽然很多年之后,苏轼也说过 雪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哪复记东西?

  • UlrichVon

    写过这篇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理解,其实基本的讽刺意味还是很明显的

  • 看云读书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做过先秦诸子系年的钱穆在庄老通辨从思想史,文学史,和历史发展的角度详尽的论证老子的道德经出在战国末期,庄子之后。 西周之前的战争是王和王之间,春秋时期的战争是诸侯国之间,战争也是礼的一种,是有节制的,有游戏规则的。到了战国,才会是灭国之战,杀人盈城,杀人盈野。才会有戎马生于郊的惨状。才有孟子的激烈,才有老子这样的冷峻。 可是后来的文物考古又证明老子确实在庄子之前。老子未必是一个人,道德经事实上是一本格言录,是韵文,有民谣加诗经的风味……要否定钱穆老前辈的那本书,是很难的。这一系列课程倒提出一个浪漫的调解方法,道德经来自未来,或者有内在逻辑性

  • 山衡水黛

    还是尹喜水平高,遇高人岂可交臂而失之。跟我对待学习的态度一样,可以听不懂老师说什么,但一定得把老师说的话一字不落的记下来,就算从此后再不看讲义也不复习领会,总算良心上过得去了。

  • 娜么幸福_qp

    十五个饽饽的课时费

  • Lily1314_

    这二胡这音乐听得我好心酸!这么个大哲学家落在这些俩五不知一十的人手里,唉😔

  • 中世纪野狗_doge

    老子的讲堂和我们语文老师夏天半下午的语文课差不到哪去,只不过语文老师没有老子那么温和,语文老师会拍桌子的

  • 海浪超声波

    世人当谢函谷关令尹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