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顺逻辑、塑造思维,让申论的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各位伙伴大家好,我是花木君老花。“步知2104398”在家园中@老花:老师,我第一次国考裸考三十多分,这次省考大概听课粗略过了一遍67,我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学习,提升的能够有很大进步?因为年龄限制,所以很希望23年能进面,取得好成绩!谢谢老师。
亲爱的“步知2104398”,你好!
虽然国考和省考属于不同类别的考试,由于其命题、难度不同,所以并没有太多可比性。但从国考裸考三十多分到省考的67分(百分制),这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是你备考的方向是正确的,否则分数上不可能会有这么显著地提高;二是说明申论备考是很有必要的,绝对不是有些人所说的,申论是玄学,完全靠运气。
进步固然可喜!我需要提醒你的是,接下来从67到70+,可能需要花费之前数倍的时间和精力。这就像跑步,只要方法得当,训练合理,不少人10公里的平均配速可以达到6分以内,但要进入到5分半乃至5分以内,是非常艰难的,每一秒的提升都需要费尽吃奶的力气,甚至费尽了吃奶的力气,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怎么办呢?我的建议是这样的:
1.更客观地看待目前的水平。
任何一次考试,多少还是有偶然性的,这次考试67分,不等于下一次一定能突破,甚至可能不如这个成绩,因为有可能刚好这次考的就是你比较熟悉的题型和内容,而且分数也受评分标准的影响,松一点分数自然也高一些。所以,还是要立足考试,将相关的真题找出来,客观地分析一下自己在哪些题型、哪些方面还比较薄弱,比如应用文没有写好,对策题比较空,或者写作观点不够明确、论证比较空洞,理性地判断一下自己对相关知识点学习和吸收的程度,那接下来的备考就需要着眼这些薄弱环节(痛点),做针对性提升。
这就像木桶,决定能装多少水的,一定是最短的那一块,我们要做的就是针对性补短板。
2.正视学习,尤其是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持续性过程。
知易行难,理解了和做到了很可能是两个维度,中间需要“实操、训练”来架起一座桥,因而,既然之前的备考有效果,分数有提升,就可以延续之前的学习策略、安排,做更彻底、深度的执行(比如你说的是“大概听课粗略过了一遍”,相关的训练是不是到位呢?)。
听课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将知识、方法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强化训练、总结,毕竟最终的考试是通过做题来考察我们水平的。所以,你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来完成常考、高频题型的专项训练,并进行适当地规范化整卷训练,毕竟考试的第一要义就是有效率的答好题。
此外,还应适当关注、学习国家政策方针,比如政府工作报告、领导人讲话、地方政策方针及与岗位相关的知识点。其目的有两个,一是提高自己的材料阅读能力,培养语感,二是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让自己分析问题更有高度和广度。
3.仍然要聚焦具体的考试。
不同的考试,在主题、能力要求、题型、赋分等方面都会有差异。申论的本质终究是应试,要考到理想的分数根本上靠的是能力,但说白了还是要了解考试、懂得考试,只有通过大纲、真题深度研究考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将能力提升和会考试统一到一个维度上来。
因而要确立自己下一次考试的目标、(大概)时间点,理清自己的时间安排,然后开启相应的学习计划。
4.适当调整备考策略。
对于绝大多数备考者,尤其是在职备考,很容易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工作和生活的干扰,让学习很难有延续性,效果、效率就很难得到保障;二是受考试热度影响大,往往是在考试前一个月左右才紧张起来。
如前文所讲,学习是一个持续性的事情,所以我们不能想着“毕其功于一小段时间”,而且过度聚焦于一件事,效果反而很一般。因而,我们一定要花心思和精力在生活的打理、学习的安排上面,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不仅备考效果很一般,个人的心态、状态乃至身体也会受极大影响。
一定要安排锻炼、放松的时间,而且要尽可能形成习惯。不要舍不得这点时间,与其花没有实际效率的2个小时来学习,不如用一个半小时来调整、放松,用30分钟完成更有质量的学习。
我们不需要感动自己,需要的是有规律的生活,有效率的学习。
今天,我们就分享到这里,更多申论干货,请关注花木君的微信公众号——申论花木君。
太好听了吧!喜欢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