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1【故宫大展:何以中国】金节背后的百年恩怨

vol.21【故宫大展:何以中国】金节背后的百年恩怨

00:00
15:35

vol.21 金节背后的百年恩怨


鄂国在西周建立后,迁移到湖北随州地区,还肩负着拱卫边境和监运铜料的“特殊使命”。


“拱卫边境”周朝为了应对边境冲突,分封了像是齐国、鲁国这些诸侯国到山东地区,让它们与淮夷、东夷部落对抗。鄂国作为一个在商代就有着不俗实力的藩国,这时候也被周王室委以重任,让它成为拱卫周朝东南边境的诸侯之一。到了西周中期,鄂国已经成为周朝在东部地区威慑蛮夷部落的一支重要力量。


那“监运铜料”又是什么意思呢?商周时代又被称为“青铜时代”,因为当时祭祀所用的礼器,战争所用的兵器,都是以铜为主要原料来铸造的。为了保障铜矿、锡矿这类战略资源能安全开采、顺利运输,周朝就必须在附近设置强有力的藩国来监管和保护,鄂国就是这样的一个王朝财富守护者。(图1


图1-鄂国与宗周、成周的地理关系


这就是为什么从随州地区出土的这批包括“噩侯神面纹尊”在内的青铜器,会铸造得如此精美,造型又如此神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这里的青铜文化太发达了。(图2



图2-随州出土的鄂国青铜罍


鄂国虽然是制铜业的集中地,但湖北地区本身不是铜矿、锡矿的主要产地,说白了,鄂国可以是个制铜业的监工、却当不了矿工。只能靠楚国保证这些矿产资源能够安全、持续的开采。


在司马迁看来,楚国的地域特色是富饶:论矿产,这里有豫章的黄金、章山的铜矿、长沙的铅矿和锡矿等等;论特产,这里有上佳的木材、皮革、牛角等等,论贵重的奇珍异宝,这里有珠玑、玳瑁等等,可以说物产是相当丰富。


这里地广人稀,虽然土地肥沃、种植相对容易,但农耕技术却没有中原发达,没有饥荒的忧患。三江五湖的便利条件,贸易比较发达,这也解释了鄂君启金节中记录的楚国战国晚期经济、贸易制度相对其他一些诸侯国更成熟完备的原因。


楚武王在诸侯中第一个公然称“王”,在等级上想要和周天子并驾齐驱;楚庄王更是野心勃勃,陈兵于边境,西周中期以前,楚国还没有那个实力去挑战周朝的统治地位,对实力不俗又与周朝关系密切的鄂国,也只能维持表面的和平。


这种暴风雨前的宁静局面,在西周第十代君主周厉王姬胡统治时期终于发生了变化,楚国和鄂国的命运,终于迎来了一次彻底的改变。那么楚国和鄂国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故呢?这些变故与咱们展厅中所见的这套鄂君启金节又有怎样的联系呢?让我们下一集继续探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心理_催眠师亞亞

    真好听👍👍👍

  • 1359939cnor

    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