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综述(下)

七年级下册综述(下)

00:00
18:18

七年级历史下册综述(下)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首先,我要提醒各位同学,本专题的阶段特征与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一定要区分清楚。这两个时期讲的都跟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个主体相关,但秦汉时期是建立与巩固,明清则是巩固与发展。

这个阶段的综述主要依时序进行,也就是先讲明朝,再说清朝。而两个王朝讲解的结构是一样的,都是先讲政治、然后是经济,最后讲科技与文学艺术。

我们先讲明朝,当然是从政治入手。

首先得讲明朝的建立。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朱元璋乘时而动,逐渐成了气候。1368年,元璋称帝,建立了明朝,定都应天(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南京),他就是明太祖。之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当政权建立并且得以统一之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来巩固,这又要涉及到制度的调整与创新了。具体的做法无外乎中央与地方的机构调整,而其指导思想就是将地方上的权力进行拆分,最后将地方的权力向中央收拢、中央的权力也进行拆分,最后收拢到皇帝手中。

接下来,我们看朱元璋的具体操作。

地方上,朱元璋取消了行中书省(因为他觉得元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权力过大),将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都向中央负责。此外,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以监控地方,巩固皇室。在中央,朱元璋废除了丞相与中书省,从而终结了延续1600年之久的丞相制度,丞相的权力分到六部,由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此外,皇帝还直接掌握了军权。

权力由地方集中到中央,再由中央集中于皇帝,这就使得臣民不能反叛。不过,君主专制追求的是臣民不敢反叛,要做到这一点,那就要依靠特务统治了。明太祖与明成祖先后设立了锦衣卫与东厂,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让臣民不能反叛乃至不敢反叛还不是最高境界,统治者的终极追求是臣民根本不想反叛,这就需要给臣民洗脑,而洗脑的最好方式是从教育与选官制度入手,也就是科举制度的调整。具体来说,明朝的科举制度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变化,其一是形式上,规定考生写“八股文”;其次是内容上,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且解释必须依据朱熹的《四书集注》,不得任意发挥。“八股取士”禁锢了考生的思想,使他们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讲完了政治,接下来我们关注一下明朝的经济发展。

农业方面,此时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农作物(这些作物的引进得联系到不久前欧洲开启的大航海时代,同学们应该还记得那些曾经到达过美洲的航海家,我们曾经提到过两个人,先是哥伦布,后是麦哲伦)。

手工业方面,棉纺织业在全国得以普及,丝织业方面,苏州成为中心(明清时期设苏州织造署管理当地的丝织生产事宜,今天苏州十中即建于苏州织造署原址之上);制瓷业方面,宋代即已出名的景德镇已成为制瓷业的中心。

商业方面,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商业城市,其中尤以南京与北京地位最为突出;此外,还出现了一些有名的商人群体,也就是商帮,最出名的莫过于山西的晋商与安徽的徽商。

明朝经济的繁荣为对外开放奠定了物质基础。

明朝的对外关系中,既有和谐的一面,也有冲突的一面。和谐对外关系中最为典型的是郑和下西洋。他的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与红海沿岸,就其航海规模与水平来讲,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因而称得上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与友好往来。但其主要目的不在于经济利益,决定了这样大规模的航海活动将难以为继,当明朝国力衰落之时,航海活动便沉寂下去,也就是后来史家感叹的“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在郑和航海半个世纪之后,西方的新航海路开辟则引领着一个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

中外交往中的冲突主要体现是东南沿海出现的“倭患”以及萄萄牙对我国澳门的巧取豪夺。

东南沿海出现的“倭患”并不完全由来自日本的“倭寇”造成,其中也有中国海盗及奸商的参与。在抗倭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最优秀将领首推戚继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

明朝的文化主要讲述了科技、建筑与文学三个方面:

科技方面提到了三位学者及其代表作,分别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及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其中《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明朝最为名的建筑是长城与北京城。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修筑长城主要发生在秦朝与明朝这两个时期。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朝修建的(离我们时间上更近、砖石材料更坚固耐久)。明朝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小说与戏曲之上,这两种艺术都具有大众化、世俗化的特征,这与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强的相关性,因为市民阶层对于文学有着通俗化的要求。于是,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明代小说中最著名的是《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这三部小说连同清朝的《红楼梦》合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戏曲方面,昆曲形成并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名家名作,最具代表性的是汤显祖及其代表作《牡丹亭》,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反映了市民阶层反抗封建礼教压制的思想意识。

明朝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个强盛的朝代,甚至有史家称其超越了汉唐之时,但到中后期也由盛转衰,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承平日久,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二是最高统治者的怠政。于是朝政日渐昏乱,民众失所,于是催生了农民起义,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李自成的起义,再加上东北地区女真族建立的大金政权(两宋之际,女真族建立了金,为了区分,史称后金)的进攻,内忧外串交织之下,明朝于1644年灭亡,同年清军在吴三桂的引领下入主中原,不久李自成败亡。

于是,清朝在中国的统治拉开了帷幕。

接下来进入本讲的第二篇章——清朝的统治。

清朝的前身是女真族建立的后金,其创立者是努尔哈赤,后来他被追尊为清太祖。其子皇太极统治时期,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皇太极这样做可能是为了淡化汉人对女真族的抵触情绪,也透露出了他要做中原之主的政治抱负。

顺治皇帝是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他定都于北京。后来,清军南下消灭各地反清力量,确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导的王朝,管理庞大的帝国还是得借助于此前中原历代王朝的制度与管理方法,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文化方面继续推崇儒家思想。具体来讲,清朝在政治方面的举措主要是雍正年间军机处的设立,该机构本来是为了处理西北军务的需要,后来成为常设机构。它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不过是跪受笔录而已。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思想文化方面,清政府一方面继续延用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以严密地控制知识分子。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中国思想、学术的发展。

在加强君主专制的同时,清政府也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地方上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下面我们重点讲一下边疆地区清政府的强化管理措施。

首先是东南方面的台湾。明朝末期,荷兰强占了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了台湾,将其作为反清活动的基地。20多年后,康熙帝对台湾用兵,台湾归入中国的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这一措施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同时也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1885年,台湾因其地位的突出,升格为台湾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同学们回忆一下台湾何时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其次是西南地区的西藏。清朝前期的四个皇帝,也就是顺康雍乾四位皇帝各有自己的举措,同学们按顺序梳理即可。顺治与康熙两位主要是借助于西藏地区宗教领袖来管理西藏,顺治册封了五世达赖、康熙册封了班禅。雍正帝时则设驻藏大臣来制衡西藏地方的宗教领袖,乾隆帝时则出台了金瓶掣签的规定来强化对西藏活佛传承过程的监督。

第三是西北地区的回部地区。先是康熙年间噶尔丹发动叛乱,最后为康熙帝亲征平定。乾隆年间,此地又发生了大小和卓的叛乱,乾隆帝调兵讨伐,最后平定了叛乱。之后为了有效管理这一地区,特设立伊犁将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十余年后,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从俄罗斯回归祖国,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最后是东北地区。康熙年间,沙俄侵犯东北边境,清与俄国进行了两次雅克萨之战,终于迫使沙皇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是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

讲完了清朝的内政,再看清朝的对外交往。其实,我们前面提到的清与沙俄之意的战争与和平就是外交活动的一部分,当然是不太和谐的部分。清朝对于中外交往的态度是相当消极的,这一点与汉唐时期的主动交往截然不同。清朝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乾隆年间,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清政府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清朝认为中国不需要同外国经济交流,其次是担心西方的殖民活动会侵犯中的领土主权,此外还担心沿海人民会同外国人勾结,从而威胁自己的统治。总之,清朝推行这样的政策,既是出于自负,也是出于不自信。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的殖民扩张活动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但闭关自守也导致了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从而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以上讲的是清朝的内政与外交,接下来关注一下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

清朝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传统社会中,农业为立国之本),因而农业生产发展良好,从而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而农业的发展,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就商业而言,明朝时期崛起的徽商与晋商仍然风头十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