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地方戏曲剧种—徽剧

安徽省地方戏曲剧种—徽剧

00:00
12:54

徽剧



小朋友们大家好!接下来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徽剧。徽剧,是咱们安徽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原名“徽调”、“二黄调”,起源于明代,1949年后定名徽剧。徽剧传统剧目有1404个,保存档案有753个。内容丰富,从列国纷争、宫迁大事、神仙鬼怪到民间生活故事,应有尽有。2006年5月20日,徽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徽剧的发展历史吧!


中国戏剧的繁荣,往往与声腔的广泛流传和发展分不开。因此,徽剧声腔的形成就是徽剧赖以成立的基础。元朝末期,南戏与北方杂剧分庭抗礼。弋阳腔流传到安徽衍化成徽州腔和青阳腔,并以此为主体,形成了徽剧的前身——徽池雅调。并相继产生了徽州腔、青阳腔、太平腔、四平腔等多种声腔。徽州腔的产生约在明嘉靖年间,至万历而盛行。到了清朝康熙、乾隆时期,徽州腔凭借徽商的推动和提倡,进入全面繁荣时期,仅扬州一地就有江春的德音班、春台班,徐尚志的老徐班,以及黄德、汪启源、程谦德的家班。这一时期,徽州腔更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先后吸纳秦腔、吹腔、高拔子、梆子腔、罗罗腔等声腔艺术和剧本优点,形成了以徽调为主,融合众长,唱、念、做、打并重的剧种——徽剧。到了乾隆五十五年,徽班名艺人高朗亭率三庆班入京演出,轰动京师。之后,在乾隆、嘉庆年间进京的还有四庆徽、五庆徽、四喜、春台、和春、三和等徽班。其中,以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最为有名,人称“四大徽班”。


那么,徽剧又是凭借其怎样的魅力,得以轰动京师,深受皇帝的喜爱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跟小朋友们介绍一下徽剧的艺术魅力吧!


在表演艺术上,徽剧善于兼收并蓄,博采众腔之长。演出容量大,表现力丰富,能以多种声腔表现各种复杂人物情感,以多种表演技艺塑造舞台人物形象。它表演的题材十分广泛,既能表演诸如《八阵图》、《龙虎斗》等历史题材的大戏,又能表演如《踢球》、《闹灯》等生活小戏。它的表演场面或委婉细腻,如生旦排场戏《赠剑》、《断桥》,或火爆炽列,如武打戏《烈火旗》、《英雄义》等。其表演形式也灵活多样,可分可合,可大可小,单折戏、连台戏都可以演出。与此同时,徽剧艺术也以朴实、粗犷、重排场、擅武功、具有浓厚生活气息为特色,徽剧表演历来讲究功底扎实、技术全面、阵容整齐、色艺兼优,歌、舞、乐、白高度综合。要求演员能文能武,唱念做打具佳。即重视排场,讲究舞台艺术完美,如以“三十六顶网子会面,十蟒十靠,八大红袍”来显示班社阵容强大和行当齐全,又重视表演朴实、粗犷。如《八达岭》中,单龙套就有十至十四堂之多,还有八红蟒、四官衣,演员边歌边舞,再配以唢呐、锣鼓,表现出千军万马的声势。演员舞台动作强烈鲜明,技术性强。即讲究人物亮相和舞台画面的雕塑美,又重视平台、高台的武功表演,在一些戏中还有不少特技表演。如《水淹七军》中关羽周仓关平三人表演的一系列身段亮相,特技表演高台如《一箭仇》中的史文恭要翻三至七张桌子,平台如跳圈、窜火、窜剑、飞叉、筋斗等。徽剧中其他角色的表演也各有特色,并吸收民间武术如“红拳”等成为武打中具有特色的招式。徽剧的表演讲究群歌齐舞的雄伟气派,高台、平台的武功技巧均注重舞台画面和身段、亮相的雕塑美。旦角的表演因早期没有水袖,故有很多手腕、手指的舞蹈动作。净角亮相双手过顶,似举千斤,用“滚喉”喑呜叱咤,辅之以顿足。小朋友们如果有兴趣的话,不妨去找一些相关视频一饱眼福,相信你们一定会喜爱这样有意思的艺术表演!


可惜的是,1921年以后,徽班虽然仍然活跃,但改调京腔者日渐增多,至抗日战争前夕,大多数职业班社解散,艺人多改学京戏或弃艺从农或改行经商,只有少数班社勉强维持。1926年左右,由于京、沪等地京剧的蓬勃兴起,徽剧渐渐衰落,解放前夕几成绝唱。在1951年进行的老艺人普查、登记中,当时的徽戏老艺人仅有72人。不过,随后徽剧便进入了抢救期。1956年,“安徽省徽剧团”在徽州筹备成立,剧团成立后抢救挖掘、搜集整理了近千个剧目和大量的徽剧声腔、音乐、脸谱等珍贵资料。徽剧共有传统剧目1404个,存放在安徽省徽剧团手抄剧本有753个。1958年,安徽省徽剧团迁往合肥。1959年和1961年,该团两次赴北京、上海等地公演。1990年在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的演出盛会中,徽剧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再次轰动京城。1991年至1997年间,安徽省徽剧团多次应邀赴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日本演出,1999年夏,又应邀赴西班牙参加第20届朝圣国际艺术节、西班牙奔牛节和马德里夏季艺术节的演出。2013年,应美国旅美专家协会邀请,黄梅戏剧院与安徽省徽京剧院共同组成“徽风皖韵美洲行”演出团踏上了2013春节访美演出的行程。2016年,在安徽省怀宁县 “戏曲之乡”石牌镇,建立了首个中国徽班博物馆,收入大量关于徽班与徽剧的相关史料。

但是,在现今新文化娱乐方式的冲击下,传统的徽剧已几近“失语”,在一般的舞台上已难寻踪影,传承之路更是举步维艰。老艺人的相继谢世,使其陷入后继无人,濒于失传的危机,并且京剧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已经完全脱离了徽剧母体,形成了自己独立的风格和表演体系,古老的徽剧存在着被京剧同化的趋势。


小朋友们,徽剧是我们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经历了数百年风雨的艺术表现形式。热爱传统文化就是热爱我们的祖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使命!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加入到保护徽剧的行列中来吧!



 责编:刘小飞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