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加罗夫人,争做年轻人的生活观察官。欢迎订阅我们的频道。
“当我真正痛苦万分,不由得呻吟时,人人却在认为我在无病呻吟。”
——《人间失格》
上周,演员三浦春马在家中的衣柜里,上吊身亡;
月初,一个叫叶修的B站UP主,选择在他25岁生日那天,和这个世界告别;
上月,小学生缪可馨的一篇作文引发了一场血案......
自杀,成了热搜的高频词。
每次悲剧发生时,舆论的走向几乎如出一辙。
先震惊唏嘘,接着遗憾感慨,最后渐渐淡忘。
尽管,自杀正在反复发生。
我们仍很少谈论,或者干脆避而不谈,那些逝去的人,带给我们哪些反思。
这里说的反思,可不是一句口头上的珍惜生命。
而是即使到我们这一代人,关于生命教育都做得太差了。
压死骆驼的是一根稻草
2020年5月6日下午,陕西西安。
一名9岁小女孩,独自在家中做作业。
眼看就要到了交作业的截止时间,可她还有很多没写完。
无奈之下,她选择给在外工作的妈妈发微信“求助”:
作业只写了一页零一行,写不完了怎么办?
妈妈没把这件小事儿放在心上。
她好心劝女儿别抱怨了,抓紧时间完成。
又过了半个小时,女孩的作业还是没写完。
于是,她在作业纸背面,写下了歪歪扭扭的几个大字:
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
然后9岁的她从15层楼的高空一跃而下。
26岁中传女研究生黄静怡,在别人眼中是个前途明亮的名校毕业生。
但她最近很不开心,其中有一个原因,是毕业论文被导师“枪毙”了。
2020年,5月1日,她在家中坠亡。
家属在微博中称:论文,是静怡精神崩溃的元凶。
静怡的自杀动机还未有定论。
无论真相如何,一条鲜活的生命已经消逝了。
后来,在曝光的聊天截图里,我们看到,除了论文压力,她应该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烦恼。
看似前途无限的静怡,没别人想象中那么快乐。
2020年2月22日,江苏苏州。
一名30岁的网约车司机因疫情接不到单,没了收入。
不得已,他向公司负责人请求能否减免一个月的租金。
被拒绝后,他从9楼跳下,当场死亡。
在事发现场,屋里还有四五个公司同事。
却没有一个人,试图去拽住他。
2020年4月27日凌晨,湖南长沙。
加完班的李强(化名)凌晨四点才回到家中。
李强和妻子苏女士都是博士,他们有个让人羡慕的四口之家。
但,他回家后,仅过了一个小时,他的幸福终结了。
凌晨五点左右,苏女士抱着5个月大的女儿,从小区内的另一栋楼顶楼跳下。
母女双亡。
后来有位家属透露:苏女士生完二胎后,有一点产后抑郁的症状,但没想到有这么严重。
当我们作为旁观者,去复盘这些真实案例的自杀动机,你或许会带有几分不解。
但它们又的的确确真实发生过。
鲁迅先生说的没错,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很多时候,你眼中那根微不足道的稻草,或许就是压死一头骆驼的罪魁祸首。
每隔40s就有一个人自杀
关于自杀的真实数据,很可怕。
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80万人选择自杀。
每隔40秒,就有一人亲手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从你打开这篇推送开始计算,当你到看到这句话时,差不多过去了40秒。
在自杀群体中,超过46%的身亡者,都患有精神疾病。
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抑郁症。
很大一部分人的自杀并非起因于冲动,而是心里挤压已久的情绪发生了病变。
是最后一颗稻草让骆驼死的,没错。
但其实,早就有无数根稻草,提前做好了铺垫。
最后一根,不过是个自杀的启动键而已。
46%,也为我们带来了转机。
毕竟抑郁,不是一天落下的毛病。
换个理解方式,有将近一半的自杀,是可以被预见、被制止的。
歌手华晨宇曾写过一首送给抑郁症的歌叫做《好想爱这个世界啊》。
歌词和旋律曾带给很多人力量,感动过很多“曾想过离开世界的人”。
后来,花花的好友张歆艺在《王牌对王牌》中分享了这首歌背后的创作故事:
有过类似心里经历的人,一定不在少数。
一部分人,可能选择了让死亡成为痛苦的解药。
也有人,和花花一样,不仅没从阳台上跳下来,反而逐渐乐观了起来。
花花的经历,提点了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
对有抑郁倾向的人而言,来自亲密关系的温暖,有力量抹杀脑海中的轻生念头。
这样的人有多少?
数字庞大到我们无法想象。
截至2019年,中国泛抑郁人数已经超过了9500万人。
数据的涨速也很惊人,近十年来,增速高达18%。
抑郁的年龄也在逐年走低。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人均焦虑、高发抑郁的时代。
了解过这些,能带给我们什么?
是反思。
互联网的记忆很短暂。
在抑郁带来了频繁的自杀后,得到的仅仅是被短暂地关注、讨论了一下。
名人自杀尚且如此,更何况普通人。
当“不好的征兆”真实出现在我们身边时,多数人的表现更像一个旁观者,少有人把“征兆”放在心上。
“别人家的孩子能完成,为什么你不行啊?
谁没有烦心事,别玻璃心好吧?
你那点小情绪,还不是因为矫情。
那些喊着自杀的人,只是嘴上说说罢了,根本不敢。”
有一份针对自杀未遂者的调查是这么说的:
很多人在考虑自杀的时候,曾向身边的人表示或者暗示过,但没有得到重视。
无数发生过、未遂的真实案例都在试图告诫我们:
一份慷慨的温暖,或许能成就一次功德无量的救赎。
而漠视和嘲讽,无异于给求死的人递刀。
事实上,漠视,还透露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
生死的这门课程,大多数人的成绩是不合格的。
缺席的生命教育
在我们文化背景下,是不宜讨论“死亡”的。
从前,皇帝死了。
不能提死,要说“崩”。
今天,如果你在饭桌上不小心让筷子立在碗里,
不出意外,会收到长辈出于“善意的指责”:
只有死人吃的东西,才会把餐具插进食物里。
快拿下来,这样不吉利。
自杀,更是避讳中的避讳。
哪栋楼的哪间屋子里,发生了坠楼事件。
知情人士是不会再搬到这样的房子里住的。
这楼上摔死过人,晦气。
这些,大抵就是我们从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得来的一些对死亡的理解。
正面谈论生死,有时候比谈“性”,还难。
谈性,最多带来羞耻感。
而谈死,是会带来“厄运”的。
恰恰因为这个,我们渐渐养成一种闭塞的生死观。
前段时间,B站UP主大阿毛君,发布过一条动态。
广大网友们纷纷表示:这又触及到我的知识盲区了。
问题来了:生命教育是个什么概念?
生命教育很重要,是比性教育还要基础的人生课业。
它涵盖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和人生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
从如何尊重生命,到如何理解死亡。
毒品科普、遗体捐献、自杀......都是它的议题。
它这么重要,我们又是如何掌握的?知晓多少?
其实,一个人,从三四岁刚开始对死亡有概念的时候,有关生命的教育就开始了。
当死亡第一次出现在我们身边时,我们一定是好奇的。
“妈妈,婆婆去哪里了?”
“婆婆睡着了。”
“妈妈,死了是什么意思?”
“是去另一个世界了,小孩子别乱问。”
后来,当鬼神电视剧《聊斋》热播的时候。
我们渐渐以为,死后是要去阴曹地府的,还要转世投胎。
长大后,有些人又有了关于生死的新理解:如果活着比死还痛苦,那不如就尽早了断。
周围很少有人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生死观,是有益的。
讳莫,让这个话题蒙上了几分恐怖、神秘的面纱。
再者,我们本来就无暇讨论这些——看似“虚无缥缈”的问题。
时间,是要拿来学习技能,争取发展机会的。
少有人提醒我们,去关注生命。
但,我们需要明白,一株花能茁壮成长,靠的不仅是昂贵又高级的肥料。
为它的成长灌输第一股动力的,是土壤和水。
人和植物,其实一样。
生命观就像水和土壤,它是根,是贯穿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
其实,于普通人而言,我们最先树立的生命观,不必是书本中高尚的英雄主义: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要做时代的英雄。
第一步的认知更应该是:珍惜生命,认真活着,好好看世界。
若是能在诸多磨难冲击时,依旧坚定地执行这个信条。
我们就已经活成了自己的英雄。
没人是一座孤岛
如果你仍会偶尔悲观,觉得人生失去了意义。
不如停下来思考一下,什么才算你的人生意义?
是多数人都要经历的奔波忙碌、碌碌无为、生老病死么?
不一定。
你很少花时间社交,但却喜欢和小猫小狗做朋友,你也许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兽医。
你每次考试都考砸,但你亲手烤的蛋糕却是极品,你有制造美味的超能力。
你一辈子都没生过小孩,但你爱观察每棵生长的树,每朵飘荡的云,后来你成了一名艺术家。
在探索的过程中,你惊喜地发现了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
感受和体验这个世界,就是意义。
如果你已经无力思考,无力消化那些坏情绪。
不妨告诉那些在乎你的人。
要是有朋友来找你倾诉烦恼。
相比告诉他坚强一点,一句没关系有我在,或许更奏效。
如果有一天,你真的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没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
在你不知道的角落,有人随时等着帮你解决问题。
具体要拥有什么样的生命观,就要靠自己慢慢探索了。
前提是,你要记住那个话糙理不糙的道理:
没什么比生命重要,请大家务必好好活着。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