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罪之画像》4:出名

《心理罪之画像》4:出名

00:00
09:48

之前,我们讲到方木协助邰伟破了“吸血鬼”之案,但故事其实才刚刚开始。今天,我们就继续来说后面的剧情。

那天和邰伟喝完酒后,方木没有回寝室,而是带着一大包纸钱来到了寝室楼天台。

凌晨一点,夜色寂静,方木在午夜的天台默默地烧着纸钱,祭奠死去的亡灵。祝老四、王建,还有陈希,你们好么?方木的眼中涌出泪水,他无法放下背负的重担,所以努力帮警方抓住“恶魔”,至少能减轻一点他的负重感。

另一边,那个去找乔教授的男孩又来了。这次他直接去找了上次接待他的男人。男人似乎正在研究惧旷症,惧旷症是指一个人对足以让他产生无助与惶恐的任何情景的畏惧。比方说恐高症之类的。

这次,男孩告诉男人,自己的妈妈非常惧怕老鼠。于是,男人引导他,用暴力的方式和幻想中的巨型老鼠作了搏斗,保护了妈妈。男孩更信任男人了。

之后,男孩便经常去找男人做心理辅导。这天,他终于告诉了对方,自己害怕点名。原来,这个男孩就是孟凡哲。

男人告诉孟凡哲,害怕点名,也是惧旷症的一种表现,药物治疗结合行为治疗,是可以痊愈的。

男人用催眠的方式让孟凡哲回忆起了一段往事,那是他害怕点名的开端。原来,孟凡哲9岁那年,看见一个口吃的解放军叔叔被体罚。他之所以忘记了这段往事,是因为“心因性记忆丧失”,这是记忆一种选择性丧失情况,人有时候会因为逃避,选择地去忘记那些痛苦的经历。

现在,他们找到心病了,那么之后就可以对症下药了。唯一的要求是,保密。孟凡哲不能对任何人说起这件事。

回到方木这里,日子又如往常一样。这天,回了趟家的方木,带着妈妈做的肉酱和泡菜回到寝室。

室友杜宇正在玩游戏,他算是方木在学校里数得出来,能说上话的人了。方木和他分享了妈妈做的美食,杜宇看出来方木最近心情不错,所以吃过晚饭,还硬拉着方木,和隔壁寝室的刘建军,以及其他几个同学一起去打球。

早已当惯独行侠的方木,很不适应参加集体活动,但一次次漂亮的得分,迎来了一声声友善笑骂和喝彩,方木找回了一点点从前快乐的感觉。

打完球,大伙儿回到寝室分吃西瓜,这时孟凡哲走进来找他新养的猫——汤姆。同学们挨个逗他,有的说起孟凡哲的新外号杰瑞,有的说他们吃了他的猫。大家哄闹一通,这天晚上就这样过去了。

和同学们打闹嬉戏,这久违的感觉,让方木感到喜悦。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快乐,只是他一直觉得自己不配去享受。

这天,全校召开学生大会,会议内容枯燥官方,同学们在底下昏昏欲睡。突然,副校长拿出了一封表扬信。来信者是一个初一女生的父亲,他在信上言辞恳切地感谢方木,协助公安机关,成功地破获了“吸血鬼”杀人案,并救下了他的女儿。

台下的人群立刻兴奋了起来,副校长也开始一遍遍呼喊“方木同学请上台”。方木的大脑一片空白,直到杜宇推了他几下,他才回过神来,呆呆地举起手,然后茫然而费力挤过同学,走上台去。聚光灯啪地照在他身上,照相声不停地噼啪作响。

副校长让方木谈谈感想,方木却一句话都蹦不出来,他脸惨白如纸,汗水下淌,感觉随时都要倒下。看场面如此尴尬,副校长只好打哈哈让方木下台。在各种好奇、猜测、不屑、羡慕,还有嫉妒的眼光中,方木迈着两条僵硬的腿,走下台。他没有回座位,而是穿过过道,径直出了礼堂。

他讨厌这样的出名,讨厌这样的惊喜,他甚至忍不住想给透露他信息的邰伟来上一拳。但名已经出了,就像泼出去的水。方木的寝室围满了人,大家七嘴八舌,都想八卦案件的一手细节。

出去。出去!方木两声冰冷的逐客令让所有人都闭上了嘴,人群终于散了,方木全身无力,但这时,乔教授给方木打来了电话,他因为方木帮助警方破案的事很不开心。

乔允平,J大资深教授,也是省内最有名的犯罪学专家,曾在《心理罪第七个读者》中出现过一次。方木是乔教授最喜欢的学生。方木出色的天赋,扎实的基本理论,独到的心理见解,让乔教授在研究生入学复试那天就决定收他做弟子。

随后,方木急匆匆赶到乔教授家,并一五一十地把马凯一案的前后经过告诉了乔教授。听完,乔教授沉思后质问方木,凭什么觉得自己是一个训练有素的犯罪心理画像者,又凭什么认为自己可以向司法机关提供所谓的意见,去影响案件的侦破和对犯罪嫌疑人的认定。

犯罪心理画像的本质是一种经过专业训练后对犯罪进行的推断或推测,但这种意见并不是科学的结论。一个好的犯罪学研究者,要对自己的专业和研究对象充满敬畏,这不是儿戏,任何意见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权利、自由,甚至生命。马凯的案子,看起来方木大获全胜。可是在乔教授看来,完全是他走运!

第一,马凯作为”无组织力的连环杀人犯”的特征太明显了,简直是送分题;第二,在判断那个小女孩被杀的现场,方木更多是凭直觉,如果判断错误,那耽误的是一条人命;第三,初一女生被绑架后,方木明明感到不符合凶手的作案规律,为什么没有考虑可能是其他人模仿他作案,而是坚持认为那是凶手在储存血源?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是方木太自信了。

批评完毕,乔教授的语气也恢复了平和,他从心底里还是非常认可和赞赏方木的,他只是希望方木不要心急,要想在刑事司法领域发挥作用,他还得扎扎实实地学个二十年。而且,他也不想同样的错误出现两次。这个同样的错误是什么,我们以后再讲。

回到学校,方木去了操场沉思。其实很长时间以来,方木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无休止的思索;瞬间的判断;冰冷的现场;电脑里让人不寒而栗的资料;没有尽头的噩梦。他似乎一直在追求某种生活,而让他去描述一下那种生活究竟是怎样的情形,他却常常感到茫然。

24岁的方木,苍白、消瘦,眼睛里有红红的血丝,下巴上是黑黑的胡渣,拧拧眉毛,眼角居然已有深刻的皱纹。那些沉重的回忆,两年来如影相随压着他,他感到疲惫无比。

但生活中,不是只有连环杀人犯。方木这样想着。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到这里了。生活中,不是只有连环杀人犯,也许注定只能是,方木美好的愿望了。




我们的节目首发在微信公众号禾也书社,在这里,周一到周三小禾会为大家分享成长类畅销书的解读,周四到周六小也会为大家讲一些有意思的小说和故事,有兴趣的同学赶紧关注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