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大家基本都是沉浸在国内数字藏品的世界中,我自己本人也参与了一些数字藏品的试水。
这几天有好几个老会员私下在和我聊关于国内数字藏品目前的现状。今天我就将和他的一段简单对话今天分享出来。
他说:现在群里大家都在讨论国内的这些数字藏品,都没人关注大饼和Binance上的套利了啊。感觉目前国内的这些就是之前炒作域名潮服炒鞋的那部分人。
我回答到:目前国内的这些数字藏品,现在来看的确是以炒作为主,那么炒作之后会不会还有其他的演化呢?这是我最近在思考的。
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们首先要清楚国内为何一直严防死守加密货币的红线,各种不友好政策,那么这背后的本质是什么呢?
以我当前的认知,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
加密市场给洗Q提供了一个方便渠道;
·
·
加密货币极易导致资金外流;
·
·
是国内无法掌控的一个新型金融市场;
·
·
好,有了以上的看法,那么如果国内的数字藏品市场刚好都能规避以上的这些所谓的“弊端”,那么是不是就有更大概率持续存在的可能呢?
比如洗Q,现在国内的交易都是用的人民币交易,不存在无法追查无法追溯。
那么至于资金外流,国内的数字藏品,显然是在国内嘛。而关于是否会引发不可控的强金融市场。实际上,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国内在尽可能得让这个市场弱金融化。
比如说,很多的藏品是90-180天才能转售;比如说现在的大部分藏品都是在国内的联盟链上和私有链上铸造的。那么更加弱化了之前我们所担忧的强金融风险。
在3/25的阿里拍卖官方微博中曾明确发文称其应用的不是“一大批第三方公链”,而是正规监管的专业联盟链,数字收藏不涉公链,不可C2C交易(传言已下架了国产公链Conflux上的大部分作品)。其实这就很明确的告诉了监管方,你不用太担心,我还是在你制定的游戏规则中玩的。
说了这么一大堆,其实就是表达,当前国内的数字藏品和我们所说的公链上的NFT还有很大的本质区别,也就是说和所谓的加密货币有核心本质的区别,那么我们就不能用原来的加密货币的思维去看待这件事了。
这是我思考的第一点,那么再看第二点:
当前放眼望去。除了BAT已经布局了数字藏品,还有京东、华为、小红书、网易、B站等等都在布局和跃跃欲试。
这就有意思了,这些巨头向来都是政策的排头兵和先行者啊,怎么都开始搞这些了。难道这是风向标?这个值得思考。
我们都知道,国内金融市场这些年其实被诟病越来越严重,因此堵不如疏未尝不是一种可能。既然你们都这么喜欢玩加密货币,我与其让你悄悄的玩虚拟货币山寨币,还不如让你光明正大得玩国产NFT(数字藏品)。
这样,你不管怎么玩,都在自己的锅里,我也不担心你洗Q,也不担心资金外流。你不是钱没出去么?你不是看不上大A么?来,这里欢迎你。
尤其在当前这个国际地缘局势和金融局势都超级不确定的时期。这是我的另一个思考。
那么至于未来是否能成为气候,其实谁都不知道,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不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过来的么?而对于我们来说能做的是:边走边看,有红利就吃,没红利了就跑。
这些年,很多的舶来品其实都是在不断的演化和改革,从最初的股票,到98年一刀切的CX(后来改名为直销),还有后来的P2P等等。数字藏品最后能演化成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政策其实一直是鼓励创新和往前走的。只是发展的过程中,的确得看土壤适不适合了。弊大于利,砍掉!利大于弊,再做调整和修改(中国特色)。
那么这个市场有没有风险呢?我认为不仅有,而且是比我们投资加密货币的风险可能会更大。一旦政策收紧,你的标的(资产)可能直接就没了(大都分都部署在联盟链和私有链上了)。
所以,这是我们要时刻注意的。此时,让我想起了丁元英的一句话:要想获利,你既要时刻盯着庄家的黑手,你也要盯着衙门的快刀,你得在有肉的时候下筷子,你还得在衙门拔刀之前及时抽身。
我觉得用这句话来看待当前的数字藏品市场,简直太应景了。
讲得非常好,已订阅
温格区块链 回复 @XJ313: 谢谢
分析一下骷髅猿吧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