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学友好!第2讲讲三个工作角色的前两种:体力工作者和知识工作者。
在企业里工作,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角色感。一个人向别人介绍自己时通常会说“我在某家公司做某种工作”,他因为在企业的角色,表明他在社会上是个有价值的人。相反,一个失业的人,在企业失去了工作角色,同时也就失去了在社会中有价值的角色,觉得自己的存在与社会无关。
对工作角色的传统分法有很多种。比如老板、员工,这是一种依据所有权的分法。比如高层、中层、基层,这是一种依据管理层级的分法。比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这是一种依据工作专业的分法。
既然工作是需要有效的,那么工作角色划分就应该与有效性相关。而学历、知识、层级、资历,与工作有效并无直接关联。德鲁克认为可以区分为三种工作角色:体力工作者、知识工作者和管理者。第2讲重点讲前两种。
体力工作就是用体力和汗水,做搬运、操作、清洁等操作性的工作,或者是机械重复的工作;一个人做体力工作的时候,就像体力工作者。而知识工作就是运用知识、智慧、创意等思考性的工作;一个人做知识工作的时候,就像知识工作者。与体力工作者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知识工作者要思考。无论做什么工作,他一定会首先思考:这件事情是不是对的?也就是说该不该做?然后再思考: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或者不一样?知识工作者不只是被动地接受,机械地操作。
知识越来越重要了,我们在工作中已经有切身的感受。作为一个新的生产要素,知识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三大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在某个时代或是某个领域,如果某个生产要素是第一位的,那么拥有这种生产要素的人和组织,就会成为当时经济的主导力量。比如在奴隶社会,劳动力是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那么拥有奴隶和牲口的数量决定了奴隶主的实力。发展中国家在开发建设阶段,拥有土地的政府和地产商可能成为经济的主导力量。
现在,如果企业依赖传统生产要素,就不可持续。产品和服务里的知识含量不够,或是知识不能随着顾客需求而更新,就会被顾客抛弃。企业应该思考,我们是否拥有了独特的知识,能否整合其他知识,能否创造新的知识?
每项工作都包括体力工作和知识工作,只是比例不一样。每个人都既是体力工作者也是知识工作者。知识工作的比例越高,工作常常更有价值,尤其是对未来更有价值。首先区分这两者,以便看清各自的特点,最终实现两者的转化。
体力工作者和知识工作者,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工作者。要看清他们的特点和区别,可以从工作逻辑分析。
第一,工作的动力和激励方式。体力工作者的工作动力是物质报酬,就是一分付出一份报酬,最好是计件的方式。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动力不一样,他是通过运用自己的知识,从而成就自己。当然物质的报酬也是必备的基础,他一定需要在专业和成就上得到肯定和认同。
第二,工作的投入。体力工作者投入的主要是体力、汗水、辛苦,说白了就是劳动力。知识工作者投入的主要是知识、信息、创意,说白了就是动脑筋。
第三,工作的产出。体力工作的产出是有形的东西,比如一个玩具。知识工作的产出是无形的东西,比如创意、方案、构想。这些无形产出常常需要有形产出作为载体表现出来。比如,他的创意使玩具更能启发孩子的想象力,从而更受消费者的欢迎,更有竞争力。
第四,工作的衡量。对体力工作的有形产出,可以用量化工具,比如多少件衣服、合格率多少,也方便计算报酬;对知识工作的无形产出,虽然也需要衡量,但不能完全用量化的工具来衡量,一个人设计的服装怎么样,主要不是说他设计了多少种,而是说他设计的服装是不是受顾客的欢迎。
第五,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由于投入和产出不同,体力工作需要严格的标准、监督,否则很难达到数量化的产出要求。而知识工作呢,无法进行严密而细致的督导,只能协助,知识工作者必须能够进行自我管理,不是别人来监督他,不是别人来命令他。
这样区分是用来给员工贴标签吗?说操作工是体力工作者,策划人员是知识工作者吗?还是作为员工确定薪酬级别、晋升调动的依据呢?都不是!对每个员工和每项工作来说,体力工作成分应该越来越少,而知识工作成分越来越高。在体力工作中加入更多的知识含量,会使体力工作更轻松、更有效。
也就是说,区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转化。前面的每项区分都提供了在那个方面的转化思路。比如在工作动力方面,体力工作者找工作的时候,他最关心的可能是工资多不多、时间长不长、工作累不累。企业是可以往知识工作者的方向去引导的,让他看到这份工作对他的价值是什么。
就拿通常认为纯体力的餐厅保洁员来说,他对收餐这个动作,完全可以思考:如果顾客用完餐但还没有离开餐桌,那么收餐具时应该讲什么话?收餐顺序和擦饭桌的方式应该怎样?这些都对顾客的体验和满意度产生影响。如果不动脑筋,只按餐厅标准要求,或是只顾自己早点做完收餐工作,那么很有可能使顾客本来不错的用餐感受,在这一刻完全丧失。
对一项新工作,上司可以问下属,你觉得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怎么可以做得更好?怎么衡量你的工作绩效?启发员工动脑筋,尽管文化程度可能不高,但是由于非常了解自己的工作,也热爱自己的工作,基层员工的智慧并不比高职位和高学历的人差。这种方式不是在管控员工,而是激发员工。
前面的区分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来反思企业现行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有哪些做错了。有些错误,不仅没有把体力工作者变成知识工作者,反倒是把知识工作者变回了体力工作者。比如量化的绩效考核,用量化的工具来衡量一切工作产出,这对知识工作者是无效的。知识工作者使用的是知识,产出的是知识,很难量化。如果强制使用量化方式,就会扭曲知识工作,还会打击知识工作者的工作热情。那是在逼迫他使用体力,或是用原有的知识进行工作。
这种绩效考核得来的工作信息,没有及时交给做这项工作的员工。他就无法使用这些信息进行自我管理,就只能被动地听命从事。考核人员反而把这些工作信息交给上级部门,然后在月度或季度会上公布,找出做得不好的工作进行批评。这是秘密警察的做法,会招致员工反感,会误导员工认为企业最关注的是员工做得不好的事情,而不是做得好的事情。绩效考核的做法,忘掉了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抓绩效,而不是抓坏人。
所以,“转化”的第一个行动,就是要清除掉那些把知识工作者逆转为体力工作者的制度、流程、方法。下属都变成体力工作者,决策和命令都要等待上司,上司只能使用过去的经验和知识,就成了知识的搬运工,久而久之,上司就逐步变成了更大的体力工作者,非常悲哀。如果高层都纷纷变成体力工作者,最终,企业就会成为体力型组织,产品不再有创新,逐渐远离顾客和市场。
体力工作只是执行,只听命从事,就像机器一样,迟早被机器替代。谁会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迟早要被机器替代的工作上呢?那样的话,员工会形成心理恐慌,会怀疑自己后半生的人生价值。而知识工作需要思考,就像真正的人一样。谁不想做工作的主人呢?知识工作者思考工作,也就会思考工作的目标、顾客的需求、企业的未来,他的生产力就会比体力工作者要高很多。
用一句话来概括:管理无他,把人当人。
这一讲重点讲了体力工作者和知识工作者的区别及转化,用知识来工作的价值,让工作回到人本身的需要。第3讲讲第三个角色:管理者,在工作有效性上更进一步,更接近企业的需要。
学友们下次再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