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姜太公的齐国是怎样丢掉的?这段故事很讽刺。
说到齐国,我们应该相当熟悉,在孔子的时代他是鲁国人,跟齐国之间有一些交往。而提到齐国最特别的是什么?在周朝建国的时候,就把姜太公封在齐国,所以齐国的祖先是姜太公一路下来。在孔子那个时代《论语‧宪问》里面也出现过,那时候孔子已经是七十一二岁了,齐国的国君被杀了,弑君的叫做陈恒。以前说过陈恒就是田恒,他的背景先不管,反正不是姓姜,不是姜太公的后裔。陈恒把齐国国君杀了,他的曾孙(隔了三代),就把齐国国君的位子篡位了。从此以后,齐国的国君不再姓姜而是改姓陈;陈就是田,所以田氏在齐国是很大的家族。这就是他的背景。
在这里,进入到《庄子》的第十篇〈胠箧〉篇。什么叫胠箧?“胠”就是开,“箧”就是箱子,就是把箱子开起来。它在讲什么?简单的说,你有圣人,很好!制作礼乐、推行仁义,就把天下治得很好。来了一个大强盗把你的方法学会之后取代你了,他也用仁义、礼乐来做为号召,这一下不是等于说圣人造就了那个大盗吗?所以后面(〈胠箧10.1〉)就用齐国做例子说:「你齐国整个国家的制度都设计得很好,老百姓也教得不错,结果田恒(就是陈恒)一来之后把你国家整个拿去,你有什么办法?」讲这样的故事,内容相当生动。
我们先把第一章内容简单说一下,庄子这样写的。
“为了防备那些撬开箱子、掏袋子、开柜子的盗贼,一定要绑好绳索,关紧锁钮,这是世俗所谓的聪明。但是大强盗一来,背起柜子、举起箱子、挑起袋子就跑,唯恐绳索与锁钮不够牢固。那么刚才所谓的聪明人,不正是为大盗积累财物吗?因此让我们来试作申论。世俗所谓的智者,有谁不是为大盗积累财物的呢?所谓的圣者,有谁不是为大盗看守财物的呢?怎么知道是这样的?从前在齐国,邻近的村子彼此相望,鸡鸣狗叫之声彼此相闻,洒网捕鱼的范围,犁锄耕种的面积,方圆两千余里。
全国国境之内,用心设立宗庙社稷、管理各级行政区域的,何尝不是取法于圣人的制作呢?然而,田成子一旦杀了齐君,窃占了他的国家,所盗走的难道只是他的国家吗?是连他圣智的法度也一起盗走了。所以田成子虽有盗贼的恶名,却处在像尧、舜一样安稳的环境。小国不敢批评他,大国不敢讨伐他,子孙十二代都统治着齐国。这不正是窃占了齐国,又连他圣智的法度一起拿走,用来保护身为盗贼的自己吗?”
这边所谓的田成子就是刚刚说的田常又叫陈恒,在《论语‧宪问》里面出现的是:「陈恒弒其君。孔子特别上朝,希望鲁国国君联合其他各诸侯国来讨伐田成子,就是陈恒。」但是鲁国国君没那个实力,齐国的实力很强的,所以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什么意思呢?齐国姜太公之后一代一代治得很好,把国君换走,其他都一样,大家照样上班领薪水,你一点办法都没有。讲的是这一段,就是圣人很努力制作各种礼乐、仁义,最后被大盗抢走了,你毫无办法!
下一章特别提到一个词叫做“盗亦有道”,说强盗也有他的特殊的方法,也有他的一些原则。从这个词就知道这个“道”跟道家的“道”是两回事了,这个“道”已经变成某种专业的技术达到某些事情的途径,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平常使用“道”的时候也确实天道、人道、地道都可以用,跟庄子原来所谓的“道”是有一点差距的。
我们再继续看下一段(〈胠箧10.2〉),庄子这样写的。
“让我们来试作申论。世俗所谓最高明的智者,有谁不是为大盗积累财物的呢?所谓最高明的圣者,有谁不是为大盗看守财物的呢?怎么知道是这样的?从前关龙逢被斩首,比干被剖心,苌弘被车裂,子胥被沈尸江中,以这四个人的贤能,却无法免于杀身之祸。
所以大盗跖的徒弟问他说:「盗也有道吗?」盗跖说:「怎么能没有道呢?大胆猜测屋中有宝藏,这是圣明;入内时领先,这是勇敢;退出时殿后,这是义气;判断进退时机,这是智谋;分赃公平,这是仁恩。不具备这五项条件而能成为大盗,那是天下不曾有过的。」由此看来,善人不懂得圣人之道就无法立足,盗跖不懂得圣人之道就无法横行。天下的善人少而不善人多,那么圣人有利于天下的少,而有害于天下的多。
所以说:「去掉嘴唇,牙齿就寒冷;鲁国的酒味变薄,赵国邯郸就遭到围困。圣人出现,大盗就兴起了。」只有打倒圣人,释放盗贼,天下才能安定。河川枯竭时,山谷才显得空旷;丘陵夷平时,深渊才显得充实;圣人死了,大盗就不会兴起,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听到这一章会觉得很刺激很受不了,等于是说,你居然把强盗出现的原因归之于圣人,这是怎么回事?至少有一句成语我们很熟悉的叫做“唇亡齿寒”。里面也提到:「鲁国的酒味变薄,赵国邯郸就遭到围困。」这是什么意思呢?
在战国时代,楚宣王因为鲁恭王送的酒太薄了,味道不够,他就发兵攻打鲁国;梁惠王一看到楚国没有时间来救赵国,就出兵围攻邯郸,邯郸是赵国的首都。你看!这叫做因果关系,你这边出了问题:就是酒太薄了。我来对付鲁国之后,我的楚国跟赵国有合约,我楚国对付鲁国就没有时间去救赵国了。代表天下很多事情都是一环扣一环,有因果关系。
前面提到有四个人是四个好人,但他们不但没有善报反而下场很惨:关龙逢以前说过了,比干也见过了(〈人间世4.3〉);苌弘是这次出现了,子胥就是伍子胥明明是很有功劳,最后也陈尸江中,这四个人都是善人有恶报。看到这样的例子就知道在这里是要跟你辩论的,这种说法有没有根据?如果找几个个案做为理由,任何理论都可以说得通的。所以在这里我们参考就好。
后面提到“盗亦有道”的时候,特别提到“圣、勇、义、智、仁”,智、仁、勇都在里面,还包括了义,道义的“义”,甚至还有“圣”。当然,这个“圣”是代表聪明,大胆猜测屋中有宝藏。缺乏这五点的任何一点怎么能当大强盗呢?因为大强盗也要带很多强盗去打劫。意思是说:圣人制作了很多很好的法度、制度,把老百姓也教得很好都很听话,结果大强盗一来全盘拿去。为什么有人当大强盗?因为他发现很容易做到啊!下一章还会继续强调这一点。
念到〈胠箧〉篇的时候,有时候会觉得心惊胆战,还要说《庄子》书里面这些篇章被凸显出来的话,难怪别人会认为你颠倒是非黑白,让人间所有的规矩都出问题了。但是麻烦在哪里?司马迁写《史记》写到庄子的时候特别提到三篇,哪三篇?第一篇就是〈胠箧〉这一篇,后面两篇在杂篇里面:〈渔父〉跟〈盗跖〉,就是那个大强盗。你想想看,司马迁写庄子,参考《庄子》这三篇文章,他对庄子的理解跟判断当然有问题,所以后面对庄子就不是很肯定了。
事实上,念书不能只念某一章甚至某一篇,要全盘了解。换句话说,用我们的角度来说,道家本来就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认知能力,把认知做为区分。就像在这篇几章所念到的,本来就会比较、就会计较,你说东我说西,我就是跟你辩论!任何一个人说话都有一些道理,专门找某些例子来做为证据当然可以自圆其说。但是别人参考就好,知道有反方的意见,不见得要接受。
在念外篇开头这几篇的时候,就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否则会觉得有没有搞错?内篇讲得比较正面,强调个人要觉悟;到外篇的时候,怎么忽然之间拼命在批判人间的问题了。换句话说,认知做为“区分”会有各种状况,提升到“避难”的时候,外篇这几篇在“避难”的层次,就是你要避开灾难就要釜底抽薪,把这个好的各种仁义、礼乐,圣人制作的整个拿掉。这个是不是太偏激了!我想,你可以自己判断!
下一集的主题是:爲什麽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感觉圣人与大盗是个怪圈,盗得天下再修成圣人然后衰落,又出现大盗...至于那些良将的下场,人要想活得久点之一就是别帮错人。谢谢老师
J之大盗 回复 @J之大盗: 大盗圣人 阴阳之道
感觉外篇不是庄子口吻啊?!说的跟偏激!内七篇言简意赅,多用寓言,写的很美。外篇,写的像是议论文,证据也有偏颇。 还有一个,庄子一个没工作的人?来的那么多竹简写外篇??竹简不花钱么?
道不欲彰,仁义、礼乐等本应是人发自内心、自然而然的行为,一旦规范化,反而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并助长区分之知。
盗也有道!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由此可見普法,或者通報案件過於詳盡會有弊端。這些行為的出發點本來是讓普通民眾提防,結果去教會犯罪份子規避法律和更多害人的技術。
外在之物很容易被人盗走与模仿。最大的财货莫过于整个国家了,谁不都是为国家而积累财富呢,而窃国大盗弑君篡位轻而易举就取而代之,他还嫌你做得不够好呢。即便是姜太公的江山也不能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