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三十)

人间词话(三十)

00:00
04:28

人间词话

第三十则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树树皆秋色,山山尽落晖”,“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气象皆相似。

气象,即诗词的风貌,指作品中因作者个性、气质、情感的融贯而呈现出的整体风貌。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出自《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这是一首风雨怀人的名作。全诗,在写相思之苦时,没有任何感情词,只用外界环境之悲,来渲染相见之喜,这一悲一喜之中,将女子“既见”之前的痛苦煎熬、相思之切展现出来。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早晨,女子“既见君子”,喜出望外之情,溢于言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二句,既写出等待归人的内心的风雨如晦,又暗含衰乱惨黯的时代里,君子坚守本志,不改其度之意。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出自屈原《九章·涉江》,所描写的高峻蔽日的大山、阴晦多雨的天气、无边无际的霰雪、滞塞天地的乌云等,几乎就是将“风雨如晦”进一步铺陈开来,是对作者被流放之地环境的形容夸张,也是对自己所处政治环境的隐喻,在壮美之情中,突出自己绝不改变自己原先的政治理想与生活习惯,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妥协变节。

“树树皆秋色,山山尽落晖”,出自唐代王绩的《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这两句写秋天山林之静景,从正面进一步渲染作者的孤寂苦闷的心绪。诗人从眼见所见,给我们勾勒了一幅秋之晚景图。一望无际的树林都染上了暮秋时分憔悴枯黄的颜色,连绵起伏的群山在夕阳的映照下都染上了萧瑟的暮光。看似安静开阔的景象,却给人一种荒凉落暮之感。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也如上面几句,同样都是平淡的表达,却丝毫不掩激烈的伤愁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的真情实感融于所写景物之中,表现出独特的风貌,也就是作品所谓的气象所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396451914

    光波广播 回复 @听友39645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