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张问孔子怎么样算是通达的读书人,孔子没有回答而是先问子张认为的达是什么,子张答:在国在家都有好的名声的人必定通达。对于子张的说法孔子是如何回答的呢?有名誉的人就必定通达吗?孔子认为的通达到底是什么呢?请听讲师的精彩解答。
12.20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12.21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辩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修正内心的过错,内心的善,专攻自己的恶,不要攻别人的恶,才是改正内心,因为内心长在自己身上。
“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让我想到火烧功德林,自己的毛病也在于比较容易上火,取小舍大,在这个当下,要多练习内观,辨别清楚大小先后!
改正自己的习气毛病,而不是专注在别人的错误上,自己的内心长在自己身上,需要改正的是自己的内心,一昧攻击别人的恶,对自己是不会有提升的。
本质正直,好行义理,凡有计划有所行事要实施,甘愿居于下位,内在德行高尚的人才是通达的读书人。
通达的人好行义理,只要帮他是对的,该帮人就帮人。 修行要真的修行,而不是图一个虚名。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不贪图名利。
生活中,遇到问题,人们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喜欢指责别人的过错,而很少反观自己的过错 ,于是出现了各种的纷争与矛盾。学习了孔子的这章教导,真是一个警醒,时刻提醒自己,攻其恶,非攻人之恶,改正自己的内心。
事理上大小分得很清,为什么我做起来常常取小舍大?嗔和欲它都化为一股热能侵入胸膛,脑袋就不管用了。 【惩忿】【制欲】就是护持内在清真实相的功夫,才能【辨惑】才能【得其大者】,才能护养所有人的【生】~
通达的读书人懂得“虑以下人”。回想自己在生活中的表现,发现很多时候首先考虑的还是自己的感受,常常是一种看似很谦卑实则很傲慢的态度。真是有些汗颜了。夫子的说明总是那么简洁而又那么一语中的!
感恩讲师!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