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芦席枷(1)

郑板桥的芦席枷(1)

00:00
03:45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歌路营为大家准备的《新一千零一夜》故事会就要开始了,请大家安静下来,准备听故事啦~我是喜马拉雅FM的爱心主播XX,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故事叫做“郑板桥的芦席枷"。作者:马和子。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精于诗画,尤以画竹闻名。同时,他又是乾隆朝的进士,曾在范县、潍县接连当了好几年的知县。

郑板桥年幼丧母,家境贫寒,全靠乳母抚养成人。因此,他十分体恤黎民百姓的疾苦,审案时常常为百姓着想。他的事迹被传为美谈。其中就有一个芦席枷的故事,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天下午,大盐店安老板怒气冲冲地来到县衙,说抓到了一个贩卖私盐的人。在清朝,个人是没有权利卖盐的,贩卖私盐可是犯法的,郑板桥立马升堂问案。可当衙役将那盐贩带上来一看,只见他长相憨厚老实,却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看上去不像是胡作非为的坏人。

郑板桥问道:“你可知贩卖私盐是违法的?”

那盐贩跪在地上。早吓得浑身打颤,断断续续地说道:“小人知......知......知道。”

郑板桥又问:“你明知贩卖私盐违法,为何铤而走险?”

盐贩忙低头回答:“我也不想做违法的事情,因今年庄稼的收成不好,苦于没钱,想赚点钱来为久病的母亲治病,只好抱着侥幸的心里铤而走险了。如今我知道错了……请知县老爷原谅我这一回吧,今后绝不再犯。”

“你已经贩了几回私盐了?贩卖的数量多少?你如实回答,不得隐瞒。”郑板桥问道。

“只有这么一次。我哪有那个本钱啊。总共只卖了20斤盐。”盐贩如实回答。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