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三建三毁的大教堂,永远消失的钟声

聊一聊:三建三毁的大教堂,永远消失的钟声

00:00
10:18
从1903年第一次建成,到1918年毁、1918年重建、1929年成为危房,1932年大洪水几乎将教堂冲毁;1934年再次重建,文革时期(有人说是1970年)被毁……
这三建三毁的经历,恐怕是其他教堂不曾有过的吧。
哈尔滨是随着中东铁路而兴建的。在不到四分之一世纪里,哈尔滨从一个分散的自然渔村快速发展成为远东地区著名的工商巨埠,不能不归功于中东铁路,归功俄国人。因此哈尔滨从开埠起,便充满了异国情调,弥漫着西方文化的浓重色彩,乃至在当时人们眼中,哈尔滨就是一个地道的外国城市。
每年的一月十九日是东正教“洗礼节”,是纪念耶稣在约旦河受洗的日子,这一天,大教堂的钟声格外嘹亮。侨居哈尔滨的俄罗斯东正教徒全都都身着盛装,由主教带领,一路歌声列队来到冰冻三尺的松花江江面上,举行隆重仪式庆祝。
东正教一年中的节日很多,甚至在这一天在水面上凿冰为池,教徒们称为约旦河,然后冒着严冬的酷寒赤身跳进冰池浸洗。教徒们认为,在严酷的环境中虐待
惩罚自己向主表现真诚,借此洗掉受洗者的原罪和本罪,并得到神的恩赐。
哈尔滨东正教的冰上洗礼活动,始于1922年1月9日(俄历1月6日),人们冒着严寒,从四面八方涌向松花江,翘首以待盛大的仪式。
冰面上,在早已凿好了的冰池旁边,主教祈祷后,人们有秩序的接受着神父的祝
福,然后用瓶罐装满冰水带回家,据说这是能带来幸福的水。
有的教徒则赤身跃入冰池,泡在冰水中浸洗。他们坚信,在这一天经过这样的浸洗,即可洗掉所有罪孽,并一定会得到神的恩赐。
这一天,与其说是俄罗斯的洗礼节,倒不如说是中国人的节日。和孩子们的想法一样,不少中国人原本是想看看热闹的,“看老毛子光腚洗澡”,兴高采烈之极。可是一到了宗教仪式现场,在那无声的力量之前立刻产生了敬畏,没有一个人敢在现场嬉笑喧哗。
60年代初,随着俄国人陆续离境,俄罗斯东正大教堂的钟声停止了。紧接着开始了文化大革命,大教堂象哈尔滨所有的教堂一样厄运难逃。
圣母领报教堂的命运更是凄惨,直接被拆毁。
起初,教堂用作杂技团训练场所,文革期间必除之而后快,但动用了坦克也未能拆除圣母领报教堂的钢骨,无奈之下只能将其砌在新建的大板楼之中。远东最宏伟的大教堂,一个精美的建筑文明,就变成了这样一个不伦不类的怪胎,为世界所不齿。
曾经的圣母领抱大教堂,随着永远消失的祈祷声和钟声一起湮灭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