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咖啡馆男孩品读“第三空间”
总有些人和物,能听到光阴流过的声音……——题记
推开草绿色的木门,一个穿着淡淡云色休闲衫的男孩,在磨咖啡豆。微笑着投过目光,算是打过招呼。
咖啡馆开了两年,顾客总计不足百人。男孩有自己的工作。
营业时间,多在双休日。也是由着性子,喜欢开门时就营业,不想开门就关了中绿色的木门。
木门旁斑驳的墙上,刻着两个字,楷体,象牙白——菲林。英文的意思,是“感觉”。
1 咖啡馆 男孩
“每个年轻人心中都有个咖啡馆。”
那天,下着去年的最后一场大雪,没有风,雪片密集,大片大片飘,世界被包裹了。
因“三八”节的一篇稿件,我急着约了一位被访者,高志庆。
他在电话那头喊:“我介绍一个地方,请您去那里!”
他说的那个地方是大庆艺术宫里一家咖啡馆。
高志庆的家在东湖,顶着大雪开车往这儿赶。
心急。我早早出去。到了艺术宫一楼,遍寻却不见他说的咖啡馆。再打电话过去时,才发现自己就站在咖啡馆门前,一扇中绿色的木门,质朴到令过往者都对它忽略不计。
推开门——红砖裸着原始的模样砌成的吧台后,一个男孩,在磨咖啡豆。
他微笑着投过目光,算是打过招呼。我坐下来。
屋里的一切,都能勾起记忆,儿时的记忆。水泥地面,灰色墙,一条很温和的狗,老式收音机,老式灯,挂壁上的杯子,墙上打秋千的泥娃,相片……
所有这些,都是纯手工的。
一切都很有诚意。
一切都安静着。
男孩端来一杯热热的咖啡。话语显得多余,我亦微笑致谢。
男孩叫贾博,25岁。3岁时来到大庆,父母都是做小生意的。2011年冬天,他从厦门回到这座城市。有了一份正式工作,同时开了这间小小咖啡馆。
“每个年轻人心中都有个咖啡馆。”他说。
40分钟后,高志庆终于冒雪赶到。雪未停,贾博见他站在艺术宫楼前凝望,有一会儿才进来。
“大庆艺术宫,过去是这个城市的文化中心,现在它虽然还在,却没了以往的荣光。有时我到了这里,常常无法说服自己的失落。”
高志庆出生在这座城市,艺术宫记录着他儿时的幸福记忆。
“现在它颓废了,落寞了,渐渐被人遗忘……”
我问高志庆,大雪狂飞,那么远的路,为什么选这里?
他说,现实生活中,整个社会,都急匆匆的,汗津津的,凡事都直奔结果而去。
他说,采访与被访,是人生命间的往来。过程的品味,也许比结果更重要。贾博这里很静。
我忽然意识到,被访者选择这里,与我急着在这个雪天约访他有关。
两个小时,我们交谈。咖啡屋的男孩,安静地坐在一旁听,有时他的狗会闹他一闹。
光阴在这里,也有着清晰的痕迹,男主人没给我一点儿心理上的干扰。
他在,恰好。
2 第三空间
“我觉察到,人应该往内心深处走一走,生活的美好全在点滴之间……”
六月骄阳,大庆上万家庭陷入焦灼中。中考、高考带来一系列微妙的反映,扭动着城市的神经。
李秀云(心理咨询师)觉得自己也陷入了某种困境,这段时间来访者颇多。那天一早起来,她独自开车“出走”。
没有目的地。
在一块成片成片连绵无边的庄稼地前,她停了下来,走出去。她忽然就那样对自己喊出来:“我不是工作,工作不是我,不是我的全部!”喊完,她惊讶。这句话是心理学的术语。
一个来访者一直触痛着她。
他是本城的一个成功者,今年43岁。13年的拼打,他成了亿万身家的人。但他来找李秀云时,落寞的神情,淡冷的目光,良久无语。终于,他说:“人生爬到了顶峰,却忽然觉得万事无味……”
是什么出了问题?职业的倦怠感,心里的空落落……
金融风暴之后,许多美国人都开始反省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觉得像过去那样拼命工作、挣钱,到头来反而不知道生活有什么意义。
当一个只要结果的时代出现,过程被忽略,一切都变成了程序化,一切都变成了一个流程,直奔主题而去。孩子高考为的就是最后的分,拼搏为的就是经济指数增长……人都在急速地奔跑,拼命地奔跑,飞速的城市和人,让你抓不到什么,奔跑的肉体远远抛离了灵魂……
“我觉察到,人应该往内心深处走一走,生活的美好全在点滴之间……”李秀云回观自己后,说。
听这些的时候,我想起了菲林咖啡馆,想起了那个男孩。
去了几次,主人都不在。那扇中绿色的木门关着。
一个下着雨的傍晚,菲林的门终于被我轻轻一推,开了。那条温和的狗,跑上来热情地迎接。
故事,接续着那个大雪的日子。
菲林咖啡馆开了以后。
贾博在豆瓣网上发了一些菲林的照片。陆陆续续就有人来。来的人大多都是玩豆瓣网的。大多像贾博一样,在南方一些城市生活过。
在那些城市,像这样临街的小咖啡屋,很多很多。
高志庆也来了。
下雨的时候,特别疲惫的时候,我就会想到这个地方……它太安静了,没有谁,就一个朋友,放着我喜欢的蓝调。
小店里即使有顾客,也就三五个,大家都低声交谈。
贾博不太会聊天,不多言不多语,他是个很好的听众。隔一会儿,他就会过来,再给你添一杯。
我看他磨咖啡。他的动作很轻,我被他的每个动作打动:是缓慢——先是缓,再是慢。每个动作都表达出他此时此刻做这件事的态度,你会觉得他的情感和爱都在那里,你会感觉到,他给你磨一杯咖啡时的诚意。
咖啡馆里,有一些空白的本子。来这里的人,会留下一些心情日记。每天,贾博会把这些心情日记小心地整理好,珍藏好。
这样的小店若作为经营的话,很困难。因为它太安静了,也跟不上节奏,更缺少商业化的元素。
但贾博一直在做。
这种咖啡小屋,在这座城市应该还有,它们只是淹没在城市之中了,我们没有察觉而已。它淹没在巨大的社会主流节奏中,你只能察觉,不能发现。
有人叫它“第三空间”。除了工作、家之外的第三空间。
第三空间是留给心情的。是慢慢细数光阴的地方。
3 这就叫“生活”吧
当城市已经熟睡,在我所不知的角落,生活按照她的节奏滴答滴答走……
欣叶是个近50岁的女人,2月14日情人节,她跛着腿来找我。
8年前,她患重度抑郁,在第11次跳楼后“成功”,从五楼坠下,老公走了,家没了。
残了身,几尺长的钢钉嵌在腰腿中间,每日疼痛难当,欣叶的抑郁却好了。她变得彻底乐观,热爱生活。她快乐,充满能量和爱。
“身残了,我忘了这身,向内活……”“以前的心是空的,空到跳楼……”现在,她是一名志愿者,每天,关爱他人,认真生活。
当城市已经熟睡,在我所不知的角落,生活按照她的节奏滴答滴答走……她不会随着飞速前进的城市和人,改变速度。
总有些人和物,能听到光阴流过的声音……
人是一样的。嵌在世界的秩序当中。排在自然的秩序中。总有一天,人会与自己相遇、遭逢。那时刻,人会知道,慢,是符合人类最高需求的一种方式。
那是人与宇宙交往的平衡状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