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的棋子》(2022.3.26)

《博弈的棋子》(2022.3.26)

00:00
03:52
3.26读书内容
博弈的棋子
巴格达绝对不是唯一一个因为纷争与战火被世人记住的名字。
从2013 年开始,克里米亚开始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它所牵涉的人群甚至比伊拉克战争更为广泛。欧盟、俄罗斯、美国等全球最为重要的经济体围绕乌克兰的这场动乱斗智斗勇,造成了自“冷战”结束以来,西方世界与俄罗斯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如果说伊拉克战争的背后,代表了欧盟、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民主理念与萨达姆的专制独裁的冲突,那么乌克兰动乱则反映了欧共体及其同盟美国与传统死敌俄罗斯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危机发端于2013年11月,以总统亚努科维奇为首的乌克兰政府突然宣布暂停与欧盟联合协议的准备工作,并转而加强与俄罗斯的经贸联系。该举动随即引起了乌克兰国内欧洲一体化支持者的大规模抗议活动,进而拉开了乌克兰危机的序幕。作为连接东欧与西欧的重要枢纽,乌克兰是欧亚大陆上的重要战略通道。身处欧盟与俄罗斯两大阵营的“夹缝”,乌克兰一直面临着相当复杂的政治环境。
围绕着欧盟和俄罗斯,乌克兰国内形成了立场鲜明的“亲欧派”与“亲俄派”。总统在亚努科维奇上台之初,一直努力推行一种“平衡外交”,即在西方阵营和俄罗斯之间保持中立。
事实上,作为一种无奈之举,这种“平衡外交”一直为历届乌克兰政府所采用。这与乌克兰的尴尬境地密切相关:俄罗斯是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最主要的能源供应国:而欧盟乌克兰也不敢得罪,苏联解体后,欧盟通过塔西斯计划和东方伙伴关系帮助乌克兰建立了全新的政治经济制度,并对其进行了经济援助。此外,以出口为主导的乌克兰经济,外部环境依赖严重,处处受制于人。乌克兰产品的出口国中,俄罗斯及其他前苏联国家占据了较大份额,但欧盟国家所
占的份额也不容忽视。以2012年为例,乌克兰38%的产品出口到了俄罗斯及前苏联国家,25%出口到了欧盟国家。
然而,这一平衡在2013年底被彻底打破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