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听系列节目大国崛起的脚印,让我们一起回溯历史上的今天。
1955年3月24日,中国第一块手表在天津手表厂诞生,取名为“五星表”。这一只“五星表”的诞生,不仅结束了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更开启了中国制表工业的新纪元。
其实新中国成立后,手表已不是什么稀罕物件。但是,当时手表制造业基本上被以瑞士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垄断。我国国内所销售和使用的手表,全都依赖进口。为了改变国内不能独立自主生产手表的局面,天津几家钟表企业响应国家号召,开始了研制国产手表的工作。
时间回到1955年1月3日,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由四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组成的手表试制组,拿着400元的研制经费,在一个不到20平米的简陋房间里,正式开始了研制工作。
虽然手表试制组找来的4位师傅,个个是国内钟表界的翘楚,修表技术一流。但是对于造表,还都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如果没有生产手表的经验,也没有相关的技术资料和图纸,靠凭空想象是很难做出手表来的。于是他们就从借鉴模仿起步,先熟悉和掌握制作手表的工艺流程。经过研究,他们决定先仿制苏联的一款15钻三针粗机手表。师傅们先拆解一只十五钻粗机手表,分析构造和机理。靠着这样“解剖麻雀”,老师傅们依葫芦画瓢做出了手表的设计稿。
很快到了制作阶段,困难接踵而至。跟钟表大口径不同,手表直径只有三四厘米,却有140多个零件。其中,最薄的比纸薄,最细的像针尖,最小的如米粒,孔径、轴径的误差比头发丝还要小很多倍。稍微有一点误差,那可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而他们的制作设备只有4台简陋的旧车床、铣床,检测工具是一把0—25毫米的千分尺和游标卡尺。
这样的条件能制造出手表来吗?很多专家都表示怀疑。
但是师傅们只能迎难而上,没有专业的加工设备,他们就靠着仅有的简陋机床先加工出毛坯来,很多细小的零件,他们都要通过徒手打磨来完成。没有专业的测量工具和仪器,他们就靠眼力和经验来判断所加工零件的大小和形状。在加工过程中手被磨得起了泡已经是家常便饭了;甚至有的工人由于长期戴着专用眼镜,眼皮都肿了。
经过一百多个日夜的埋头苦干,140多个零件终于在4位工人师傅的绣花功夫下,组装成一只崭新的国产手表。
1955年3月24日下午5时45分,中国人自己制作的第一块手表,上紧发条,嘀嗒、嘀嗒地开始了计时,“五星表”研制成功了!经专家鉴定,走时基本正常。
第一只“五星表”的试制成功,引起巨大反响。以此为开端,我国的制表业很快进入量产阶段。1957年,中国第一只产品化手表——“五一”牌手表正式出厂;到1958年10月,“五一”牌手表已形成批量生产规模,为中国手表工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天津手表从无到有,从仿制到自行设计,从单一品种到多品种生产,从内销到出口,从单个企业到集团化经营,正是中国手表业发展的缩影。
抬起胳膊,看看腕间的手表,不知不觉又和海叔度过了5分钟的有趣时光。
本期节目就到这,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每个历史都值得关注纪念
欢迎订阅关注我
好多名牌都是天津产的,为老辈天津人骄傲。现天津还有几个老牌????????
为啥我感觉在听鬼故事
不听这个听大唐演义来
那是研制成功吗?仿制都不合格吧?
我知道梅花手表
听友401294774 回复 @黄鹤有声: ?
🍒看头像我还以为是个老大爷讲书😂 结果是个哥哥,大意了🙋
棒棒哒
海叔讲历史 回复 @岁月静怡心: 感谢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