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次第花开 第一章 珍宝人生 (导读)

1 次第花开 第一章 珍宝人生 (导读)

00:00
17:28

《珍宝人生》又是一篇谈佛法与人生的文章。现在这一类的文章很多,不知道我再写这一篇又会有多大的帮助,但不管怎样,我希望它至少不会增添大家的困惑。 

 有人说这种讲道理的文章不能太长,长了,读者就没耐心读完它,而我的文章似乎都比较长,看来的确颇考验读者的毅力。我有时也想,要紧的话得赶紧在前面说完,留到后半段再说,大概效果要大打折扣。不幸的是,这次新年教言结果又是长篇大论。

很多人坚持读完了,却不明白一篇关于疾病的启示文章,为什么要东拉西扯地说上那么多。痛苦、无常、无我、因果、菩提心、暇满难得等大圆满外前行的主要元素都凑齐了,可是元素与元素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文章从我最近一次生病说起,讲到轮回中痛苦的普遍存在。当年释迦牟尼佛初转*轮,首先演说的是苦谛。痛苦乃轮回生命的常态。如果对痛苦没有正确、深入的认识,就不会寻求解脱。这是文章第一部分的内容:苦。  痛苦并非凭空而来。根据佛陀的开示,造成痛苦的根本原因在于我执。要真正止息痛苦,只能从破除我执入手。

所谓我执,是指认为自身以及外部世界都是无需观待条件而绝对和常一地存在的。事实上,万事万物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坚实存在,而是依赖各种内在和外在的条件一刻不停地生灭,因此不具固有性、恒常性,也就是无我和无常。具备无我的见地之后,经过反复观修、体认,我执便会逐渐弱化。  

与无我相比,无常是更容易理解,也更显而易见的。观察无常能令我们比较快地体验到无我,所以文章接下来先讲无常,再逐渐过渡到无我。无我的含义远比无常深广。释迦牟尼佛二转*轮宣讲四法印的时候,也是从诸行无常开始,由无常讲到诸法无我。  

无我指事物不具有绝对的自性,但并不是虚无主义。事物之所以无我,是因为它随缘生灭,缘起则生,缘灭则灭,这便是因果。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缘起都同时具有两层含义:空性和因果。讲无我是讲空性,讲无我也是讲因果。鉴于很多人在建立无我的见解时忽略因果的问题,所以我在文章中特别提到无我的一层重要含义是因果。  

以上是文章第二部分阐述的主要内容。 


 我本想把这个问题留给读者去思考,很显然大家没有这个时间,我只好再写一篇小文介绍《珍宝人生》的结构和基本思路,希望有了导读,大家阅读时能感到轻松一些。  

无我是佛教最独特也是最深奥的见解。能听闻到无我法门是值得庆幸的,但对真正寻求解脱的人来说,仅在理论上理解无我还不够,要彻底解脱痛苦必须证悟无我,所以接下来文章第三部分讲到如何在生活中修无我。  

同样的,在生活中修无我也要双管齐下,既要体认事物的无自性,通过有意识地削弱对自身和外物的贪执来减轻痛苦,又要重视因果。我在文中举了藏地(注:本书中“藏地”指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藏族集中居住区)高僧大德们的一些事例,其中特别谈到有关涉及三宝之物的因果取舍问题。这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如果是僧团共有之物,出家人不得私自取用,也不得私取公物赠与他人或布施给其他众生。

法会供斋时,僧团的每位成员只能享用自己应得的一份饮食。至于参加法会的在家人是否也能与僧众一起用餐,这要看为法会供斋的施主的发心。如果施主供斋的对象是所有参加法会的人,在家人便可以享用法会上供应的饮食;如果施主供斋的对象仅是僧众,在家人便不能享用法会上供应的饮食。关于因果取舍,我们务必要严格依据教证、理证,不可想当然,不可信口开河。  随着无我的见解和体会不断深入、巩固,菩提心便会油然而生。

我们终于确信一切都是无我的,这使我们前所未有地感受到自由的滋味,而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那么多众生因为不知道无我和因果而仍然在枉受痛苦。想到这一点,我们便会情不自禁地要去帮助他们了解缘起性空的道理,好让他们不再冤枉吃苦头。这种希望众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的发心,就是菩提心。

文章第四部分主要讲的是在生活中踏踏实实地修菩提心。根据大乘佛教的教义,菩提心与空性智慧在根本上是无二无别的。实践当中,树立无我的见解有助于激发、巩固菩提心,修菩提心反过来也是体悟空性最便捷有效的途径。

初学者不具备无我的见解也可以先修菩提心,修到一定时候就会悟空性了。  文章到这里,由痛苦一步步讲到智悲双运,虽然为了压缩篇幅,很多问题都仅是点到为止,却也算涵盖了佛法修行的主要次第。如何去修,我们基本明白了,剩下来就是下工夫真正去修行。文章最后一部分讲暇满难得,希望大家都能珍惜光阴,善用此人身好好修行。  

华智仁波切在《普贤上师言教》中仔仔细细列出十八暇满、暂生缘八无暇、断缘心八无暇,总共三十四种修行的违缘。我知道很多人看《普贤上师言教》时,都是把这一部分跳过去,直接看后面更有趣的章节。可是上师们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讲这些看似枯燥琐碎的内容呢?  因为我们真的不知道暇满人身——这个可以用来修行正法、寻求解脱的人身有多么殊胜。我们需要更仔细地去观察自己以及周围的人的生活,就像我在文章中说到的那样,结合实际去体会在这个世界上要具备得人身、业际不颠倒、闻佛法、生正信等等条件何其困难。 

 同时,文章第五部分也是对前四部分的总结。人生充满烦恼,但如果能以烦恼为契机去勘悟世间万象的本质,从烦恼入手去实现止息烦恼的最终目的,那么这样一个充满烦恼的人生就是我们解脱的最好机缘。反转无始以来的惯性模式,需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而世事无常、人身难得易失,所以务必要抓住此生的机会奋力修行。  

这便是我写作《珍宝人生》的基本思路,应法慧等弟子的请求,在此做一简单介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525412075

    好喜欢的声音

    摘星与君闻 回复 @听友525412075: 感恩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