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兴之子、中国盲文之父黄乃”谈“汉语双拼盲文”发展史
1952年,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黄兴的小儿子、
被誉为“中国盲文之父”的黄乃,
参照布莱尔盲文体系,
在以南京话为拼音标准的“心目克明盲字”等声韵拼写结构基础上,
经过调整和创新,
提出了以“普通话”为基础,
声韵双拼为一个音节,
用另一个盲符作调号,
采用分词连写方法的《新盲字方案》。
1953年3月,《新盲字方案》经中央教育部验收批准,在全国公布推行,暑假后在全国推广。
从此,中国盲人有了统一的盲文。
7月,中央教育部盲哑教育处设立盲文编译组,
新中国第一本盲文图书《谁是最可爱的人》正式出版。
1954年3月,由毛泽东主席亲自命名的第一份盲文版综合出版物《盲人月刊》在北京创刊。
在盲人群众的广泛使用过程中,
黄乃意识到现行盲文有无法通过改良而消除的先天弊病,
不得不另起炉灶,
经过两年多的不断探索,
1975年与扶良文共同研究出《带调双拼盲字方案》(草案)
经历了长达近20年的研究和探索,
盲文工作者们确定了汉语双拼盲文方案。
它是以两方盲符拼写汉语的一个带调音节,
声方在左、韵方在右。
1992年6月,全国第四次汉语盲文改革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这是一次专家云集、人才荟萃的权威性学术会议,
国家教委、国家语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
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专家以及来自全国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盲文改革研究者共40人审议了《汉语双拼盲文修订方案》
1995年5月,国家教委、民政部、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发文,
在全国试行推广《汉语双拼盲文方案》
湖北苏启望、陕西刘学军、湖北程明、湖北曾莉、江苏李林峰等热心朋友,
根据“词形清晰、音意准确、少方少点、好用好学”的《汉语双拼盲文方案》,
编写整理出好记易懂的“汉语双拼盲文歌”,
主要包括:概述歌、声母歌、韵母歌、标调歌、整体认读歌、简写缩写歌、哑音定字歌等。
建议大家结合系统介绍《汉语双拼盲文方案》的相关资料学习和理解这套歌诀。
这个专辑视角不凡!为主播点赞!
趣味宝船_RenaFan 回复 @书香润心a: 感谢您的赞许和鼓励,我们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