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流觞
永和九年,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人,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引为千古佳话。这一儒风雅俗,一直留传至今。当时,王羲之等在举行修禊祭祀仪式后,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即兴赋诗并饮酒。据史载,在这次游戏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为“书圣”
大家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彼此相乐,故称为“曲水流觞”。觞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这种游戏,自古有之。古“逸诗”云:“羽觞随波泛”。汉也有“引流引觞,递成曲水”之说。
古人作曲曰操,曰畅。操曲往往孤独郁闷,穷则独善其身,坚持操守,穷是不得志的意思,所以水仙操,幽兰操,获麟操都是比较伤感的曲子,畅曲往往高扬愉悦,达则兼济天下,比如神人畅,南风畅充满了祥和之音。
流觞则是一首畅曲,流觞描写的是兰亭雅集。从时代精神上来分析,东晋时代的文人思想是中古时代的一次大解放,文人雅士从政治黑暗中解脱出来,从想参与政治却又不敢介入政治的佯狂,到关心自我人生命题的好道养生,整个时代崇尚玄学,清况雅逸,精神上无比放松。所有这些,我们都可以从流觞这首琴曲的韵味当中感受出来。曲子一开始仿佛一群文人雅士携琴载酒从远处缓缓走来,一边走一边聊着天,然后大家在曲水旁边列作其次,羽觞漂流在流水之上,荡漾而来,又徘徊远去,然后仿佛听到诗人的吟咏之声,低沉幽咽,然后又是一段流觞声,转到了高音部位,虽是近似的旋律,又略有不同,仿佛又听到了另一位文人雅士的高歌低唱,真是一觞一咏畅叙幽情。接下来旋律好像散逸错落,仿佛感觉到文人们好像已经略有醉意,语不成调,而且有的人已经离席四处游赏,有的虽然没有离席但也在分组议论,两两交谈,时有针锋相对,极力辩论之声。这是一段泛音响起,好像夕阳西下,云影明灭,曲调仿佛进入了尾声,紧接着又是一段跌宕错落的旋律,好像回家路上的文人们在山谷呼唤因醉酒掉队的同伴,应答之声在山谷间荡漾,最后又是一段急促的跌宕之声跌跌撞撞,仿佛看到因跟不上大队人马,而紧追急赶的掉队文人摔倒跌落之声,畅快之际,淋漓尽致。最后又重复了前面一段的泛音首位,曲调渐渐平稳,光线由明到暗,全曲在一片祥和之中结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