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必考:社区治理!

申论必考:社区治理!

00:00
12:06

          城乡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每一个社区虽小,但全国有65万个城乡社区,其服务内容与水平关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关乎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天,我们就用一篇申论范文搞定社区治理。

          ⭐️ ⭐️ ⭐️ ⭐️ ⭐️

          这里是公考隔壁班王老师独创的“每天半小时 申论80分”抄写团,欢迎加入我们!

                                   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城乡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每一个社区虽小,但全国有65万个城乡社区,/其服务内容与水平关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关乎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一段,开头引入。这篇文章的开头很短,却分了三个层次,我用“/”给大家做了标注:第一个层次,对城乡社区下了定义“城乡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第二个层次,用“一个社区”和“65万个社区”两个悬殊的数据作对比,把一个小的社区放大到全国范围来看;而第三个层次,用关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强调社区的重要性。

          同样,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句式放到乡村振兴里面来套用,比如:“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每一个乡村虽小,但全国有近70万个乡村,其建设与发展关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关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你看这样一来关于社区建设和乡村振兴,我们就积累了两个非常好的开头,大家也可以把这个句式放在其他主题当中去,一起来试一试。】

          独居老人吃喝起居无人照看怎么办?孩子放学早,家长忙于工作没法去接怎么办?维修、家政、餐饮、美容美发等需求怎么就近解决?日常生活中,不少人或多或少都面临类似难题。/如何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时代考题。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二段,中心论点段。这一段我对原文作了比较大的修改,主要是希望本段既要符合申论考试的要求,又要尽量降低写作难度,方便大家模仿套用。

          这个段落的逻辑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列举人民群众在社区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第二个层次,以提出问题的方式给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特别是本段中提出论点的方式几乎是最简单、最实用、最具有模仿性的一种写法了。“如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时代考题”,只要在省略号这个位置放入中心论点关键词就可以了,如果你再做的细一点,把中心论点的关键词和文章的标题相呼应,那就更完美了。

          很多同学在写申论大作文时,不知道如何提出自己的论点。如果有一天在考场上,你觉得短时间内提出精彩的论点特别困难的时候,那么你记住,就用刚才这个结构就可以。不需要在写论点这件事情上耗费太多时间,把节约下的时间用在建构分论点和开头、结尾,这些更能够吸引判卷老师的地方,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对于中心论点,咱们只要优先做到正确切题就可以了。】

          增加服务供给,补齐服务短板。上海多个街道试点“15分钟社区生活圈”,配置居民基本生活所需的各项功能和设施;云南多地开展“三社联动”,以社区为服务平台、以社会组织为服务载体、以专业社会工作为服务手段,扩大群众家门口的服务供给;2021年,北京完成了100个社区服务空间开放式示范点的建设升级改造……/集众智、出新招,全国各地坚持因地制宜,全方位提升社区服务水平,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让基层更加和谐稳定。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三段,分论点一,“增加服务供给,补齐服务短板”。近年来,我们国家在加强社区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当下的工作重点在于补齐服务短板。这一段在具体论述时采取了举例排比的方式,分别列举了上海、云南、北京三个地方在社区服务方面的创新举措。

          在这里,我刚好借由这一段,回答很多同学在后台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写申论大作文的时候到底能不能用给定材料中的例子。有些老师可能说的比较绝对,要求大家绝对不能使用材料中给出的例子,我觉得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申论大作文的考试要求一般是:基于给定材料结合实际写一篇文章。给定的大几千字的材料是我们最重要的写作素材,如果完全不用这些素材,一来不符合考试的要求,二来相当于自己给自己提高了写作的难度。

          所以,给定材料还是要用的,也是可以用的。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使用。我们只要把握一个原则——不要原文照搬照抄,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给定材料中的一段或者连在一起的一两句话原封不动的抄到自己的作文中来,这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但我们可以把分散在给定材料不同段落的例子,提炼和概括出来写成本段中排比举例的形式。比如,文中上海的这个例子,在给定材料当中很可能就是一大段内容,但是我们要把它提炼概括成一句话,还要在给定材料中找到可以与它并列的例子,并且在文字上概括成字数相当、结构相似的句子,这本身就是申论考试要考察的一种能力,也是我们未来在机关工作中要用到的写作能力。

          本段论述的第二个层次就是对于上述例子的总结归纳,也是一个很好用的万能总结句式,如果我们在写作中刚好能够列举不同地区的几个例子,那么在结尾的时候就可以写:“集众智、出新招,全国各地坚持因地制宜,全方位提升……,让……更加……,让……更加……。”这样一个论据充分、总结到位的段落就写成了。】

          面向全龄人口,减少城乡差距。新时代的社区,是面向全龄人口的美好生活共同体,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小朋友……每一个社区居民的需求都值得被重视、被满足。/同时,现有的城乡社区服务,仍有不小提升空间。比如,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已经实现全覆盖,但农村社区这一数字仅有65.7%,可见解决城乡社区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让每一个人、每一个城乡社区都能享有高质量的社区服务,还需要我们聚焦群众期待,突出问题导向,结合城乡实际,有的放矢地提升社区服务质量。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四段,分论点二,“面向全龄人口,减少城乡差距”。这一段当中出现了一个概念,就是社区工作要面向全龄人口,简单来说,就是全年龄段的所有人。比如,过去一段时间我们的社区工作更加关注老年人,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区当中还出现了很多“996”的双职工家庭,他们的孩子如何照看?这同样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未来的社区工作,要努力让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够享受到良好的社区服务,本质上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本段在论述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写了面向全龄人口的问题;第二个层次写了减少城乡差距的问题;第三个层次则是围绕上面两个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我在改这一段时,尤其注意了措辞上的变化。比如段首句用了“全龄人口”和“城乡差距”,在结尾的时候,我就把这两个词替换成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城乡社区”,在意思不变的前提下使用不同的词语,可以避免同样的词在同样的段落中的反复出现,避免了枯燥和重复,用词的变化带动了节奏的变化,也体现了写作的基本功。】

          面对发展新形势,赋予社区新意义。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我国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也是社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棚改的“推倒重建”,老旧小区改造是在既有基础上“提档升级”。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增长疲软的大背景下,城乡社区服务建设被赋予更多意义,一方面老旧小区改造短期内可以快速带动投资增量,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可以成为疫情过后拉动经济的新动能;另一方面促进盘活老旧小区及周边资源向需求和就业端转化,可以进一步增强社区服务和治理能力。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五段,分论点三,“面对发展新形势,赋予社区新意义”。这一段是我对原文修改幅度最大的一个段落,几乎是完全重写的,主要是因为原文直接套用了相关的文件表述,太过于专业。因此我将文件中的专业表述替换成了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做法和具体项目,大家可以找来原文对照看一下,就能明白我为什么要这么来改了。

分论点三是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我们国家在扩大内需方面非常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加快对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比如,老旧小区墙体外立面保温防雨改造、加装电梯改造、小区内部道路改造、绿化改造等等。这些改造在提升小区居住环境和品质的同时,也快速带动了投资增量,是扩大内需和拉动消费的新动能。把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工作以及拉动内需联系起来,这方面的知识点大家平时接触的可能比较少,所以我专门改写了这一段比较具有概括性的论述,如果在考试中遇到了跟社区有关的题目,大家都可以直接套用。】

          推动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正当其时。面对这道时代考题,我们只要围绕群众期待,紧扣国家发展,不断提升城乡社区服务质量,就一定能让人民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更好解决,把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公考隔壁班王老师解析:第六段,结尾。这一段一共两句话。第一句“……势在必行,正当其时”,第二句“面对这道时代考题,我们只要……,就一定能……”。同时,第二句,“时代考题”呼应了第二段的中心论点。而“人民群众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呼应了文章的标题和中心论点,这样写使全文在结构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

回顾整篇文章,只要是与政府工作、民生工作相关的策论文,几乎都可以套用这篇文章的写作结构和论述方式,确实是一篇值得认真咀嚼、举一反三的好范文。】

          今日你最喜欢的金句:

          1. 城乡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其服务内容与水平关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关乎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 让人民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更好解决,把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请把你喜欢的“1”或“2”打在公屏上吧~

          【注】

          本文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3月3日第05版,《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按照申论考试要求进行了修改和分析,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全文共计978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南溟大人_

  • 听友38823854

    有没有文字版

  • qinglan

    老师,你有公号吗

  • qinglan

    2

  • 夏了夏天_zp

    1

  • 听友188791445

    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