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丨这是幸福的味道

92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丨这是幸福的味道

00:00
11:14

微信公众号:@听古典

课程资料:添加助手微信 zhushou100wen(完更领取《古典音乐手册》电子版)






92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丨这是幸福的味道


17岁,正是一个人富有青春活力的时期。也正是在这个年龄,门德尔松读到了莎士比亚的戏剧《仲夏夜之梦》,他被戏剧的情节所深深吸引,人间与仙境的爱情,欢乐与烦恼的情绪交织,这一切让年轻的门德尔松浮想联翩,他的心灵被深深震撼,渴望着用音符来表达着美好的情愫。


于是,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写好了《仲夏夜之梦》的序曲。而正是这部作品,让门德尔松声名远扬。今天,我们就来走进《仲夏夜之梦》。 




门德尔松的两次创作:《仲夏夜之梦》


其实门德尔松为《仲夏夜之梦》进行了两次创作。在17岁的时候,门德尔松为《仲夏夜之梦》创作了一首序曲——一首钢琴四手联弹的作品,第二年这首曲子被改编为了管弦乐的版本,就是我们耳边听到的这首《仲夏夜之梦》序曲。


而17年以后,门德尔松受普鲁士王排德烈·威廉四世之邀,创作了《仲夏夜之梦》的整部戏剧配乐,总共有12段。比如我们最为熟悉的《婚礼进行曲》正是选自《仲夏夜之梦》的戏剧配乐部分。


接下来,我们先来欣赏《仲夏夜之梦》的序曲。





《仲夏夜之梦》序曲


序曲,我们之前已经讲过,就是在正式戏剧演出之前演奏的一段乐曲,给整部剧定一个基调,做一个整体的概述和指引,同时也提醒观众们演出即将开始。


那么《仲夏夜之梦》的调性是什么?《仲夏夜之梦》这部戏剧是莎士比亚于16世纪90年代创作的一部喜剧作品,讲述的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这部剧是一部充满着浪漫与梦幻色彩的戏剧,表达着反抗封建婚姻、追求自由恋爱,实现人世间的幸福这样的理念。


因此,门德尔松巧妙地提取了戏剧中的仙境场面,用高超的配乐技巧,展现了仲夏夜的梦幻与绮丽的色彩。我们来听听看!


木管乐器作为开场的引子,把我们带入梦幻的森林仙境中; 

小提琴快速的演奏,仿佛是许多小仙女在欢快的追逐与嬉戏的场景。 

这里,进入到了一个明朗而热烈的爱情主题中,断音音程的大跳、力度的大幅度对比,让整体的气氛更加活泼欢快。

到这里,跳动的旋律逐渐平缓,进入到了一个略带忧郁的气氛里。或许这是爱情中不太顺利的阶段,让人有些愁苦。

逐渐,乐曲再次走向欢快。管弦乐与长笛轮流演奏,展现出了畅快的情绪。仿佛是有情人重归于好的场景。

最后,木管和小提琴先后奏出主题,表达出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祝福。最后序曲在神秘而安详的气氛中结束。


这就是门德尔松在17岁创作的《仲夏夜之梦》序曲,夏夜迷人的月色、神秘的森林仙境,还有小仙女们的欢快舞姿……这些充分展现出了青春时期少年的单纯、喜悦、幻想与纯情的滋味,同时也体现了同龄人难以掌握的卓越的作曲能力。


这部序曲是门德尔松创作的里程碑。甚至没有看过莎士比亚的戏剧,单听这首序曲,你也能感受到其中浓浓的甜蜜感。


但不得不说,门德尔松的作品里有着向古典致敬的意味,我们似乎听到了莫扎特的古典欢乐精髓,但同时又不同于古典主义的克制,而带有着诗意的浪漫与想象力。 



《仲夏夜之梦》戏剧配乐


写完这部序曲后,门德尔松便前往柏林大学读书了。一晃十七年过去了,曾经的青春少年如今已经成熟稳重。这时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在波茨坦上演,剧中需要大量配乐,于是,门德尔松应邀再次为《仲夏夜之梦》创作配乐,他重新找回了少年的激情。

戏剧配乐总共有12首,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这首《婚礼进行曲》。它与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里的一首《婚礼进行曲》齐名,经常在婚礼上一并使用。


我想当这首曲子想起的时候,一种对爱情的神圣感便油然而生。门德尔松营造出了一种庄严而盛大的婚礼场景,表达出爱人之间彼此忠贞不渝的信念。


这就是今天带领大家欣赏的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的序曲和戏剧配乐。


可以说,在门德尔松的音乐里,你感受不到那个时代的冲突与腥风血雨,他的作品并未像贝多芬那样承载着深刻的哲理性,但或许这正是门德尔松的特点,他沉浸在一个如梦如幻的世界里,他的旋律透露着一种幸福的清澈感,他的音乐就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在虚构与现实、幻想与生活之间徘徊。


好,接下来,给大家推送完整版的《仲夏夜之梦》序曲以及《婚礼进行曲》,而后我们去欣赏门德尔松的另一首名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感谢收听,下期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