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闺房记乐1

第一卷 闺房记乐1

00:00
05:10
我生于乾隆28年,公元1763年就是癸末年冬天的11月22日。当时正值太平盛世,而且我生于士族文人之家,居住在苏州的沧浪亭边,上苍厚待我真是到了极点。苏东坡曾说:“往事就如春梦一般连一点痕迹都不留下”我自己的经历如果不用笔墨记下来也会变得无影无踪,那样未免辜负了上苍的厚爱。想到《关雎》是描述青年男女相互爱恋的诗篇。被放于《诗经》300篇之首。所以我特意将叙述本人夫妻生活的“闺房记乐”列为首卷。其余篇目都按次序延续下去。我感到惭愧的是自己少年失学,稍微有些学识却并不深知。以下这些不过是记录一些实情罢了,如果一定要考证研究文法修辞的话,那就好比对着有污垢的镜子挑剔他不够亮了。
我少年时曾经和金莎的鱼是定过亲,可惜他八岁就夭折了。后来我娶陈氏为妻,我妻子叫陈芸,字淑珍,是我舅父心余先生的女儿。陈氏生来很聪慧,当初学说话时家里人向他口头传授《琵琶行》,她当时就能背诵。4岁时他死了父亲,只有母亲金氏和弟弟克昌两个亲眷,家徒四壁,没什么依靠。芸娘长大后精通纺织,刺绣,缝纫等女红。三口人仰仗着他的十指,为生,他的弟弟克昌从师学习给先生的礼物和酬金从未缺少过。有一天芸娘在书框里找到一本《琵琶行》。便挨个的认起字来,这才开始识字。利用做刺绣的闲暇时光。云凉渐渐通晓了吟咏诗词,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句子。
我13岁时跟随父母回姥姥家,因为和芸娘两小无猜,得以看到他的作品,我虽然感叹他才思明远,但也担心他福泽不深。然而我的心思却专注在他身上,不能释怀。于是我便禀告母亲说:“如果为儿子选媳妇,我非淑姐不娶”。母亲也喜欢芸娘的温柔和顺,当即便摘下金戒指,缔结了婚约。
这天是乾隆乙末年1775年,我12岁的七月二十六日。
当年冬天,正值芸娘的堂姐嫁人,我又跟母亲前去芸娘与我同岁,但比我大10个月,我们两人自幼以姐弟相称,所以仍然叫淑姐。当时满屋子的人都市鲜衣华服,唯独芸娘全身穿着朴素淡雅,仅穿了一双新鞋而已,我见这双鞋刺绣精巧询问得知是他自己做的,才知道他甚蕙质兰心不止表现在笔墨方面。
他长得削尖长颈,瘦不露骨,眉清目秀,顾盼神飞,是有两颗牙齿微微露出,似乎有些美中不足,但那种缠绵娇美的仪态,令人萌生爱意,难以消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