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姒故里的传说

褒姒故里的传说

00:00
05:12

褒姒的传说

听说过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吧

说是周幽王得到了一个美女,叫褒姒bāo sì

他对褒姒很宠爱,但是褒姒是个冷美人,就是从来都不笑

这可愁坏周幽王了,咋办呢?

这时,一个叫虢guó石父的大臣就出了个主意,说:在骊山的烽火台上点燃烽火,击鼓向诸侯报警,也许能够让褒姒开心笑一下。

周幽王也是缺心眼儿,听后竟然十分赞同,他采纳了虢石父的建议。

命令士兵点燃了“烽火台”上传递军情的烽火。

这烽火一点燃,各路诸侯浩浩荡荡赶到镐京勤王,结果来了才发现根本没有敌兵侵犯,才知道上当受骗了,大家都带着怨气悻悻而归。

褒姒看到天下的诸侯被周幽王戏弄,终于大笑起来。

虢石父就因为出了这个馊主意,得到了周幽王的千金重赏。

所以民间就传说“褒姒一笑值千金”啊。

但是,这怎么听都像是一个不太严谨的传说故事啊

那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褒姒这个大美女呢?

还真有,那咱们今天来到的就是褒姒的故乡:

位于陕西汉中河东店镇褒河的“褒姒故里”,你看,这块碑文上面写着“夏褒国故址、周褒姒故里”

这里有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褒斜道,

有世界最早的人工车隧道;

中国书法《汉魏十三品》被称为国之瑰宝,你在这里可以看到曹操唯一的手书真迹。

那就是汉建安24年(公元219年),曹操驻兵汉中褒谷口运筹国事,他看见褒河的流水汹涌而下,撞石飞花,挥笔题写“衮雪”二字,随从就提醒,说:“衮字缺水三点”。

曹操抚掌大笑:“一河流水,岂缺水乎!”于是就成为千古美谈。

后来,曹操挥毫的“衮雪”二字就刻在褒谷中的褒河山崖上流传了千年。现在,曹操的“衮雪”刻石被收藏在汉中博物馆里。

那这条褒河是陕南的一条小河,相传历史上的大美人褒姒就是褒河人,当时这个地方属于古褒国,以鱼鲜味美而著称。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到陕西的一个现象

陕西又称三秦大地:陕北、关中、陕南

这三个地方虽然都是陕西省,但民俗、口音、吃穿长相都不太一样。

陕北人比较高大粗犷guang,以牛羊肉为主,属于标准的北方人

关中人朴实直爽,吃面食,所以你要是到了西安,光面食就能吃一个月不重样儿;

那到了陕南呢?就是汉中这一带,褒姒的故乡就在陕南汉中

这里在秦岭的南面,属于鱼米之乡,这里的人吃大米,吃鱼

而且,这里的女孩子皮肤都比较白,所以说能够出褒姒这样的大美女也就不奇怪了。

在周宣王的时代,褒国作为周南的诸侯国,臣服于周王室。

但是因为秦岭的阻隔,政令往往不是很畅通,让周王室鞭长莫及,当时的蜀国趁机不断向汉中盆地扩张,就控制了褒国。

到了西周末年,周幽王出兵讨伐褒国。

褒国的奴隶主褒妁shuò为了平息战争,就把国中一个美丽的女子“褒姒”献给了周幽王。

于是就引发了后来我们都知道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那么历史上真的有“烽火戏诸侯”的事件吗?

其实这就是杜撰的。比较可信的情况是这样的。

褒姒原来就是褒国的一个孤儿,由一对老夫妇抚养长大。

因为她长得实在太美了,所以被献给周幽王以后,就受到周幽王的宠爱,视为掌上明珠。

周幽王为了讨褒姒欢心,一意孤行,就要废掉王后申后和太子宜臼,要改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

这件事,就遭到了大臣们的一致反对。

但是架不住周幽王一意孤行啊!对吧!

于是申后被废,太子宜臼只好逃到他的外公——申侯那里。

周幽王的老丈人---申侯,对周幽王废黜他的女儿和外孙耿耿于怀。于是申侯就在公元前771年,联合缯zēng国和犬戎,大举进攻镐京。结果,镐京被犬戎攻陷。

周幽王带着褒姒、和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以及一些珍宝向东逃命,到了骊山脚下,周幽王和伯服被乱兵杀死,褒姒被犬戎给抢走了,西周王朝就灭亡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历史事件,才引发了后来的平王东迁。

也就是太子宜臼继位后,把都城迁到了东面的洛邑。

从此,西周灭亡,东周开启。

而美人褒姒却被犬戎给抢走了,后来褒姒的结局不得而知

史书上有几种说法,但是都很悲惨。

很明显啊,在这场争斗中,作为美女的褒姒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也是战争的牺牲品。

而后世还把红颜祸水,祸国殃民的罪责加在褒姒的身上,让一个弱女子背上千古骂名,其实是很不公平的。

那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了这段历史

往事越千年,是非对错任人评说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