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头巾65:生辰纲项目七星聚义,都是自愿投奔的晁盖,没有一个是勉强强迫的

水浒大头巾65:生辰纲项目七星聚义,都是自愿投奔的晁盖,没有一个是勉强强迫的

00:00
09:03

上回我们说到,一直跟随朱仝的小衙门被残忍地砍死了,这客观上精准地断绝了朱仝的后路,逼迫着美髯公只能上了梁山,那么到底是谁,出的这条毒计呢,水浒中按照不同的人的阐述,存在有四种说法,柴进说是宋江,吴用雷横也说是宋江,李逵说是晁盖与宋江,宋江说是吴用。这成了朱仝事件的罗生门。



那么,到底是谁出了这条毒计呢?


在水浒中,断绝好汉的后路,让他们与正常的主流社会一刀两断,从此一心一意落草,是当时江湖的普遍共识,梁山早期的当家人白衣秀士王伦,让林冲交纳投名状,也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在梁山上,大致有多少好汉,是被山寨断了后路才上的山呢?霹雳火秦明算一个,美髯公朱仝算一个,玉麒麟卢俊义算一个,扑天雕李应算一个,神医安道全算一个。青眼彪李云算一个,金枪将徐宁算一个。


断秦明后路的,是宋江,断卢俊义后路的,是吴用,断扑天雕李应后路的,也是吴用,断安道全后路的,是张顺,断李云后路的,是朱富朱贵兄弟,断徐宁后路的,是汤隆。其中没有晁盖。也就是说,晁盖晁天王,没有断过别人的后路,断人后路,强人所难,逼人聚义,为了高尚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大致上并不是晁盖的内心逻辑与行事方式。他老人家最喜欢的方式,是自己的行为非常仁义,从而感召了他人,他人自愿地千里迢迢地前来投奔聚义。这才能构成江湖的美谈。你好好得一个聚义,弄得死伤累累,哭哭啼啼,像什么话嘛。




你看,赤发鬼刘唐是自发前来投奔晁盖的,刘唐此前与晁盖并没有见过面,只是因为听说晁盖是天下闻名的义士好汉,而刘唐自己一旦手上有一套富贵的信息,就要千里迢迢东潞州赶往郓城县,风餐露宿,不辞辛劳,前来把这套富贵送给这个从未谋面但是景仰已久江湖大哥。这才是聚义该有的样子。


入云龙公孙胜也是自发前来投奔晁盖的公孙一清此前与晁盖也并没有见过面,所以叫做“只闻其名,不曾见面”,但是也因为知道晁盖是天下闻名的义士好汉,而公孙胜自己一旦获得了一个可以攫取十万贯金珠宝贝的天赐良机,他就要千里迢迢从蓟州赶往郓城县,奔波跋涉,麻鞋草旅,不辞辛劳,前来把这套富贵“专送与保正作进见之礼”。这,也才是聚义该有的样子。




晁盖的仁义,名满江湖,从来没有见过面的江湖兄弟,手上有了富贵的机会,千里迢迢,不去送给刘盖,不去送给王盖,而只单单要专程指定去送给晁盖晁大哥。晁盖的仁义,也真是盖了帽了。


刘唐自发前来投奔,公孙胜自发前来投奔,军师吴用是多年的好基友,也是自愿成为辅佐,共赴大义的。晁盖主导的生辰纲项目,七星聚义,都是自愿投奔,没有一个是勉强,更没有强迫的


生辰纲项目的筹备过程中,不论最后到底是智取还是豪夺,其实是有一个倒计时底线的,那就是蔡京太师生辰纲,必须在太师生日之前送达。

文本+音频:布衣豆腐(原创版权,违者必究)

插图:唐鼎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