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题目我们聊了聊前两天引发舆论事件的星巴克。很多人讨厌星巴克,因为他们的中生活方式和小资审美情调,许多批评者认为,星巴克在国外就是沙县小吃或者兰州拉面这样的形象,却在国内伪装成高端品牌。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星巴克当初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他们在国外到底是个什么地位?他们的核心群体到底是谁?“第三空间”理论真的能解释星巴克的成功吗?在各种10万+的相关热度文章里,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深入分析,现有的文章更多是情绪宣泄。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使用了牛津大学Douglas B.Holt的“文化战略”相关理论,对星巴克进行追根溯源,从品牌和设计的角度,分析星巴克身上存在的问题。在节目中,我们对美国的精品咖啡运动、波西米亚咖啡文化,以及星巴克的符号性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为什么这个品牌到底是因为什么走红的,以及为什么从成立以来总是具备争议性。
|本期主播
范米扬 包容性设计中心/设计理论研究者
|背景音乐
阁楼演奏班-《晚钟》
|作品外链和参考资料
Douglas B.Holt的“文化战略”相关论文和书籍
|关于我们
「迷因电波」播客主要关注以下话题:探究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设计源代码、讨论偶像品牌与社会思潮的相互影响、进行流行背后的know-how分析、破解商业现象中的虚假神话。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苹果播客收听。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中欧商业评论
关注后回复“听友群”,扫码入群成为听友,可以解锁更多精彩内容,还能和我们提各种需求哦!
涨知识了
星巴克身上有光环,吸引了各种奇特的群体
滴
星巴克太火了,连写书的都想去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