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禁止越来劲,为什么孩子总和我对着干?是时候了越禁止越来劲

越禁止越来劲,为什么孩子总和我对着干?是时候了越禁止越来劲

00:00
09:42
越禁止越来劲,为什么孩子总和我对着干?是时候了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看到每个孩子的差异性,他们的想法和做法与我们不一样,其实是高级动物才具有的一种表现。

孩子的自我

从说「不」开始

建立「生理我」:说「不」是孩子生理独立的需要。
而且孩子逐渐发现,自己发出的声音和动作,是可以影响父母和这个世界的,这为后期 TA 的自我意识发展奠定了基础。


所谓生理独立主要指的行为上的独立。想独立成长,就必须生理有独立的能力。比如孩子能自己独立走路、吃饭等等。这些都是属于生理上的独立。这种独立具有一个过程性。


比如母亲从怀孕到生产,剪断脐带孩子要自己独立学习呼吸、含乳和消化。只有生理上独立了,才有后续心理独立的发展。



建立「心理我」:低龄孩子「不听」我们的,更听从于自己的原始本能。

要知道活力满满的 6~17 岁儿童和青少年,每天也就建议进行 60 分钟的中高强度运动。只不过是我们给孩子提供的活动,恰好满足了孩子内在成长的需求,给予了孩子心灵成长的养分,让「心理我」得以成长。



如果我们不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的「生理我」和「心理我」就不能得到发展,自然也就会产生对抗的力量。

所以看上去是孩子和我们「叫板来劲」,其实是他们在表达自己做事情的渴望,这也是孩子生理独立的需求。
当我们对孩子说「不要跑!」,孩子听到的是「跑!」;

当我们对孩子说「不要大吼大叫!」,孩子会叫得更大声;

当我们对孩子说「不许碰!」,孩子更想拿起来摸摸看。


「不要这样做」「不许那样做」的语言模式,很容易触发「白熊效应」:你越不想要的东西,反而越会占据你的思想。


我们纠正的念头越强烈,孩子感受到的是更强烈的反差回响。这也是父母越不让孩子做一件事儿,他却越来劲的原因。

我们可以做一名「成长型父母」。



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让他具有独立思考空间,不仅是让孩子能够自己独立去完成某件事,还可以帮助他在遇到难题时能够独立去思考解决的办法。



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





是 A 还是 B ?说明客观事实,

给予孩子有限的选择

总结一下就是:陈述客观事实 + 给予孩子一个选择。



这样的沟通方式正向、简单有效,符合孩子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当我们把养育的重点放在如何让孩子更好的一起做,而不是替他做、命令他做时,孩子的积极性会提高,养育也会变得更轻松。



图片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让孩子参与日常生活:提升自我价值认同感



我们还要认识到孩子本身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孩子自我价值的认同感,不需要去上高昂的早教课,仅通过让孩子参与日常生活就可以获得。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减少对抗,创造一个让孩子可以自己照顾自己的环境,比如说:
通过模仿大人的行为,孩子发现自己可以照顾自己,甚至照顾身边的人,TA 会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多么有能力的人。



他可以为家庭、为其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如此孩子也会减少与我们的对抗。
自由不是放纵,管教要有度


在一次次的经验中,孩子会更加了解自己,明白如何与他人、环境更好的互动。


对于会威胁到孩子人生安全的事情,父母要做到反复明确规则。比如在外出行必须牵父母的手、不玩打火机、不把手放在插座的洞里等等。


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或者去拜访朋友时,也需要提前告知孩子什么样的行为是可以的,而什么样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做到心中有规则,行为有忌惮。


至于那些不会对孩子造成重大人身安全的事情,则可以让孩子适当承担后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