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仁爱志愿者成长读书会 张小禾老师分享:
各位老师早安,感谢宫剑老师的带动,感谢各位老师的分享。下面我来分享一下我2022年第一次做志愿者的感受。2021年,天津的最后一波疫情就发生在我所居住的社区,2022年又来了这样一波,疫情它再次光临了。我想,能把安全教育天天挂在嘴边的公司应该不太多,会救援的人员也可能是凤毛麟角,所以我就加入了我们社区的志愿工作。因为我在思考,我有比较丰富的志愿者工作,相比邻居们来说,面对这种惊慌失措的场面,我会更加的镇定自若。
1月12日,是我们社区第二次做核酸检测的日子,我甚至当抗疫志愿者和其他的志愿者又不一样了,他绝不是儿戏,一分钟都不是。这不仅仅关乎到整个社区的秩序和全体民众的人身安全。我们去社区服务站领取了简易的防护服、防护帽、N95的口罩,还有一次性的手套之后,就各自认领工作上岗了。只有深入逆行的队伍,才能知道前线的工作人员,他们的难到底有多难。我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劝导前来排队的邻居们回家等待叫号,避免人员聚集和排队时间过长。第二个是呼叫管辖的楼号的邻居下楼排队做核酸,嘱咐他们带齐身份证、口罩,还有就是在队伍里边不要吸烟,不要随地吐痰,以避免有其他不安全的因素发生,也可以提高咱们的检测速度。第三个工作就是引导绿色通道的居民,解释他们前来插队的原因,避免冲突。这三件工作。在工作的六个小时中,有邻居大哥为我们拎来了饱含暖意的塑料暖水瓶,这个东西大家想必在网上都见过,他说,别人小区志愿者有的,咱小区也必须有。还有一位五岁的小姑娘,她也送来了热水瓶,瓶子的盖儿上画着各种各样的表情,写着稚嫩的谢谢两个字。邻居姐姐拎着散装的暖宝宝送给我们,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邻居们凑的,让我们贴上能够暖和一些,转身就跑。还有一位叔叔,他下楼叫我:叫到几号儿啦?听到还要再等一会儿,他对我深深的鞠了一躬,跟我说,谢谢你,这么冷的天,你们受累了。我当时忙着回礼,让他赶快上楼,别在楼下挨冻。何德何能啊,还有志愿者的志愿者为我们提供服务,温暖的感觉,一扫饥饿和劳累,还有很多让人心痛的故事。
虽然在我们社区居住了十多年,每次见面笑脸相迎的人,我却没有真正的认识过他们。他们是独居的老人,照顾两位病患的独生子女、失独的中年父母。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故事,但他们善良而独立,乐观而自强。我去抬一架轮椅,一脚迈空跪在台阶上,但潜意识让我把轮椅高高抬起,避免老人的二次受伤。我赶紧起身,希望他没有看到我隐痛的那一刻,想必作为父母,他们是于心不忍的。我们得快一点儿,因为一会儿回来还要再搬母亲下楼。还有一位因为糖尿病失明的叔叔,他坚持自己排队,他说,我曾经是个军人,军人的体质是非常好的,不怕冷,虽然看不见,但我有我老伴。叔叔爽朗的笑声,他牵起阿姨的手,让我们完全感觉不到她曾有一丝对享受绿色通道的向往。果然啊,退伍不褪色,这可是真的。太多感人的故事啦,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故事,可是对于他们来说呢,这就是生活,每天如此,周而复始。
天津这座城有与生俱来的低调的气质,我们天津的“津”就是无人问津的津,也是津津有味的津,别人都来帮我们了,我们必须要自强,要自救,才能更快的恢复身体健康。我只做了前线医生、警察、社区工作人员工作的不到万分之一,但我觉得这比躺在家里做贡献有价值的多了。我们要都当好咱们社会主义的小砖头,哪里需要哪里搬。
以上就是我做志愿者的一个感受。最后,感谢全国各地的兄弟姐妹牵挂着我们天津的疫情,请相信我们乐观积极的天津人,可以打好这场疫情的阻击战,我们一定赢。感谢大家的聆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