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观的引导
说回到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要如何引导他们建立更好的人生观呢?
首先要让孩子掌握自己的事。通常的路径是: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事→决定自己的事→决策自己的事(父母给予建议)→掌握自己的事。
就拿最常见的刷牙来举例。许多家长养育孩子都会遇到“孩子不爱刷牙”这种情况,有些人采用软磨硬泡反复沟通的方式,有些人采用严厉语气的方式,也有些人采用更加强硬的措施。这些方式往往达不到很理想的效果,其关键问题在于:缺乏系统性引导的意识和方法,把“一条线”当成“一个点”来处理。现在,我来完整讲解系统性引导的过程。
①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事
这一点是非常容易的,父母们基本都自然做到了。父母只需要直接告诉孩子:刷牙是你自己的事。
②决定自己的事
这一点看似同样很容易,实则是最难过的一关。父母告诉孩子:刷牙是你自己的事,你可以自己决定刷不刷牙。说这句话很容易,难点在于,当孩子自己决定不刷牙的时候,父母是否能够做到真正面对和接纳。
我记得,我家孩子刚开始不想刷牙的时候,妈妈是非常纠结的,于是我告诉她“我来解决这件事”。下面是我和孩子的对话:
第一天。
孩子:爸爸,我今天晚上不想刷牙了。
爸爸:骏哥,刷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当然可以自己决定。
孩子:那我不刷牙,能和你们一起睡觉吗?
爸爸:当然了,你刷不刷牙,爸爸妈妈都会和你一起睡,我们喜欢和你一起读书睡觉。
孩子:嗯,我今晚不刷牙了。
爸爸:好的。你为自己的事情做决定,爸爸给你点个赞。
孩子没刷牙,睡觉了。
第二天。
孩子:爸爸,我今天不刷牙了。
爸爸:好的。骏哥,我很佩服你。
孩子:为什么?
爸爸:因为你能够果断地为自己的事情做决定。
孩子没刷牙,睡觉了。
第三天。
爸爸:骏哥,我邀请你一起刷牙,你愿意接受我的邀请吗?
孩子:好呀。
孩子刷牙,睡觉了。
当孩子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事情的同时,父母就应当给予孩子为自己的事情做决定的机会。当孩子所做的决定并非我们的期待的时候,我们也应当面对和接纳。如果嘴上说“这是你自己的事”,实际上却不允许孩子做出与我们的期待不同的决定,那么,孩子很难充分感受到那是自己的事,也很难学会真正独立、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孩子很快会得出结论:即便是我自己的事,我也不能自己做决定。这样的发展并不是良性的。所以,父母们需要一步步来引导。
③决策自己的事(父母给予建议)
让孩子真正感受了“我可以决定我的事”之后,父母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引导,促进孩子学会真正的独立。在这个环节,父母必须给出建议,但要面对和接纳“被拒绝”。
第四天。
孩子:爸爸,我今天晚上不想刷牙了。
爸爸:骏哥,你为自己的事情做决定,谢谢你告诉我。你可以听听我的建议吗?
孩子:可以,什么建议?
爸爸:我建议你刷牙,当然,你可以接受我的建议,也可以拒绝我的建议。
孩子:……我拒绝。抱歉啊,爸爸。
爸爸:骏哥,你很棒!
孩子:为什么?
爸爸:因为你敢于果断拒绝别人的建议。
孩子没刷牙,睡觉了。
第五天。
没有谈论刷牙的事,孩子自己主动刷牙。我没多说一句,让氛围平常些,只是偷偷和妈妈说:“你看,骏哥多棒!”妈妈如释重负地欣然一笑。
有一天,我对骏哥说:你为自己的事做决定,爸爸妈妈也会给你建议,这也是爸爸妈妈的责任。
从完全允许孩子自己做决定,到父母给予建议有效干预,促进孩子做出更好的决定,这需要一个过程,并非一天或一下子就可以完成的。我们的孩子要学会为自己的事情做决定,也要学会听取别人的建议,还要学会拒绝。不仅如此,孩子们还应该能够面对和接纳自己的建议被拒绝的情况。一个只会接受他人建议而不敢拒绝的孩子,或者无法接纳别人的拒绝的孩子,未来可能会遇到大麻烦,特别是女孩子。所以,我们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要以身作则,给予孩子更好的建议,同时也接纳孩子的拒绝。
④掌握自己的事
孩子的成长就像海面,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波荡起伏。如果一个孩子从刷牙的第一天开始就主动刷牙无需叮嘱,每天都是如此,从某个角度看,这是不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当孩子明白了自己的事,也为自己的事做决定,也不意味着他们的每一次决定都完全满足父母的期待。即便孩子偶尔做出诸如不刷牙之类的和父母期待相反的决定,父母们也要知道这是正常的,就像我们大人们也会偶尔不想做一些事情一样。所以,我们不必在每一次刷牙时间到了的时候都和孩子谈论刷牙,有时候也可以默默观察,有时候也应该毫不在意。
很多家长过度在乎“好的习惯”,而疏忽了“孩子这个人”。我相信,我们更希望培养出一个能够自己养成好习惯的孩子。或许,我们真正想要培养的不是一个“天衣无缝”“完美无瑕”的孩子,而是要引导孩子成为一个立体的丰富的人。
随着孩子渐渐掌握了自己的事,父母们就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感受生活,进而形成对美好人生的向往。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它的开端是非常重要的。以下的几个核心点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1.父母对生活的热爱将对孩子的人生观产生巨大影响。
一个孩子热爱生活、向往人生,一定是他(她)感受到了其他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向往。毫无疑问,父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向往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早、最重要、最持久的。热爱和向往看似很抽象,实则可以非常具体。下面的几个生活常见场景中的具体做法,都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向往。
场景一:和孩子一起玩玩具
当我们决定了和孩子一起玩,我们就要专注于和孩子的交流和玩耍,享乐其中。如果是积木游戏,当一个“作品”制作完成,我们可以尽情欢呼庆祝,享受自己的成果。此时,孩子会充分感受到这份热情和喜悦。如果是汽车玩具,我们可以模拟汽车的声音,还可以加上搞怪的配音,充分享受赋予汽车生命和性格的乐趣。此时,孩子会充分感受一种立体的欢乐。如果是拼图玩具,我们可以因为搞定了一块拼图而给自己打气,享受突破的美好。此时,孩子会充分感受到专注和执着的美妙。父母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非常明显地引导孩子在享受生活时的表情、语言和动作。
场景二:和孩子一起吃饭
享受食物的美好要先于用餐习惯。许多父母非常看重孩子的方方面面的习惯,却未能明白:好的习惯和好的规矩,一定是在捍卫美好。未能感受到美好的习惯,可能是一种负担。所以,父母应当引导孩子享受食物的美好。刚刚学吃饭的宝宝,开始感受各种味道,此时的父母应当充满热情地用美好的语言来描述食物和味道。可以诗情画意,可以充满想象,也可以放大感受。例如,当孩子吃到甜甜的食物,我们可以脸上充满甜蜜和享受地对孩子说:“好甜呀,和我们的生活一样甜。”当孩子品尝不同形状的食物,我们可以把食物比喻成星星、月亮、太阳、花朵等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这个鸡蛋饼很像一朵花,非常美。”……其实,即便孩子已经成为中学生甚至成人,我们依然可以描述食物的美,不必觉得别扭。毕竟,食物将伴随我们一生,能够享受食物的人是幸福的人。
场景三:和孩子一起外出
我们总要接触不同的人,有些是相识的,更多是新鲜的(也可以说陌生的)。带孩子外出是引导孩子与世界融合的最佳方式。我们如何去描述、评价、评论甚至评判周围人和环境,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孩子对待他人和环境的角度和态度。于是,我个人十分重视每一次外出时我对他人和环境的描述和看法。我会描述我和孩子一起看到的人,描述他们的欢乐,称赞他们的出色,不去评判。我也会描述周围环境的美好,而非抱怨环境中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当孩子发现哪里可能存在不足,我会引导他思考:如果要更好,你觉得可以如何改善?父母也要在和孩子一起外出的时候,让孩子感受到帮助他人、呵护环境的乐趣和美好。帮助其他小朋友把挂在树上的玩具飞机弄下来,然后和拿回飞机的小朋友们一样开心。对从地上主动捡起一个垃圾扔到垃圾桶,然后满意地说道:“搞定。”地铁站里,我也会和孩子一起爬楼梯,享受楼梯的乐趣。这些一件件小事,事实上就是在引导孩子的主动积极的人生观。
2.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会积极影响孩子的人生观。
读什么、看什么、听什么,是家长育儿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思考的。目前市面上有太多的绘本读物,也有各式各样的动画片,我们究竟该如何选择?我将在本书的后续内容中更详细讨论这个话题,在这里我更多地希望家长们重视这些内容对孩子人生观的影响。因为我希望孩子拥有“帮人是活着的根本意义”的人生观,所以,我引导孩子爱上了《海底小纵队》《汪汪队立大功》这两部优秀的作品。这两部作品都是讲述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帮助他人并最终获得美好感受的故事。作品里的每一个故事和每一句台词都在三观上有所设计,很是讲究,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不仅是动画片,这些作品还有绘本读物甚至有声音频。我的孩子充分使用了不同类型的资源——看动画片可以同时从视觉听觉上直观地了解人物和故事,读绘本脑补动画可以促进孩子的阅读能力和画面回忆想象能力,听广播剧则可以让孩子更充分地感知习得语言,促进表达能力。当然,我们最大的收获是积极的三观。我强烈建议更多家长利用这类优质资源。
3.《非暴力沟通》是家长和孩子必学的内容。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是一句人人皆知的话,但鲜有人做得到。幸运地是,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做到了这一点,但真正系统性认知这背后的原理,是在学习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优秀的图书之后。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其他人,面对这个世界,我们的孩子也必将如此。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是真正能够让人生活幸福的沟通方式。我讲了几十场关于非暴力沟通的讲座,也让我的孩子参加了其中一场。虽然那时的他只有四五岁,但他学懂了——他知道不要评判、自己的感受由自己负责。更多关于沟通上的内容,请阅读后面“语言影响力”一节的内容。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