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生命和宇宙生命】下

【个体生命和宇宙生命】下

00:00
23:56

问在答中,答在问中,圆相之用是应机说法,或函盖乾坤,或截断众流,或随波逐浪,或表一心门,或表真如门,或表生灭门……故此,粗分圆相共计:“开为百二十,合为九十六种,总不出十九门施设也。”
其实圆相之用有八万四千,岂止是“合为九十六种”?或九十七种?可千变万化皆不离六祖“三十六对”自性起用法,圆法最易挠着学人的痒处,平时参究之时,会刹那之间,疑惑顿消,尘埃脱落,本来一段真面目朗然现前。禅门师者善用圆来号学人之脉,圆被盖了个底就是圆桶,去了底是圆通,什么时候能“无底”?必须号准学人的脉,找准节骨眼,师者孜孜不舍,学人像壳里的小鸡,一心要破壳而出,就在里面啐,师找准时机,在外面同时一啄,顿时无明壳破,此谓“啄啐同时”,内外同圆也。
圆相之用是“中国禅”的特色教育法,不仅是有形的画、书,佛法是缘起法,也是圆法,顿悟是圆顿法,禅者自性起用是圆,发出的愿心也是圆,教育法是圆,本心般若无不圆。
圭峰宗密禅师在《都序》中讲解了圆相之用,并作“阿赖耶识圆相双十重结构图式”,但仰山慧寂禅师用圆相用得尤为出神入化。
据《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记载:“(仰山)初谒耽源,已悟玄旨。后参沩山,遂升堂奥。耽源谓师云:国师当时传得六代祖师圆相,共九十七个,授与老僧。乃云:吾灭后三十年,南方有一沙弥到来,大兴此教。次第传受,无令断绝。我今付汝,汝当奉持。”
这里的国师是指六祖法嗣南阳慧忠,他在六祖处得法后,奉师命到南阳白崖山上闭关四十余年。公元761年,唐肃宗恭请他到京,尊为国师。
一次肃宗向他请教问题,他却看也不看肃宗一眼。肃宗大怒道:“无论怎样,我也是大唐天子,师为何居然不看我一眼?”慧忠禅师答:“皇上可曾看到虚空?”
肃宗道:“看到了。”
禅师说:“虚空可曾对皇上眨过眼?”
肃宗恍然有醒。
慧忠禅师受六祖密传圆相法,在白崖山整理画出九十七种圆相,传弟子耽源,耽源再传仰山,谁知仰山一见这些圆相,看后便烧,要不是仰山早已悟了,怎会烧密图?
仰山禅师圆寂时,留偈:“一二三四子,平目复仰视。两口无一舌,即是吾宗旨。年满七十七,无常在今日。日轮正当午,两手攀屈膝。”圆相之用,跃然而出。
仰山禅师有位朝鲜国弟子了悟,继承了师父的圆相之法,《五灯会元》中称了悟禅师为“五观顺支禅师”,《祖堂集》记录较完整,卷二十《瑞云寺》云:“五冠山瑞云寺和尚嗣仰山寂禅师,师讳顺之。俗姓朴氏。”并具体介绍了其所继承发展的三组十对圆相之用。
另据宋代《人天眼目》记载:“明州五峰良和尚,尝制四十则,明教嵩禅师,为之序称道其美。良曰总有六名:曰圆相、曰暗机、曰义海、曰字海、曰意语、曰默论。”
也就是五峰良禅师在宋代已经将圆相分出六类,为此文作序的明教嵩禅师即笔者在《至宝坛经》上提及的北宋云门传人契嵩禅师。
他以两大功业彪炳于史:一是,由于宋朝自开国之初,实行崇文抑武的国策,文人士大夫阶层迅速壮大,成为社会的中坚。又宋一代,由于深受西北边境西夏、辽、金等异族政权的压迫与刺激,士大夫甚重夷夏之别,视佛法为夷狄而排斥之,其中以欧阳修为魁首,力排佛、老,先成《新唐书》,又撰《五代史》,凡佛、老之事悉数删除。鉴于此,禅师作《辅教编》等书,倡三教融合,述儒佛不二,欧阳修读后深为感佩,禅师为禅法的普及争取到了宽松的外部环境。
禅师的另一个杰出贡献,则是由于他的努力,使禅门在北宋已事实上成为佛法的正宗。契嵩禅师在论证禅门正宗地位的同时,曾否定了天台宗建立法统引以为据的《付法藏因缘传》,导致天台宗人持续不断的抗辩,从而形成了宋代佛史上以法统问题为核心的禅、台二宗正统之争,达二百余年,但最终也没能改变曹溪顿悟禅法被最终奉为佛法正宗的事实。
明朝时期,“普明寺牧牛图颂序”中也提到“九十六圆相”并有“三和牧牛图颂”“相忘”一颂,云:“[○@人][○@牛][○@一][○@│]这○中,黑白元来一色同;我不似渠渠似我,谁分南北与西东。”可见至清朝时,尚有熟练运用圆相的禅师。
佛陀当年把修行比喻为“牧牛”,禅师们继承了这个说法,鸠摩罗什大师曾译《佛说放牛经》,《增一阿含经》当中也有一品叫《牧牛品》,佛陀以“牧童牧牛”来比喻比丘修行,世间牧童所牧的是牛,而修行所牧的则是自己的“六根”。修者乃从六根开始牧自己心中狂妄之牛,最后返本归元,回归一圆相。
棒喝亦即圆相也,本义为自见本来面目,佛性本圆融,圆之密意为诸佛密印,《人天眼目》载仰山禅师云:“我于耽源处得体,沩山处得用,谓之父子投机。故有此圆相,勘辨端的。或画此[○@牛]相乃纵意,或画[○@佛]相乃夺意,或画[○@人]相乃肯意,或画○相。乃许他人相见意,或画(坤卦圆相)相,或点破或画破,或掷却或托起,皆是时节因缘。”
那么圆相之用还有哪些呢?笔者再抛砖引玉给读者一些启发:
一、可表第八识
《坛经》云:“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无,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转其名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以○表示真如、佛性、大圆镜智,曹洞援《易》入禅,结合“月体纳甲图”做五位君臣,又有宗密禅师“阿赖耶识圆相双十重结构图式”,如来藏是为圆相。
二、涅槃相、法身相为圆相。
三、以半圆表悟道迟疾,亦名半月待圆相。
四、圆相教学法。
禅师对于圆相○的运用,相当灵活:或黑或白,或点破或画破,或掷却或托起,或划或竖,或抹或涂,皆为根据情景不同而加以灵活运用的结果。
如《天人眼目》云:“才有圆相,便有宾主、生杀、纵夺、机关、眼目、隐显、权实,乃是入廛垂手,或闲暇师资,辨难互换机锋,只贵当人大用现前矣。”《五灯会元》中亦有十分丰富案例:
如:
(归宗)师入园中,见一株菜,画圆相裹却,谓众曰:“辄不得损著者个。”众僧更不敢动着。师于时却来,见菜株犹在,便把杖趁打,呵云:“者一队汉,无一个有智慧。”
又如:
南泉普愿禅师与归宗、麻谷同去参礼南阳国师。师于路上画一圆相曰:“道得即去。”宗便于圆相中坐。谷作女人拜。
还有:
僧参,于左边作一圆相,又于右边作一圆相,又于中心作一圆相。欲成未成,被师(岩头全奯禅师)以手一拨。僧无语,师便喝:“出!”僧欲跨门,师却唤回,问:“汝是洪州观音来否?”曰:“是。”师曰:“只如适来左边一圆相作么生?”曰:“是有句。”师曰:“右边圆相聻?”曰:“是无句。”师曰:“中心圆相作么生?”曰:“是不有不无句。”师曰:“只如吾与么又作么生?”曰:“如刀画水。”师便打。……
圆相从数学上讲为“0”,能生一切数,能倍一切数。圆是本心,为○(圆相),西方文化是Q,为破圆,圆无角度,如刀画水,随画随合,念之起灭好似水上绘图,即绘即消,本皆清净,自起自灭,绵绵密密,相续不休,这是宇宙生命之圆相。
禅门用圆示空之法,空性可生万法,万法不离空性。五祖法演禅师上堂云:“人之性命事,第一须是○;欲得成此○,先须防于○。若是真○人○○。”
○即摩诃,大的时候无所不包容,有情的一切众生,无情的草木瓦石,皆能互相相应,小的时候,名“纤毫”,能入一一微尘中,到什么程度呢?用医学显微镜肯定看不到,发了神通有天眼的人也看不到,什么人都看不到,所以才叫“无尽藏”。
退藏卷之于密,谁也看不到,可是在不在呢?在!无在不在,这就是宇宙生命的微细能量,广大能量和微细能量在一起叫“摩诃”。大的时候无穷大,包容一切,小的时候能小到纤毫,入一一微尘里,谁也看不到,谁也感觉不到,无形的生命,所以叫“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摩诃”的第一个含义就是宇宙生命、个体生命的互相可融性,即“须弥纳芥子”也可“芥子纳须弥”,收放自如,大小不二。
江州刺史李渤问归宗智常禅师:“佛经上说:须弥山能纳芥子,这我没有疑问。但是又说芥子能纳须弥山。这说不通啊!”
归宗问:“别人都说刺史大人读书破万卷,是真的吗?”
李渤说:“是真的。”
归宗说:“那万卷书装在哪儿呢?”李渤无言以对。
虚空本来没有“间”,有了“间”,便隔开,无间时,哪有大小?有间时变成了时间和空间,心被身体“间”了,身被房子“间”了,识被知“间”了,意被分别“间”了。精神和心本是能大能小,被“间”的东西越少,时和空便越无碍。
禅心像云和水一样,云可以或聚或散,水可以化为万形。云水禅心,就是可大可小的“摩诃心”,但是普通人的心呢?要么就身体那么大,或者家庭那么大,要么偏向一个极端,僵化固执,大也大不起来,小也小不起来,或只大不能小,或只小不能大。
禅者是不以利益作为驱动和选择对象的人,哪有什么叫结果啊?什么是结果?什么不是结果?哪有什么好或者不好的结果?禅者只有当下,当下好了就是好了,一切都是修行的过程。
“包容”,隐含了主动性、主观性的意思,比如一条船有几百旅客,形形色色的不同的人,如果您是船长,会对这些人品头论足吗?您会看谁讨厌吗?船长会用包容的心带着旅客们去往目的地,什么是禅者的目的地?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之地。
什么是大乘?就是您的船足够大,不止几百几千人,形形色色的人都会上您的船,作为船长包容乘客而不是纵容乘客,能有主观引领的才是包容,否则就是溺爱和纵容。
天空因为空而有各种色彩、各种生命,没有只有老鹰的天空,神鸟都是难得一见的,更多的时候我们见到的是麻雀、蚊子和苍蝇,如果人为地使得天空纯洁,那还是本来的天空吗?天空因空而成其各种生命,因各种生命存在而成其为空。
天空,包容一切,不留一点。然而,蚊子还是蚊子,是鸟的食物,鸟吃蚊子而非蚊子吃鸟,是因为鸟能飞得更远更高,能量决定了谁是谁的食物,而不能决定谁比谁更高贵。生命是圆相,是链条,是循环,生命没有贵贱之分但有智愚之别。
禅心越“摩诃”,越有殊胜的智慧,就不会心里想“为您好”,嘴上却说出来恶声恶语,让人产生逆反心理。配合,是对方是什么状态,您就能应机说出什么样的话来。对方是小孩子就给他小红花,是博士就跟他谈深邃的道理……配合是积极主动,不是消极被动,能根据对方的接受程度而调整自己的说法,为师。
世间的博士,您让他去幼儿园当老师,大多不愿意去,觉得掉价,可祖师们是博士的水平吗?不还是欢喜地在世间和凡夫打交道?在祖师眼里,凡夫思想见地连幼儿园孩子的水平都不到,问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情,是极其幼稚可笑的,可祖师就能配合,带着一颗无分别的禅心在社会上包容和配合一切现象。
哪一个阴谋不是阳光底下生成的?一切都暴露在阳光底下,阳光为什么没有分别呢?阳光对一切既包容也配合,谁需要阳光,就可以自然地吸收阳光。您喜欢在阳光下设计阴谋也无妨阳光的伟大,就像下沉的力量如此迅猛,上升的力量如此艰巨,为什么宇宙、地球、生命还保持在稳定状态下一点没有下沉?
自然有自然的平衡力,阴谋如同下沉的力量一样,看上去强大,摧毁力巨大,然而,真正摧毁什么了吗?无常是宇宙间最大的平衡力,下沉力再大,魔力再大,黑夜再黑暗,一点烛光就能照明方向,并且,夜越黑,光明就越清晰。
菩萨、祖师是回到世间来帮助凡夫建立人间净土的,不是来行侠仗义、救苦救难、主持公平正义的。祖师们只做一件事,就是让凡夫俗子心能打开,能相应出世间的能量。所以不要倒过来,师者是帮助常人放下执著的,不是帮忙常人实现执著的。
禅心可大可小,随心自如,随圆就方,应机无碍,这背后起作用的就是“摩诃般若”,“摩诃”是它的可大可小的状态,“般若”是能够提供给可大可小“摩诃”的动力。每一个生命力都有一种能量和佛性相应,相应之力叫“般若”。
智慧是“般若”的世间相,具备了“般若”禅心的禅者在生活中能不能够当下起用“般若”,能起用了就叫智慧。许多人到了红尘中就会糊涂,在特定环境内却讲得头头是道,这是不是“般若”呢?不是!
“般若”是圆相,在任何地方,世间和出世间都能圆融的,才叫“般若”。生命的能量越充足,“摩诃”可大可小的能力越强,生命越是有活力。越固定在一个空间里,既不能和万物相应,也不能融于同类,就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孤僻自闭,有时候表现出来在外面社交活动丰富啊,或也养猫养狗,可是他的内心却瞧不起别人,跟别人似乎不在同一语境内,这样的人完全把自己锁在自己思想的监狱里了。
法无高下,人有利钝。菩萨也一样,宇宙生命越是可大可小、越能大能小,这样的能量级别就越高,菩萨也有十地之别,越是没有能量的人,人生就像蚂蚁一样,在背着各种监狱生活。
随缘自在,是慧为本,定为用;自在随缘,是定为本,慧为用。表现出来能够随缘自在和自在随缘的、在宇宙生命和个体生命中出入切换、能包容一切、配合一切生命的能量,就叫“无为而无不为”。能“无为而无不为”的,就叫“圣人”,具备这种“摩诃心”的,就叫圣人心,与此相对的就叫凡夫心了。
什么是个体生命?如同《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说的:对方应以何身得度者,师者就现何身,这就是个体生命的能量。
什么是宇宙生命的能量?就是和宇宙万物一样的相应,像虚空一样的,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我存在,这就是宇宙生命。修,就要学会激活自己内在的宇宙大化之机,参与天地万物的循环和流动,勃发自己的活力。宇宙本来是生机勃勃的,如果说畅达无碍、周流不息、无量广大、轻盈自在是宇宙生命的状态,那么个体生命就是指借由身心对这种能量的显化。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