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八月到十五年(公元1642年)三月,明清爆发了决定国运的松锦之战,结果明朝十三万援辽大军被歼,逃回宁远的仅三万多人,清军夺取了山海关外的松山、锦州、塔山、杏山四城,控制了整个锦宁地区,明朝只能退守宁远。据《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中所载,半年后,也就是9月,固山额真李国翰、佟图赖、祖泽润,梅勒章京祖可法、张存仁等联名上书,说:“锦州、松山、杏山、塔山,一时俱为我有,明国人心动摇,北京震骇。唯当因天时,顺人事,大兵前行,炮火继后,直抵北京,而攻克之。是圣汗万世奇功,自北(此)而定。我国之富贵,亦自此而得。自上至下,无不宽裕者矣。” 就是我们应当乘胜进兵,一鼓作气把明朝灭了,我大清入主中原的时候到了!《清太宗文皇帝实录》第62卷里记载了皇太极的回复,他说:“尔等建议,直取燕京,朕意以为不可。取燕京如伐大树,须先从两旁斫削,则大树自仆。朕今不取关外四城,岂能即克山海?今明国精兵已尽,我兵四围纵略,彼国势日衰,我兵力日强,从此燕京可得矣!”皇太极的话透着自信与坚定,更透着优秀战略家的沉稳与耐心。此时皇太极之所以放缓脚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明朝精锐损失殆尽不假,但清军也已精疲力尽,需要好好休整一番。在这种情况下,明清之间便有了议和的可能,而且这次议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非常重要,甚至不亚于松锦之战,因为它关乎着双方特别是明朝的历史命运和生死存亡。欲知详情,敬请收听!
死到临头都认为诸臣误我,他是骨子里真这么认为的。
严知有理 回复 @乔老爷高兴: 是的
从坐上皇位到自挂东南枝,崇祯最喜欢的就是背锅侠和杀背锅侠,到最后那些小机灵鬼们谁还傻了吧唧的去给他当背锅侠。一个人总是不肯自负责任和喜欢推卸责任,我只能说这样的人性格有缺陷 ,在现实中一定要远离这种人,因为不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在他眼里错的一定是你。
严知有理 回复 @听豆豆子: 非常对
严知有理 回复 @听友195378008: 谢谢!评个分吧!
那时和现在区别不大呀!
严知有理 回复 @唔本善良_: 自行思考,自行思考
议和对明朝有利,明朝是以全国敌一域,缓冲几年度过危机之后,优势很大,议和就是为了获得时间,这一点明朝君臣都明白,搞不懂明朝君臣顾虑什么,我觉得这跟丢面子没关系,只是暂时停战,又不是投降。
严知有理 回复 @fdjk888: 他们高举“政治正确”
一个月一集 好家伙 比老太太上炕都难阿
严知有理 回复 @比咸鱼还闲: 哈哈
严老师真好听
严知有理 回复 @绿衫军第18冠: 谢谢!
好听,一键三连
严知有理 回复 @农民阿土888: 谢谢!评个分吧
每每读到这里我都很费解 清朝优势巨大 明朝基本上没有主动进攻能力 而且大概率每过一天就衰落一天 皇太极何必去积极搞这个议和? 难道只是为了搞点岁币和领土?
严知有理 回复 @不务正业0: 后面我讲了皇太极的心理
我是以前的路人,换微信号了,喜欢你的风格。
严知有理 回复 @平静的凤凰山: 你好,评个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