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中传统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题目“观潮”,我们要语调上扬,读出因为看潮而喜悦的心情,同时也读出潮水之大的气势,为后文壮观的场面做铺垫。
“钱塘江大潮”,要重读突出。这是今天文章的“主人公”,整篇文章就是围绕着它写的。
“天下奇观”,要逐字读,字与字之间要有小停顿。点明这是天底下最为神奇的景观之一。
“观潮日”要重音突出。说明文章中所写的那天,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其他时候看不到那么波澜壮阔的江潮。
“这里”,语调要下抑,指出是脚底下的位置,而不是其他地方。“最好”则需要语调上扬,点明这里的位置极佳,没有更好的了。
“宽阔”要做拖音处理。朗诵与电视画面不一样,不可能通过画面这种直观的形式让观众领略到雄伟的大自然。那么我们就利用拖音这种语言艺术处理手法,读出江面宽阔的感觉。
“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这里语调做2次递增,1次下抑处理。递增因为风景优美,观看者越来越兴奋。下抑则因为陶醉在朦胧薄雾中,如痴如醉。
“若隐若现”,要做轻重音处理,千万不能读成普通重音。那样就没有若隐若现的感觉了,景色直勾勾的就在你面前。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这里我们一定要皱着眉头去朗诵,读出奇怪、不确定的情感。我们小孩子们在朗诵时,很难做到有感情。但是最好的带动感情的方法,就是有表情,利用表情带动感情。一定要在朗诵时充分调动起自己的表情哦!
“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这里3句话,语调要做3次递增处理,表现出现场的观潮氛围越来越激动!
“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这3句话语调也是做递增处理。但是3句话无视标点符号,连在一起读。因为这画面是紧紧相连的,不是断断续续、分开的。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最后一节一开始,语调做下抑处理,因为最壮观的潮头已经不见了。但是接踵而来的,“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我们要做2次递增,因为余波依旧那么波澜壮观。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